以真抓高新區、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打造一流工業強區
——毛光烈副省長在調研蕭山臨江高新區工作時的講話要點
(2014年3月19日,根據錄音整理)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總結反思高新區建設工作,發現確實存在著“重申報、輕創建,重牌子、輕里子”的狀況,這也影響到了我省轉型升級的大局。近年來出現的“追兵漸近、標兵漸遠”的情況,最大的原因就在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面與兄弟省份逐漸拉大了差距。這個差距,既是我們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認識和思路上的差距,同時也影響了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因為高新技術產業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必備條件。這道理和剛才跟中科新松講的一樣,就是要按照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要求去發展“機器人”,傳統產業是“機器人”開發的重點市場。因此,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與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不能分割的。
從上午調研的企業和剛才聽的匯報來看,我最看重的一條是,蕭山區對發展臨江高新區是真抓實干的。有五點感受:
一是蕭山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從區委主要領導到區委、區政府的班子成員,都真心實意地想把臨江的高新產業發展起來。大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高新產業的發展上,放在實打實的工作上,放在一流人才團隊和項目的引進上,真抓實干,做了大量工作。真抓高新區、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還體現在舉措上。區委、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舉措,這些政策舉措的指向是真抓高新技術產業和高新區發展,創建的力度大、實際做的工作多、抓出成效來的決心大。所以今年省里推薦申報國家高新區時,我們把蕭山臨江高新區放在首位推薦,目的是為了形成“誰真抓實干,就支持誰”的好風氣。
二是聚焦聚得好,主攻做強新能源運輸裝備產業鏈。你們做強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決心大。為什么我們一直希望要支持你們做新能源汽車?因為治霾的市場會越來越廣闊。我們當時批給蕭山臨江新能源運輸裝備高新區這塊牌子的時候就是這么考慮的。現在看起來,確實迎來了一個更加清晰的市場空間。現在,華北的霧霾、長三角的霧霾、珠三角的霧霾,都很嚴重,去年和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反映最多的問題就是治霾。但是,越是城市,產生霧霾的第一位的原因就是汽車尾氣。杭州“退二進三”已30多年,城區的工廠已經很少了,產生霧霾的第一大原因是汽車尾氣,占39.8%,第二大原因是建筑工地揚塵,當然也仍有工業的原因。所以,要治霾,就必須下決心使用新能源汽車。國家支持城市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只會越來越強。蕭山下這個決心來抓是下對的。同時,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很長,大有作為。真正把新能源汽車的整車設計、協同制造、能源動力、汽車電子及車聯網服務業的產業鏈全面加強起來,發展的空間十分廣闊。現在這個產業鏈的雛形已在臨江高新區可以看到,要堅持全部打通這條產業鏈并做強它!在長三角區域建成最有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的高新區,進而做成世界一流、爭取在國際上并行跑甚至領跑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

