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近年來,長治縣圍繞“大地增綠、林業增效、環境增色、農民增收”的目標,多措并舉,重點發展干果經濟林,為農民增收提速打下良好基礎。該縣一是技術支撐標準高。該縣堅持因地制宜、科學發展的原則,針對不同區域制訂栽植管護方案。在北部平川區,大力發展糧林間作;在東南山區,嚴把栽植各個環節,采用生根粉、保濕劑、泥漿蘸根等科學造林技術,保證栽植質量。目前,全縣干果經濟林長勢良好,成活率保存率均達到90%以上。二是政策扶持補助高。該縣除積極爭取省市補助資金外,專門出臺扶持干果經濟林種植的惠農政策,核桃種植的補助資金從2009年的4 500元/hm2提高到7 500元/hm2,充分調動了全縣廣大群眾發展干果經濟林的積極性。三是示范帶頭效益高。長治縣2010年開始創新栽植管護體制,在南部振興新區新建核桃干果經濟林示范園34 hm2,并以此為示范培訓基地,擴大了種植核桃干果經濟林的影響。同時,該縣還在東南山區規劃建設林緣500 m范圍內的山地,實現了山上生態林、山下經濟林的格局,取得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截至目前,全縣干果經濟林面積694.3 hm2,其中核桃 578.3 hm2、紅棗 36 hm2、柿3 hm2、其他 77 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