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穎 (遼寧省朝陽市第四醫院,遼寧 朝陽 122000)
·臨床與轉化醫學·
肝硬化并發細菌性腹膜炎 56例臨床分析
柴 穎 (遼寧省朝陽市第四醫院,遼寧 朝陽 122000)
目的:探討肝硬化并發自發性腹膜炎(SBP)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對我院五年以來接收的 56例肝硬化并發 SBP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由于肝硬化并發 SBP的臨床特點多表現出復雜性、多樣性以及非典型性,因此其致病菌多為革蘭氏陰性桿菌.以起病不典型、腹水中至大量、有進行性增加、頑固性腹水等為表現,腹水細胞計數和細菌培養為自發性腹膜炎(SBP)的診斷依據.結論:肝硬化合并SBP臨床頗為常見,認識其臨床特點,采用適度結合抗生素治療方法為輔的綜合治療可以降低此病死亡率.
肝硬化;自發性腹膜炎;腹水;臨床分析
肝硬化失代償期較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便是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當然這也是致死的一個重要因素.患者發生SBP后多表現病情加重,腹水不斷增加,利尿劑對其不起作用,或者是出現其他的一些并發癥如昏迷或休克等,因此亟需引起我們的重視.從 2003-12起的五年之間,本院共接收35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包含合并 SPB 56例,現對其情況進行匯總分析.
1.1 一般資料 從 2003-12起的五年之間,本院接收合并 SPB 5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88年福州全國腹水學術會議制定的肝硬化合并 SBP的診斷參考標準[1].男性33例,女性23例,年齡21~72(平均46)歲.包括42例肝炎后肝硬化,10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瘀膽性肝硬化.所有患者均除外繼發性、結核性及癌性腹水者.
1.2 臨床表現 16例(28.50%)急性起病,多以發熱、急性腹痛、腹部壓痛、惡心、嘔吐為主要表現.40例(71.43%)癥狀不典型,慢性發病.其中腹脹、短期內腹水驟增15例(26.7%),腹痛42例(75%),黃疸31例(55.36%).
1.3 實驗室檢查 ①外周血 WBC>10×109/L 25例(44.6%),WBC正常23例(41.0%),WBC<4×109/L 8例(14.2%).②腹水檢查:外觀混濁38例,淡黃或透明 18例.李凡他(Rivalta)試驗陽性44例(78.5%).WBC>0.5×109/L,中性粒細胞 >0.25× 109/L 41例(73.2%);WBC在 0.3×109/L~0.5× 109/L之間15例(26.7%).腹水培養18例陽性中,包括6例大腸桿菌,副大腸桿菌和肺炎克雷伯桿菌各2例,1例腸球菌,2例肺炎鏈球菌,5例全葡萄球.檢測中發現細菌對頭孢噻肟、頭孢他啶、頭孢曲松、阿米卡星、亞胺培南敏感性較強.
1.4 治療與轉歸 所有患者均給予二聯或三聯靜脈抗生素注射,并結合保肝、支持、預防和治療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休克等療法.其中抗生素以半合成青霉素,第二、三代頭孢菌素,喹諾酮類為主,個別應用丁胺卡那霉素、亞胺培南等,療程大多2~3周病情開始緩解.
36例(64.29%)治愈出院,9例(16.07%)死亡,8例自動出院,未愈 3例.9例住院期間出現病情加重和惡化,最終死于肝腎綜合征、肝性腦病、上消化道大出血、多臟器功能障礙以及感染性休克和內毒素血癥等.
SBP是指非腹腔臟器穿孔或損傷而發生的急性細菌性腹腔感染.目前對于其發病機制尚不明了,普遍認為是與門脈高壓側枝循環建立,腸道細菌易位[2]等導致細菌易于進入腹腔以及肝臟 Kupffer細胞吞噬能力下降等造成的宿主防御機能下降相關.SBP能夠導致內毒素血癥,從而造成肝臟微循環阻隔,對肝功能損傷加劇,并誘發多臟器的功能紊亂.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常見并發癥,其發病概率在 10% ~30%[3],本實驗組為16%,在文獻報道的范圍之內.
肝硬化并發 SBP時的臨床特點是復雜性、多樣性和非典型性,因此必須盡早診斷治療.肝硬化腹水疾病本身往往造成干擾,因此早期的SBP癥狀以及體征并不一定非常明顯,因此造成臨床診治的延誤.而由于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進,在繼發感染時白細胞數量可能低于或者在正常范圍之內,因此判斷 SBP并不能僅僅只是依靠腹水和血常規的檢查結果.以下情況應警惕SBP:①肝硬化失代償或 Child-Pugh C級;②肝硬化患者同時伴隨上消化道出血;③肝硬化患者產生不明原因的腎功能惡化或者是肝性腦病;④檢測的腹水中蛋白含量低于10 g/L;⑤既往病史中有腹腔感染.因此對于上述癥狀患者,即便沒有出現明顯腹腔感染的癥狀和體征,也需要對其及早的檢查腹水常規、血常規等.提高對于SBP的診斷效率,及時給予治療.
總之,SBP是肝硬化腹水的常見并發癥,由于其臨床表現的非典型性,致病菌多為革蘭氏陰性桿菌.近年來由于其早期并合理使用敏感有效的抗生素,其診斷方法取得了顯著進步.因此,明確診斷及可疑診斷SBP并盡早而又合理有效地采用抗菌治療是關鍵治愈因素,也是防止因 SBP促發多臟器功能衰竭,降低病死率的關鍵之一.
[1]全國腹水學術討論會.肝硬化腹水并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診斷參考標準[J].中華消化雜志,1989,9(6):359.
[2]林進乾,梁后杰.肝硬化腸道菌群失調及矯治對策[J].臨床內科雜志,2000,17(2):83-84.
[3]翁心華.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一些共識與進展[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3,11(7):389-390.
2095-6894(2014)05-090-02
R575.2
A
2014-07-22;接受日期:2014-08-05
柴 穎.E-mail:cying1318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