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果樹學報》2014年第4期《秋季斷根處理更有利于渭北黃土高原蘋果的安全越冬》(作者周克友等)報道,以“富士”蘋果幼苗為試材,采用秋季兩側斷根方式,利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等方法,分析蘋果枝條1年生韌皮部、多年生韌皮部及根系糖組成及相關酶活性變化。
結果表明,斷根處理后秋季1年生枝條韌皮部、多年生枝條韌皮部及根系的蔗糖和山梨醇含量顯著增加,而1年生和多年生韌皮部葡萄糖和果糖變化不大,秋季可溶性總糖顯著高于對照,在春季萌發前地上部可溶性糖含量高,根系含量較低。斷根后春季萌發前枝條1年生及多年生韌皮部淀粉含量顯著降低,但根系淀粉較高。同時,斷根處理增加了春季萌發前1年生韌皮部、多年生韌皮部及根系的SPS、SS、AI和NI酶活性,斷根后淀粉酶活性變化不大。結論,斷根處理后植株山梨醇、蔗糖和可溶性糖總糖含量增加;斷根處理同時導致了植物碳水化合物代謝相關酶活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