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市人民政府
金華:深化產學研合作集聚科技創新資源
金華市市級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體系建設試點的目標是建立產學研合作創新機制,打造形成中科院金華科技園為核心、技術轉移中心為支點、工科會和網上技術市場為紐帶、駐企專家博士為補充的立體合作模式,真正讓企業主體“動”起來,把科技創新資源引進來,讓創新驅動作用“顯”出來。
中科院金華科技園是中科院首個與地級市政府共建的科技園,依托金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2013年底,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中科院金華科技園建設的若干意見》,設立了中科院金華科技園發展專項資金,連續3年,每年安排1億元,用于扶持園區開展重大項目引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對新引進的研發機構,視情給予200~1000萬元的資金獎勵,支持中科院系統優秀科研機構到我市落戶。下一步,將瞄準金華主導產業發展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的實際需求,借助中科院等大院名校科技創新優勢,集中精力做好優化存量和引進增量兩篇文章,加大集聚優質創新資源和高層次人才的力度,努力將中科院金華科技園打造成為科技創新資源聚集平臺、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基地和高層次人才集聚的創業創新基地,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大平臺、金華趕超發展的助推器。
與“浙江高校產學研聯盟金華中心”建設相結合,加快市本級技術轉移中心建設。鼓勵現有10家入駐院校發揮各自優勢和特色(如浙江工商大學的水污染防治技術、解放軍軍事交通學院的汽車及零部件研發技術等),通過科技對接、技術轉讓、技術培訓、創意設計、聯合申報實施科技項目、共建創新載體等形式,為優勢企業和中小微企業提供差異化、個性化、可滿足多層次需求的技術指導服務,力爭2014年實現技術交易總額5000萬元以上。支持各縣(市)普遍設立技術轉移中心這一協同創新支點,努力建設“家門口有高校”、“要技術有中心”的良好科技合作環境。
推進網上技術市場建設,抓好技術需求庫、創新人才庫、科技成果庫建設,著力從需求端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通過量的擴張和質的提升增強網上技術市場在企業、院校所中的影響力;及早啟動省網上技術市場活動周的參會籌備工作,積極組織開展技術成果競價,以市場之手配置最優秀的科技成果和最雄厚的金融資本。辦好第14屆金華“工科會”,完善“收集難題+發布成果+供需洽談+合作開發+長期協作”的運作流程,優化“大會主平臺+專場對接分平臺+一對一洽談簽約”的辦會模式,為技術與資本創造零距離碰撞機會,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率。
從今年開始,用5年時間,每年安排20名左右高校院所(在浙本科高校為主)博士、教授到高新技術企業掛職,擔任企業研究院(研發中心、技術中心)院長(主任)助理,任職期限2年。掛職人員年度考核合格的給予5-10萬元獎勵,掛職期間可享受所在縣(市、區)人才租賃房有關政策;接收掛職人員的企業可優先獲得技改、科技、人才等扶持立項。通過這一形式鼓勵博士、教授長駐企業一線開展科研活動,幫助企業破解技術難題,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轉化,促進雙方建立更為緊密的校企產學研合作關系,形成完善的科技成果共享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