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雅


《最真的夢》一個純真稚氣的童子,躺臥在樹樁之上酣睡正甜;《雀語》一群形態各異的鳥兒正在百年根雕上無聲而有語地討論著;《甘甜》一個坦胸露乳、恣意張揚、頭頂蜜壇的婦女,到底是乳汁的甘甜?還是微笑的甘甜?亦或是頭頂蜜罐里的蜂蜜的甘甜?大肚彌勒,手指遠方仿佛指點著世間凡人,正所謂:“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妙的是作者巧借彌勒佛來針砭“天下難容之事”嘲諷“世間可笑之人”可謂用心良苦。
茶香花道,且共從容
茶道——豐年陶坊的茶具,獨具創新。紫砂壺,壺身呈暗紫紅色,表面自然亮澤,無釉而光。古樸大方的紫砂壺,與光凈的紫砂杯組合成套,相得益彰。泡熱茶于其中,茶的色香味皆在壺中蘊開。只片刻,茶香便縷縷散開,沁人心脾。此外還有緞砂、紫金砂、青花、粉彩、釉里紅、窯變、釉下五彩、匣缽土等。在繼承了傳統的工藝的基礎上,又飾以陶藝師們自己的創作元素,使得每件茶器都有了新的生命和寓意,吸引了京城內外的茶道愛好者的追捧和稱贊,在中國茶道圈,也有了不小的名氣。
香道——豐年陶坊的香道還是比較傳統的,主打檀香、沉香兩類,但是說到香器香爐,那就不勝枚舉了:鐵銹金絲、天目兔毫、緞泥鏤空、青瓷剔花、陶鑲瓷、絞胎、跳刀……獅頭蓋瓷香爐,表面上鐵銹釉,銅質感極強。冉冉檀香幽幽飄散,在裊裊的輕煙中,品味青云直上,店內香味使人悠然而舒心。在這喧鬧的大都市里,瞬間找到禪定。淺綠色蓮蓬式瓷香臺、蝸牛式香臺、蓮花式香臺,沉靜自然、栩栩如生。
花道—— 豐年陶坊的花器,真可謂是鬼斧神工、式樣繁多。白釉瓷吊瓶古塤式、赫色陶瓷側端水杯式、手工繪圖瓷花盆等。花器里還培植著惹人憐愛的花草。店主在一旁掛了寫著雋秀字語的貼心提示卡片,“種花栽草所用器皿,均為本店原創。您如果心儀,盆中花草也可跟您回家。”
高貴典雅,瓷器占鰲
“聲如磬、明如鏡、顏如玉、薄如紙”,高貴華麗的瓷觀音瓶、葫蘆瓶、斜口膽瓶展示著與陶截然相反的獨特尊貴。
汝瓷杯、結晶釉杯、青花瓷杯等,整齊地擺放在木質長展柜上。冰裂紋茶杯,釉色呈彩,側面看去宛如玉鐲。
瓷片項鏈,也是豐年陶坊的一大特色。瓷片為中國元明清民國時期的瓷器殘片,經過設計師獨特設計靈感進行深加工,悉心打造古瓷首飾,并以銀鑲飾,美而脫俗。店內還貼有項鏈的透明消費指南,清楚地標注著取材切割費、打磨費、白銀費等。讓人不得不為店主的貼心而感動。
陶瓷之美,美妙絕倫
純手工制作陶瓷版畫,用“立線器”繪制。手工立線于瓷板紙上后要燒一遍,立線部分成瓷后再在瓷板上繪彩。這時,或潤彩,或點彩,或掃粉。根據版面需要進行美術再加工繪畫。待繪畫完成后再次進窯爐進行二次燒造。版面燒出后,彩面晶瑩潤透,釉色美麗自然,伴有古三彩的開片興潤彩效果。瓷板以畫框裝裱掛于墻面,藝術品位、審美價值、生活態度均可顯示出來。戲中女子油彩濃抹蘭指輕翹,民國旗袍女子緋唇輕抿目中情深、鳥臥輕枝報喜,年畫童子招財,豐收農家樂,花鳥魚蟲……無不美感十足。
從源長流,與時同新
豐年陶坊的主人,王豐年,熱愛陶藝事業,專修雕塑,畢業后又拜師深修。豐年陶坊的第一家店于2006年開于后海,煙袋斜街。自此,王豐年以店為窗口,展示原創設計,宣傳理念。在經銷產品的同時,承接訂單禮品制作,接受個性化定制等。在傳承古代工藝文化的同時又合乎時代發展,不斷地推陳出新,制作瓷模憤怒的小鳥、喜洋洋,還有喜劇之星趙本山等。
“我們和熱愛藝術的人在一起”是豐年陶坊專有的、簡潔而響亮的標語口號。豐富琳瑯的珍品,年蘊深厚的古意,陶瓷藝術的精華,作坊之家的典范。這,就是豐年陶坊——炙熱地和藝術融為一體!
溫馨提示:豐年陶坊以陶瓷為載體,傳播書法、繪畫、篆刻,香道、茶道、花道。凡在店內購買陶瓷器,店主王豐年都會免費提供以上技藝培訓,且熱心歡迎各位朋友與其深度交流溝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