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以來,柑桔黃龍病已給美國佛羅里達州柑桔產業造成45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在巴西已根除感染柑桔黃龍病的柑桔樹2 700萬株,約占生產成本的5%~15%。種植戶通常是通過人工目測感病植株葉片檢測柑桔黃龍病。人工目測最好情況下的判斷準確率為60%,通常僅30%。并且,感病植株可以在一年以上不表現出明顯癥狀,而在此期間這些樹可以傳播病菌,導致其他植株感染。
Jarbas Caiado, 來 自 Instituto de Física de S?o Carlos的研究小組花了一年半時間研發出一種經濟便攜式的檢測柑桔黃龍病的儀器,可以在植株尚未表現出明顯癥狀之前檢測出柑桔黃龍病。該儀器大小如一臺信用卡掃描儀,包含激光、光譜儀和處理器。
感病和健康的柑桔樹葉片會發出不同的熒光光譜。患有柑桔黃龍病的葉片在可見光的中間區域發出更多的光,但在750 nm附近有較低的吸收峰,這與葉片中葉綠素的降解有關。
柑桔黃龍病感病植株的光譜特征變化幾乎在樹體被感染后就可以立刻出現。
2014年8月,研究小組測試了這種便攜式光譜檢測儀,檢測柑桔黃龍病的準確率超過了95%。由于該設備可以在樹體表現出明顯癥狀前識別出柑桔黃龍病,這在生產中是一大突破,可以讓農民在病害蔓延到其他樹體之前根除患病樹體。研究人員估計,如果廣泛采用這種檢測儀,到2020年可以為巴西農民節省數十億美元。不過,研究小組也表示,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說服農民根除沒有明顯癥狀的感病樹體。要克服這一難題,可以先標記出用光譜分析確定的感病樹體,然后進行嚴密監測,農民看到被監測的樹體表現出柑桔黃龍病特征,他們更有可能相信這種檢測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