三是發展科技型小微企業的創業基地建設快、發展快。臨江高新區的創業基地,是大力發展科技型小微企業的創業基地。現在這一輪民營經濟、浙商的創業,實際上是科技的創業。浙商的民營資本與科技人員創業相結合,聚焦到新能源汽車產業上,特別是聚焦到新能源汽車整車設計、電子軟件的開發、汽車傳感器與芯片等方面的開發,打通鏈條、形成優勢,這是非常有價值的,這些也正是中國整個汽車行業缺少的“短板”。今天,我聽吉利汽車研發中心的同志講,國外進口一個汽車電機要5萬元。因此,我們要把替代進口、降本提增優勢作為主攻方向,把克服這些“短板”環節的創業作為重點。要通過充裕的民間資本的科技創業,迅速把產業的短板補上,把產業鏈不足的環節做強做大。這些工作,蕭山已經在做了,要堅持做下去,做出水平來。
這兩年,省里重點抓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綜合試點,支持了兩批重點企業研究院建設,集中精力攻破新能源汽車的“短板”,已經顯現出一些成效。如均勝電子主攻的電池管理軟件已經成功研發,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過去三五年都研究不出來,現在兩年就突破了。省里就是要集中支持這些產業鏈上的薄弱環節,把“短板”突破了,就可以使產業鏈的整體水平快速提升。所以,蕭山把支持科技人才和科技團隊創業,尤其把補產業鏈“短板”的創業作為主攻方向,把支持海歸回國創業作為重點,方向對頭,為全省高新區創造了好經驗,要堅持抓下去。我們要發展像阿里巴巴、華為那樣的跨國大企業,也要抓緊發展鋪天蓋地的補“短板”的科技型小微企業。要學習天津市的做法,他們在短短的四五年間就已經發展了5萬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了。去年我省召開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提出到2017年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目標才3萬家。當然,這是個指導性計劃,我們要爭取提前兩年實現。因為我們越快實現這個目標,就能越快吸引全世界的風投、創投基金和浙江的民間資本投資。科技型的投資創業,浙商很重要;要培育新型的浙商,補充新浙商,補充浙商的新能量,這將會使浙商更加生機勃勃。
四是引進高新技術企業、海歸創業團隊、企業化的重點研發機構力度大、成效好。臨江高新區已經成功引進了一大批好的企業研發機構、創業團隊和企業。雖然與其他高新區比較,臨江高新區靠近杭州,區位優勢相對較好,但是如果沒有扎實的工作,“引進”也只是一句空話。
五是高新區的班子肯干事,專注高新產業的發展。區委、區政府重視對高新區管委會班子建設,選拔一批會干事、真干事的干部去推進高新區工作。我們進了臨江,可以感受到真正身在高新區:到處是“火炬”的標志、口號,處處都在抓高新產業發展的工作,熱氣騰騰,這與許多地方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高新區有進步與變化,關鍵是靠班子抓得好、干得實。
關于下一步工作,我希望蕭山要打造有特色的、一流的新能源運輸裝備高新區。
臨江高新區創建國家高新區,省里是支持的。但要注意,我們既要“牌子”更要“里子”。“里子”就是實力,就是科技的實力、高新技術產業的實力、國際競爭的實力。蕭山是浙江的工業大區,工業規模在全省排第一位,要通過臨江高新區的發展把工業轉型升級真正抓上去,把工業強區的工作抓上去,把引領全省工業做強的“頭把交椅”坐得更牢靠、更扎實。現在,全省上下重點在抓“騰籠換鳥”,“騰籠”就是要把差的、落后的、過剩的產能去除掉,但關鍵還在于“換鳥”,要把高新技術產業這些“好鳥”換進來,這樣的發展才會有生機和活力。從整個杭州來看,蕭山還是應以制造業為主,不可能和主城區一樣以服務業為主。同時,蕭山的工業也要能夠適應城市化發展,適應老百姓希望生活品質、生活環境改善的要求,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的都市型工業,進而打造一流的工業強區。國務院發布的工業轉型升級、做強工業的5個方面18個評價指標,省里制定的工業強省23個評價指標,希望蕭山為全省做出榜樣。下面,我提五點意見:
