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



關鍵詞:
走紅、幸運、努力
我喜歡表演,很好玩!我可以每天到大街上去觀察生活,模仿各種動物,去研究不同人們的生活習慣,我覺得比做學術搞科研要輕松。
很小的時候鄭愷就展現出了表演天賦,那時候每逢過年,家里人總是讓他表演節目,像小品、唱歌、講故事……他總能把歡樂帶給家人,不過他從沒想過把表演當做自己的事業。可是,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了不可預測性,高三時鄭愷本打算出國留學,老師的一個建議讓他決定參加高考。因為從小到大對表演有興趣,鄭愷就想干脆先考個戲劇學院吧。“因為我是上海人,所以當時只知道上海有個戲劇學院,決定去那兒試一下。”沒想到他竟然以一首王力宏的《愛的就是你》考到了三試,并最終被錄取。
從《致青春》到《非常幸運》,再到《私人訂制》,在外人看來鄭愷真的很幸運,能夠出演大導演的戲,和知名演員合作。但是在“幸運”背后,鄭愷付出了相當多的努力,他說:“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到現在為止,他拍了差不多三十部戲,演了三十個角色。所以2013年,當面對趙薇、章子怡、馮小剛的時候,他可以很有自信的把他們提出的要求展現的恰到好處,“好多人問我,為什么你能莫名其妙的出演那么多大制作的電影,我只是想說,正因為前面有那么多的積累和付出,所以到關鍵時刻我才能夠發揮出來。”正所謂厚積薄發,就是這個道理。
鄭愷回憶自己曾三天不睡覺,連續拍廣告,而且在自己從廣告圈走入演藝圈拍戲時,有一段時間十分討厭自己夸張又張牙舞爪的表演狀態,他認為好的演員必須是要沉靜下來的,鄭愷說自己是幸運的,和這么多知名導演、演員的合作,讓他取長補短,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讓他的表演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說到一路走過來的歷程,鄭愷的言語中透著率真和自信,“我就是我的產品,我學習、我看書、我健身,這些都是為了更加豐富我自己這個品牌,這樣才能更好地把自己推銷出去。”
雖然鄭愷的走紅沒有來得驚天動地,至少還沒有被粉絲擠到走不出車,被尖叫聲嚇到,對鄭愷來說,他的走紅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想著這小哥還不錯,再是讓大導演們對他另眼相看,馮小剛就是其中一位。說道能夠出演馮導的《私人訂制》,鄭愷的言語中充滿了自豪感,“我是通過試戲得到的這個角色,當時試戲的時候演的并不是‘馬青的戲份,而是白百何和范偉老師搭檔的一段戲份。那段戲臺詞比較長,內容豐富,能夠展現出演員的表演功底。”鄭愷說當時試戲經歷了很多的“磨難”,不過當他把馮導的要求都一一展現出來,最后馮導說出“小伙子不錯,留一下年后的時間”的時候,鄭愷笑了,心底里早已樂開了花。
關鍵詞:
《私人訂制》、馮導、圓夢
“《私人訂制》我覺得是當時當下最符合現代人想法和生活狀態的一部戲。在里邊有很多的人來尋找他們的夢想,這個夢想不是未來的,而是現在的,觀眾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如今電影《私人訂制》已經上映,票房一路看漲。現在回過頭,再說起拍攝之初的事情,鄭愷依舊感觸很多,“記得剛開始的時候,我甚至懷疑過自己到底會不會演戲。因為第一天我們拍完的時候,跟導演組一起看回放,我突然感覺自己跟其他演員的狀態不太一樣,好像戲演的有點‘過。因為馮氏喜劇其實要不動聲色的在不經意間透露出幽默,同時要建立在真實的交流之上,但是又不能太夸張。所以拍攝結束后我就打電話給朋友,他們也安慰我說別緊張,沉下來,不要扭著勁兒去演,要放松地去演喜劇。其實馮導也是這樣說的,‘我的喜劇首先就是要真實。幾天后,我慢慢找到了感覺。”
