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蓮芬 董曉安
(1.浙江外國語學院國際工商管理學院2.浙江工業大學)
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企業角度
(1.浙江外國語學院國際工商管理學院2.浙江工業大學)
本研究基于企業角度分析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影響因素。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初步確定主要影響因素,設計調查問卷,從企業角度調查、分析并驗證各影響因素以及各影響因素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最后提出相關建議。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科技型中小企業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我國技術創新的主要載體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近年來,為了更好地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都在不斷地改善企業發展環境,科技金融就是其中之一。為了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困難,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局開始第一批6個省區全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浙江溫州成為2009年第二批全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單位之一,此后,浙江省還頒布《浙江省專利權質押實施辦法》,成立杭州科技銀行,用以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
除政府層面重視外,學術界近年來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相關研究也很多。(1)對國外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發達國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比較和具體操作方法方面,如徐棟(2009)[1]、謝黎偉(2010)[2]分別對美國SBA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和CAPP(CertifiedAssetPurchasing Price,知識產權融資保證資產收購價格)機制進行了研究;李龍(2009)[3]、李希義(2011)[4]、丁錦希等[5]分別對日本以政府為主導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日本政策投資銀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具體操作以及日本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制度等方面進行了研究。(2)對國內的研究則主要集中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制度、模式、風險、存在的主要問題等方面,如丁錦希[5]、劉沛佩[6]對我國知識產權融資政策和制度建設進行研究,周麗[7]、馬傳福[8]等對我國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現有模式(如北京模式、上海浦東模式、武漢模式等)進行研究,張伯友[9]、范曉宇[10]則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風險與控制進行了相關研究,除此以外,馮曉青[11]、楊晨和陶晶[12]等眾多學者對國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研究。
綜上所述,已往的文獻表明國內有關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層面,實證層面研究不多。盡管社會各界越來越重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研究,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在實際操作層面仍面臨許多困難,據調查,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利用知識產權進行質押取得銀行借款融資的成功案例并不多。分析并確定影響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困難的主要因素,對于后續進一步有效地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顯得尤為必要。
考慮到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利用知識產權進行質押取得銀行借款融資的成功案例并不多,本文首先采用案例分析法,通過對典型的案例的調研和分析,初步確定影響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主要因素。
企業融資必然會涉及到融資雙方,為了更好的確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主要影響因素,論文首先選擇案例單位進行訪談,選擇的案例單位包括5家案例企業和5家案例銀行。其次,通過訪談方式取得案例單位關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相關資料和信息。企業訪談主要對象為企業負責人、財務負責人和知識產權負責人,訪談內容涉及企業所擁有的知識產權數量、企業是否有意愿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企業的戰略和資金需求等內容;對案例銀行的訪談主要對象是企業客戶經理(已開展銀行為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負責人),訪談內容涉及銀行是否有意愿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銀行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及其知識產權的看法等內容。
調研結果顯示:影響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主要因素有:(1)企業所擁有的知識產權的數量。如果擁有的知識產權越多,企業往往更有意愿通過質押部分知識產權來為企業解決融資問題;而如果擁有的知識產權數量較少,則企業往往對擁有的知識產權更有保護的意識,因此不會輕易考慮運用知識產權進行融資;(2)企業資金需求情況。資金需求主要是指近期內企業的資金運用狀況和資金短缺程度,如果企業近期對資金需求較大而企業又存在資金短缺問題,則企業會更有意愿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但是如果企業自身資金比較充足,無需經過貸款解決資金短缺問題,那么企業就沒有意愿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3)企業可供選擇的融資方式。企業融資狀況主要是指企業目前可供選擇的其他融資方式,如果企業現有可選擇的其他融資方式,成本相對較低,則企業可能不會選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而企業在沒有可供選擇的融資方式的情況下,就可能會考慮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4)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成本。融資成本是每個企業在融資時必然會考慮到的問題,對于那些融資成本過高的方式,企業可能會選擇以其他融資方式代替;(5)銀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積極性。企業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只有在銀行愿意受理的情況下才能實現,所以,銀行積極性高,企業利用知識產權質押進行融資的意愿越強,融資成功的可能性越高;(6)銀行的貸款政策。銀行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貸款政策,主要包括貸款額度(本文中是指銀行貸款額占知識產權評估價值的比例,文中用百分比表示)和貸款期限兩種,而貸款利率浮動幅度不大,影響較小。銀行給予的信貸額度越大,貸款期限越長,企業利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意愿越強;(7)外部環境。企業外部融資環境因素主要包括:知識產權法律制度、貸款流程、評估機構以及政府政策等,知識產權法律制度越完善、貸款流程越簡單、評估機構評估能力越強(評估結果越可信)、政府政策扶持力度越大,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意愿也越強。
考慮到在實際中各影響因素是不斷變化的,而每個影響因素的變動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為進一步分析影響因素變動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影響程度,論文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影響因素的重要性做進一步分析。分析過程中,為更好地從數量上體現影響因素的重要性,論文以案例調研初步確定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影響因素為基礎,設計并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影響因素重要性調查問卷,根據調查取得的實際數據,通過因子分析法研究各個影響因素的綜合系數(系數越大表示影響越大),從而最終確定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
1.調查問卷的設計
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影響因素重要性問卷以企業擁有的知識產權數量、企業資金短缺程度、企業可選擇的融資方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的融資成本、銀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積極性、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信貸額度和貸款期限、貸款流程的繁瑣程度、企業對評估機構的滿意程度、知識產權法律完善程度和政府的優惠政策作為調查內容;根據各個影響因素對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意愿的影響程度做出重要性打分,將具體分值設為5個等級(5表示影響很大、4表示影響較大、3表示影響一般、2表示影響較小、1表示影響很?。?。
2.調查問卷的發放與收集
調查問卷以浙江科技部門近2年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基礎,隨機抽取其中200家企業作為問卷發放對象,并通過政府相關部門進行發放和回收。最終實際回收有效問卷共120份,回收的問卷中涉及到杭州、臺州、衢州、溫州、金華、寧波等地區企業。
3.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影響因素因子分析
論文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企業影響因素的重要性分析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具體使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確定重要性程度。因子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運用對諸多變量的相關性進行研究,可以用假設的少數幾個變量來表示原來變量的主要信息,以濃縮數據。本章主要是對影響因素做重要性分析,主要通過計算各個影響因素的綜合系數,因此可以通過因子分析法中的主成分提取法實現。論文運用SPSS17.0實現主成分提取,并研究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影響因素的重要性。具體分析過程如下:
第一步:描述性統計
根據調查數據,論文對11個影響因素重要性評價做出描述性統計,如表1所示:
均值和標準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因素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意愿的影響程度,通常認為均值高且標準差小的因素影響程度較大。