要注意兩點:第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要真正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一個是“高”,一個是“新”,不能裝進籃子都是“菜”。第二,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快,要好中求快、強中爭先。雖然臨江高新區的用地空間相對比較大,但從全省來看,這樣的用地空間已經不多,要惜土如金、好中求快、強中擇“先”。“先”就是要領先,要求我們發展的產業能夠領跑全國,進而領跑國際。當前,科技創新要解決的問題,是從跟跑到并排跑、進而到領跑的問題。中國要建設工業強國、科技強國、網絡強國,就必須要有一些行業或領域處在國際領跑行列。互聯網領域現在是美國最強,但在物聯網應用領域我們還有機會領跑,所以一定要盯住這個方向去做,臨江高新區要大力發展“車聯網”的新能源汽車。
一是要規劃好科技創新基地。在規劃中要專門建一個企業研發園區。如寧波高新區就規劃了一個企業研發園區,建筑面積達79萬平方米,大企業的研究實驗室都進入了這個園區。不同企業的實驗室、研究院放在一起,有利于企業之間發揮各自研究優勢,協同創新。如吉利收購了沃爾沃,整車制造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要解決汽車電子方面的問題,還需要與均勝電子這樣的企業合作。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落后發達國家很多,但最落后的還是技術創新的合作體制;靠一個一個企業單獨去搞“小而全”的研發,必然成本高,錯過機遇。規劃建設研發創新基地,要按照引進海歸團隊、一流人才團隊的要求,應當是更加宜居、環境更好、更加有利于搞研發。蕭山臨江高新區可否考慮在濕地地塊規劃一個研發創新基地,請你們研究。
二是要建設好科技創業基地。蕭山已經建成了12萬平方米的科技創業基地。高新區與經濟開發區的區別有兩個,一個是有企業研發創新基地,另一個就是有科技小微企業的創業基地。科技小微企業的創業基地一定要建起來,別小看這些企業小,大企業與小企業一旦在產業鏈上協同配合好,就可以迅速做強、并協同發展。如你們創業基地里做汽車電子的中科領航,這樣的科技型小企業的發展是很快的。如果有一大批這樣的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起來,就可以為大企業“填空補鏈”,補上“短板”,起到“小小秤砣壓千斤”的作用。科技創業要抓重點,重點是整車設計與汽車電子,包括軟件。我們希望臨江高新區發展汽車的整車設計產業,這要學習喬布斯的理念,把各種國際領先的技術集成起來設計到一輛整車當中,把一輛汽車當成一部蘋果手機來設計。同時,要大力發展汽車電子產業。傳統的汽車設計注重的是汽車的動力、引擎等,但往往忽視了內部的電子控制系統與外部的網絡對接。所以,我們希望把整車的設計院發展起來,把整車的設計院從研究院里獨立出來。在這方面可以學習舟山,省里在舟山支持了4家船舶設計院,他們購買了國外一流的、最好的設計軟件,設計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設計水平不行,協同制造就做不好。整車設計是抓住物聯網發展機遇的首要環節,可以提升汽車電子、網絡應用水平,為新能源汽車的節能、安全、便捷提供支持。當然,這里講的汽車電子是一個大的概念,具體應當包括汽車操作軟件、動力電池安全高效的管理軟件、各類車用傳感器、各類控制器等。要把發展整車設計、汽車電子作為支持科技小微企業的創業重點。
三是要發展好汽車裝備制造基地。要努力形成系列新能源汽車制造產業:如新能源的物流配送車、新能源公交車、新能源出租車、新能源執法車、新能源學校餐飲配送車等;甚至可以發展一些智能化程度較高的新能源醫療手術車,一臺車子就是一個移動手術室,就是一個移動的醫院。同時,要發展新能源汽車制造的物聯網工廠,把新松的機器人使用好;還可以適當地開發一些新能源汽車動力,當然要做高端、綠色、安全、低碳的。如萬向集團的汽車電池,也是一個重要的匹配環節,要盡可能把這些環節,通過產業鏈集成起來。
四是要發展好新能源汽車的網絡服務基地。蕭山要把車聯網先做起來,逐步覆蓋杭州,形成新能源汽車市場開發的示范效應。以后人家來蕭山學習,可以讓他們先看新能源汽車的車聯網平臺,推廣節能減排的現代化的樣板。如果在技術上需要攻關,可以找上電科合作。如果你們把一個區的車聯網做起來,就可以在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起到示范效應,幫助各個新能源汽車的制造企業打開其他城市的市場。