在鄭愷看來,馮導并不是一個嚴厲的導演,對演員很和善。“有時候拍完戲沒什么事情,大家就會一塊兒吃飯,馮導有時候也會過來,他會給我們講以前跟優哥(葛優)的一些經歷。有時候我們在劇組呆著,導演就會說,‘演員們過來對個詞兒吧!馮導會說一些他過去的經歷,很好玩,但是你能從中感受到他對劇本、對電影、對藝術的熱情,一聊到戲就可以忘記一切。”
聊天中,鄭愷還提起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場戲,是我們四個人從機場的候機樓的門口走進去,要特別帥。但是因為群眾演員沒有走到位置,擋住了路,導演特別生氣,‘嘩一拍桌子就怒了,對工作人員說:‘你們怎么這點事兒都辦不好啊!但是當他回到監視器前,拿起自己的手機,拍個照,然后打電話說道‘女兒啊,你看這是爸爸拍戲的地方,你看好不好看啊?當時我就覺得,哎喲,導演真是太可愛了。”
正是有了馮導的嚴格要求和精益求精,才有了《私人訂制》這樣高水準的電影。對于在電影中和自己搭檔的三個“小伙伴”,鄭愷感到尤為的幸福。在電影里,由葛優、白百合、李小璐、鄭愷組成的“圓夢小分隊”,以“替他人圓夢”為自身業務,專門為不同客戶量身訂制“圓夢方案”。面對這三位極具分量的合作伙伴,鄭愷也給了他們很高的評價。“跟優哥對戲,你都不用看他的臉就感覺旁邊像是在放電影一樣,氣場非常足。但是他卻沒有任何架子,在片場他也是親力親為,包括中午打飯、換衣服……基本看不到身邊有助理出現,都是自己去做。搭戲的時候也盡量不給我們這些年輕演員造成壓力,讓我們覺得他是一個很好合作的老演員。白百何很聰明,而且她對人物的塑造和把握上非常到位,可能她本身性格中也帶有一些比較大大咧咧的、比較直爽的東西,剛好這個人物也需要一些這樣的、有點傻大妞的感覺,對于這些她抓得很牢。在表演時把這些細節很自然、很舒服的展現出來。小璐則是偏可愛和古靈精怪的那種,但是在戲里我覺得她也非常出彩,她有幾段模仿‘山西老鄉、模仿‘泰國土豪的戲,專門去學了各種地方話,學了各種語言。反正每個人都有特色和出彩的地方,也為了角色付出了很多辛苦。”
看過馮小剛喜劇電影的人都會有一個深刻的感覺,就是無論整部影片多么歡樂,但是到最后總是會回歸本質的東西,讓人明白一些道理,或者有所感悟。其實《私人訂制》也是如此,整部電影看似一路打打鬧鬧,但是到最后卻有一個特別溫暖美好的結局。雖然貫穿始終的是一個字“夢”,但是當一切浮華褪去,還是會還原本真。鄭愷說這也是電影在讓人看完之后值得回味的一點。
關鍵詞:
成長、魅力、時尚
“我屬于那種工作狂,把工作停下來會有危機感和不安感,總是想干點什么,不能失業、歇著,就一直拍,但我覺得應該拍一部戲之后調整一下會更好一點。”
雖然身為80后,鄭愷用實力見證著自己的成長。對于塑造角色鄭愷有著自己的看法,“每次我都在演不同的角色,但是你要說我的表演只是在塑造角色,那你就錯了。因為那就是我,是我的臉、我的身體、我的嗓音、我的形象,是我賦予了這個角色生動的、有魅力的部分。其實,我覺得對世界上的各類演員來說,極少有人是從角色出發來塑造角色的,因為這個很難。你必須要從自我出發,豐富自己的習慣和經歷,當這些融合在你的身體里的時候,只要抽取身體里的某一部分,充分的表現出來就可以了。”
因為獨自一人在北京闖蕩多年,有時候鄭愷也會感到寂寞,所以2013年他養了一只英短(貓的品種),他說就是想給自己找個伴兒,并賜名“白小姐”。“我每次出去經常給它留個燈,回去之后還會跟它說話,‘哎呀乖啊,爸爸回來了,爸比給你掙貓糧錢去啦。”鄭愷最崇拜的演員是美國著名電影演員羅伯特·德尼羅。“我覺得國外成功的男演員,他們都是特別有個人魅力的。也因為這個我的大學畢業論文寫的是《論演員的個人魅力和角色魅力的關系》。”
每次出現在我們眼前,鄭愷總是展現出他的陽光、帥氣,穿著也是有型有款,我想他對時尚也會有自己的態度,聽到這些鄭愷哈哈一笑,說道:“其實我是個很懶的人,懶得去逛街,去搭配衣服。小時候爸爸媽媽給我的打扮都是屬于美范兒的那種,牛仔褲、運動鞋、棒球衫,以致于長大之后也一直保持這樣。但是現在對時尚的看法肯定不僅限于邁克爾·杰克遜的時代,所以我也在不斷的學習,但畢竟術業有專攻,我更愿意把專業的問題交給專業的人去考慮,我只負責穿就好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