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濱濤 (湖北省浠水縣紅十字會醫院,湖北 浠水 438200)
·臨床與轉化醫學·
腹外斜肌腱膜肌肉瓣修補腹股溝疝手術效果
錢濱濤 (湖北省浠水縣紅十字會醫院,湖北 浠水 438200)
目的:探討利用腹外斜肌腱膜肌肉瓣修補腹股溝疝的手術效果,為臨床上腹股溝疝的修復提供一種新的嘗試.方法:選取2011-08/2013-08期間我科收治的 86例腹股溝疝患者,均采用腹外斜肌腱膜肌肉瓣修補腹股溝;疝,分別記錄術后并發癥、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和隨訪的情況.結果: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并獲得 1~2年隨訪.術后未使用抗生素,無傷口感染,均為 I/甲愈合,術后 7~9 d拆線.手術時間45~70(平均50)min.本組病例術后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1~2(平均1.7±0.23)年.最后一次隨訪后,本次實驗的腹股溝疝患者腹股溝區無疼痛,無睪丸壞死、萎縮等并發癥,無1例復發.結論:利用腹外斜肌腱膜肌肉瓣修補腹股溝疝,是對腹股溝疝修補一種新的嘗試,手術效果良好,值得臨床大力推廣使用.
腹外斜肌腱膜肌肉瓣;腹股溝疝;修補
腹股溝疝主要是指腹腔內臟器通過腹股溝的損傷,向體表移動,突出人體,此病一般易發于老年人與兒童[1-2].一旦患有此病,會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質量.本次實驗,通過回顧性分析,對我院2011-08/2013-08收治的86例腹股溝疝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探討利用腹外斜肌腱膜肌肉瓣修補腹股溝疝的手術效果.
1.1 對象 本研究 86例患者均為 2011-08/2013-08期間我科收治的患者,男 72例,女 14例;年齡40~79(平均45.8)歲;86例均為單側,其中腹股溝斜疝73例,直疝13例.所有患者均經術前常規檢查,無手術禁忌癥,無嚴重心、肺等重大臟器疾病.
1.2 方法 選取2011-08/2013-08期間我科收治的86例腹股溝疝患者,均采用腹外斜肌腱膜肌肉瓣修補腹股溝疝,分別記錄術后并發癥、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和隨訪的情況.手術方法:在通過開腹操作后,找到提睪肌,順提睪肌肌纖維方向分開提睪肌,尋找到疝囊,打開疝囊,把疝囊內的大網膜、小腸等內容物推入腹腔(如有粘連,宜予以分離).用血管鉗夾住疝囊
邊緣多點用于提拉,提起疝囊,用左食指從內側頂住疝囊壁,再用鹽水紗布鈍性將周圍組織和精索與疝囊分開.測量后壁缺損范圍,以此設計腱膜肌肉瓣兩端長度及寬度.仔細分離周圍組織直至內環,用血管鉗鉗夾疝囊邊緣并將其牽向四周展開.再次確認疝內容物已完全納入腹腔后,用 4號絲線于內環口處,行荷包縫合,然后剪去多余的疝囊組織,荷包口的遠端再以絲線貫穿縫合一次[3-4].將兩根縫合線分別以彎針從腹橫肌腱膜弓深面穿過腹橫肌、腹內斜肌兩肌淺面結扎.如查得內環松弛寬大者,可將其附近腹橫筋膜縫合數針以修補加固.在腹內斜肌近腹直肌鞘處,相當于外環垂直水平(剛好覆蓋恥骨梳和陷窩韌帶水平),電刀切斷肌纖維所需高度,厚度根據聯合腱的情況取1/2為好.內環水平處理方法與聯合腱相同.兩斷端間水平向下翻轉游離至弓狀緣成矩形肌瓣,覆蓋腹股溝管后壁前方.邊緣分別與恥骨梳韌帶、陷窩韌帶、腹股溝韌帶、鞘狀突或疝囊結扎術結節縫合固定,肌肉切割面止血后與腹外斜肌膜多處縫合成無張力腱膜肌內瓣,將精索在其表面復位后逐層縫合.術后切口以長方形沙袋壓迫6~8 h,囑患者咳嗽時用手壓住切口處.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用±s表示,組間均數比較行t檢驗,構成比的比較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手術時間 45~70(平均 50)min,術后傷口輕微疼痛,稍紅,無滲液、流膿等,術后第 1天即囑患者下地活動.少數疼痛不能耐受患者給予雙氯芬酸鈉栓劑塞肛止痛,2~3次后疼痛緩解.術前清洗保護術區,術中注意無菌原則,所有病例均未預防使用抗生素,無切口感染發生.86例切口,均I/甲級愈合,于手術后 7~9 d拆線,老年及營養狀況較差的患者適當延長拆線時間.本組病例術后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l~2(平均1.7±0.23)年.最后一次隨訪后,本次實驗的腹股溝疝患者腹股溝區無疼痛,無睪丸壞死、萎縮等并發癥,無1例復發.