表1 企業影響因素描述性統計(已按均值排序)
第二步:檢驗
在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要對變量進行KMO和Bartlett檢驗,驗證是否適合做因子分析,檢驗結果顯示適合做因子分析,詳見表2。

表2 KMO和Bartlett的檢驗結果
第三步:主成分提取
本文對公因子的提取根據特征值大小確定,取大于1的特征值。得出3個公共因子,其方差貢獻率分別為24.992%、23.909%和13.221%,累計貢獻率達到62.122%,可以反映原變量大部分信息。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以最大方差法進行因子旋轉,得到因子旋轉系數矩陣—表3。

表3 因子旋轉系數矩陣
第四步:信度分析
在分類以前,11個影響因素做信度分析的alpha系數為0.816,說明可信度較高;在分類以后因子1中5個影響因素的alpha系數為0.726,因子2中的4個影響因素的alpha系數為0.786,因子3中的2個影響因素的alpha系數為0.530,均達到信度要求。表示模型可信。
第五步:解釋主成分
分析3個主成分的主要組成部分,成分1包括貸款期限、貸款流程、評估能力、法律制度以及企業所擁有的知識產權的數量5個方面,方差貢獻率為24.992%;成分2包括企業可選擇融資方式、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成本、銀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積極性和貸款信貸額度4個方面,方差貢獻率為23.909%;成分3包括企業的資金短缺程度和政府的優惠政策兩個方面,方差貢獻率為13.221%。詳見表4。

表4 企業意愿影響因素主成分
第六步:計算各個影響因素綜合系數
首先通過SPSS的計算,求出各個影響因素對主成分的成分得分系數矩陣,詳見表5。從中可以得到3個主成分F1、F2、F3的表達式,再利用各個主成分方差貢獻率占累計貢獻率的比重作為成分權重,可以最終得到各個影響因素的綜合系數得分,如表6所示,綜合系數越大表示該因素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意愿影響越大,反之則越小。