一是要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為主導的產學研創新體制。把省內高校、上海松江高教園區等周邊城市的研究生團隊,包括他們的導師引進到蕭山來,通過每周“5+2”“4+3”的模式,到高新區企業的重點研究院、實驗室工作。如濱江的華為研究院的研究條件比浙江任何一所大學都要好,研究生團隊就應該到這樣的企業研究院去開展研究工作。關鍵在于:一是企業的實驗室條件要一流;二是要有持續穩定的科研經費投入;三是給予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以生活補貼。如果臨江高新區創造了這樣的產學研合作新經驗,省里就可以到這里召開現場會。當然,博士生導師、研究生導師帶著他們的博士生、研究生團隊到企業研究院工作,企業每月應給予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一定的生活補貼,高新區管委會也可以給予一定的補助。高新區的發展最終是靠人才團隊的開發。我們希望全省有十萬人、幾十萬人的研究生團隊到各個高新區的企業研究院來工作;如果這個目標實現了,那么不出十年,浙江的研究能力與水平肯定在全國可以相對領先。科技體制改革就是要把這樣的創新體制建起來。
二是要建立科技人員與民間資本合作創業的促進體制。首先要有科技小微企業創業的目標,力爭達到數千家以上;其次,要促進浙商的民間資本與科技人員相結合的創業。要針對科技小微企業的始創期、初創期、成長期、上市期,給予相應不同階段的有針對性的扶持,完善服務鏈條、服務政策、創業政策和創業生態;第三,要建設好、管理好科技創業孵化器,集聚各類創業投資服務機構、創投公司,優化成功創業的生態鏈。
三是要支持新的商業模式創新。現在許多科技企業、科技人員創業面臨一個很大短缺,就是新的商業模式的創新。新的商業模式創新不了,科技產品與服務就打不開市場,科技型小微企業的創業就容易流于失敗。不是科技型的產品與服務不好,而是不懂得市場開發的可行模式,結果花錢賺吆喝。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應用發展之后,新的商業模式創新更是目不暇接,十分重要。
所以,要結合商業模式創新來重新整合技術創新路線,加快市場開發,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建立新的商業模式,說到底就是要為客戶提供一攬子解決問題的商業模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云工程公司,包括云農業工程公司、云工業工程公司、城市云服務工程公司等,你們可以作些研究,給予支持。象中科新松已經發展了13年,希望抓緊研究新的商業模式,建立為“機器換人”提供服務的云工業工程公司,迅速開發數十萬個、數百萬計的“工業機器人”的市場,將機器人的規模抓緊做大做強。思科公司等一些企業從創業到世界一流的跨國公司,也就用了20多年的時間,阿里巴巴、華為、中興等也只用了20多年,這值得蕭山新松公司學習。
支持高科技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要科學地發揮好政府的作用。比如,前面說的蕭山區帶頭建“車聯網”,率先開展新能源公交車、出租車、執法車的使用示范,就是幫助企業實現新的商業模式的重要舉措。在高科技裝備市場的開始開發階段,政府的鼓勵使用、帶頭使用高科技裝備,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還真缺少不了。
要大力引進高新技術企業、海歸創業團隊。現在有企業經驗的海歸人才就是帶著職務創新知識的積累回來的。回來創業時,只要把積累的知識技術路線調整改變一下,不同的技術應用重新組合一下,就不會引發知識產權的糾紛。這其實就是將他們在國外積累的技術重新優化組合,加上些創新,就很快可以開發出新的產品、新的服務、新的裝備。這一批海歸都是在國外工作五年、十年以上的,有豐富的經驗,既是管理專家,又是科技專家,還是行業領域里的專家,所以要重點引進。同時,還要重點引進一些高新技術企業的好項目與企業重點研究機構。
良好的產業生態可以促進整個產業鏈的協同創新和良性發展,能夠更好地吸引一流的創業人才團隊、高素質人才團隊和高技能技工團隊。這里要注意“兩高”,一個高素質人才團隊,包括高層次的管理團隊、創新研發與整車的設計團隊;另一個就是高技能技工隊伍,這兩者要相互匹配。創造良好的產業生態有兩個環節很重要:一是產城互促。要規劃好濕地,建設一流的醫院、學校等公共基礎設施,構建空氣質量好、設施配套好、生態環境好的宜居宜業的高新區,讓高端人才團隊引得進、留得住、干得好。二是產業鏈的發展生態要優越。產業鏈的發展生態要完善、創業鏈的生態要優良。如果有上千人的研究生團隊到臨江高新區進駐企業研究院開展研究,或是來創業,那么新能源汽車產業肯定可以后來居上。
省級各部門在支持臨江創建高新區方面會盡力提供更好的服務,給予更有效的支持。

臨江主中心城市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