傳統手術中主要應用 McVay術和 Bassini術,雖然此兩種手術方法應用較多,但其缺點也日益顯現出來[5].McVay術主要是將腹內斜肌下緣和聯合肌腱一起縫合于恥骨梳韌帶上,Bassini術主要是將腹內斜肌下緣、聯合肌腱與腹股溝韌帶縫合.兩種方法均需要將不同解剖層面的組織強行縫合,從而引起組織錯位對合,張力增大,所以修復后局部組織抗腹壓的能力下降,術后腹股溝韌帶與聯合肌腱分離率高,無法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完全愈合[6-7].腹外斜肌腱膜肌肉瓣修補腹股溝疝能很好的規避上述手術方法的缺點,王健[8]等運用此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手術效果.本次實驗,手術時間45~70(平均50)min.術后傷口輕微疼痛,稍紅,無滲液、流膿等,術后第1天即囑患者下地活動.少數疼痛不能耐受患者給予雙氯芬酸鈉栓劑塞肛止痛,2~3次后疼痛緩解.術前清洗保護術區,術中注意無菌原則,所有病例均未預防使用抗生素,無切口感染發生.86例切口,均 I/甲級愈合,于手術后7~9 d拆線,老年及營養狀況較差的患者適當延長拆線時間.本組病例術后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 l~2年,平均(1.7±0.23)年.最后一次隨訪后,本次實驗的腹股溝疝患者腹股溝區無疼痛,無睪丸壞死、萎縮等并發癥,無 1例復發.利用腹外斜肌腱膜肌肉瓣修補腹股溝疝,是對腹股溝疝修補一種新的嘗試,手術效果良好,值得臨床大力推廣使用.
[1]Robinson A,Light D,Nice C.Meta-analysis of 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inguinal hernias[J].J Ultrasound Med,2013,32(2):339-346.
[2]黃偉光.腹外斜肌腱膜肌肉瓣低張力修補腹股溝疝的手術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11):56.
[3]李林海.腹外斜肌腱膜肌肉瓣低張力修補腹股溝疝手術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4,21(10):34-35.
[4]王端生.腹外斜肌腱膜肌肉瓣低張力修補腹股溝疝的手術效果研究[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10):244-245.
[5]王永兵,陳年進.利用腹外斜肌腱膜重建腹股溝管的疝修補[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04,7(5):302.
[6]袁凌竹.腱膜性腹股溝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54例分析[J].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2007,11(5):358-359.
[7]姜 華,羅杰明,鄒佑生.腹外斜肌筋膜原位修補腹股溝疝22例分析[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4,21(8):947.
[8]王 健,岳健偉.腹外斜肌腱膜肌肉瓣低張力修補腹股溝疝的手術效果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8):168-169.
2095-6894(2014)05-109-02
R656.2
A
2014-08-17;接受日期:2014-09-08
錢濱濤.E-mail:qian_bintao12345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