表5 企業影響因素成分得分系數矩陣
1.實證結論
通過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意愿影響因素重要性的分析,將各個影響因素按照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意愿產生影響程度排序依次為:融資信貸額度、融資貸款期限、企業對評估機構滿意程度、銀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積極性、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和政府優惠政策、企業可選擇的融資方式、質押融資貸款流程、企業資金短缺程度、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成本、企業知識產權的數量。
2.實證的啟示
企業的資金短缺程度。實證分析顯示,企業的資金短缺程度與企業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需求顯著相關,表示只有在日常經營中資金比較短缺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才會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有更多意愿;部分企業可能由于自身資金比較充足,而無需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因此在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過程中應該更多地關注企業的需求,向那些資金短缺的科技型企業推廣知識產權質押融資。
信貸額度和貸款期限。實證分析顯示,信貸額度和貸款期限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意愿的影響較大。并且,科技型中小企業更傾向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能達到45%信貸額度,并將貸款期限設置為中長期(4~5年)。而實際中,銀行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一般以短期貸款(1~3年)為主并且信貸額度不超過30%。這表明貸款期限短、信貸額度低限制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意愿。因此如果銀行放寬在信貸額度和貸款期限上的限制,會有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考慮知識產權質押融資。
企業對評估機構的滿意程度。實證分析顯示,企業對評估機構的滿意程度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意愿影響較大。但目前知識產權評估機構能力較弱,知識產權評估價值可信度不高,限制了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意愿。因此,政府應加大對評估機構特別是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的培育和評估人員的培養。
銀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積極性。實證分析顯示,銀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積極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意愿產生較大影響。同時,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認為銀行并不愿意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因此,如果提高銀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積極性,會有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考慮知識產權質押融資。
知識產權法律制度是否完善。實證分析顯示,知識產權法律制度是否完善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意愿產生影響。而實際上,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認為目前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因此,如果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得到完善,則會有更多科技型中小企業考慮通過知識產權質押實現融資。
政府的優惠政策。實證分析顯示,政府出臺的針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優惠政策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意愿影響較大,而就目前而言,現有的相關優惠政策效果一般。因此,政府應考慮重新評估現有相關優惠政策,或調整現有政策,或出臺新的政策,以提高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意愿。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流程。實證分析顯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流程復雜程度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否有意愿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生顯著影響。認為貸款流程不復雜的企業更有意愿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而另一方面,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普遍認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流程比較繁瑣。因此,如果能夠進一步簡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貸款流程,將會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意愿。
綜上所述,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意愿需要關注企業的資金短缺程度,給予資金缺口較大的企業以更多的關注。另外,想要讓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這種新型的融資方式更好地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應該改善的內容包括:信貸額度、信貸期限、知識產權法律制度、評估機構的評估能力、銀行貸款的積極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流程和政府的優惠政策等方面。
[1]徐棟.中外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發展狀況研究[J].電子知識產權,2009(8):51-53
[2]謝黎偉.美國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機制及其啟示[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 (1):138-142
[3]李龍.日本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和評估[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79-85
[4]李希義.日本政策投資銀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做法和啟示[J].中國科技論壇,2011 (7):147-152
[5]丁錦希,顧艷,王穎瑋.中日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制度的比較分析—基于創新藥物專利質押融資現狀的案例研究[J].現代日本經濟,2011(3):12-19
[6]劉沛佩.誰來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陣痛買單—兼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多方參與制度構建[J].科學學研究,2011(4): 521-525
[7]周麗.我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典型模式之比較分析—基于法律社會學的分析視野[J].電子知識產權,2009(11):33-38
[8]馬傳福.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控制的對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11
[9]張伯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風險分解與分布控制[J].知識產權,2009(2):30-34
[10]范曉宇.知識產權擔保融資風險控制研究[J].浙江學刊,2010(3):156-160
[11]馮曉青.我國企業知識產權資本運營策略探討[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2(06):45-52
[12]楊晨,陶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中的政府配置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7):105-107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課題—技術創新與企業國際化研究中心課題(11JDJS01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