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云
無創正壓通氣在小兒哮喘持續狀態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楊愛云
目的 探討無創正壓通氣在小兒哮喘持續狀態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52例哮喘持續狀態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2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 觀察組除了給予常規治療外, 同時給予無創正壓通氣。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肺部哮鳴音緩解時間、呼吸困難緩解時間、呼吸頻率<30次/min時間。結果 觀察組患兒肺部哮鳴音緩解時間為(4.1±1.1)d、呼吸困難緩解時間為(2.3±0.9)d、呼吸頻率<30次/min時間為(3.5±1.4)d。對照組患兒肺部哮鳴音緩解時間為(5.9±1.4)d、呼吸困難緩解時間為(3.6±1.2)d、呼吸頻率<30次/min時間為(4.9±1.3)d。觀察組的呼吸困難緩解時間、肺部哮鳴音緩解時間、呼吸頻率<30次/min時間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有助于緩解哮喘持續狀態患兒的臨床癥狀, 能夠較早改善癥狀, 提高治療效果。
哮喘持續狀態;小兒;無創正壓通氣
哮喘持續狀態是在常規治療無效情況下的哮喘發作, 發作時間可持續12 h以上。哮喘持續狀態是哮喘發作中較為嚴重的情況, 如果不能夠給予有效的救治措施, 此類患兒容易病死[1-3]。本文選擇本院哮喘持續狀態患兒, 觀察無創正壓通氣在此類患兒中的應用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52例哮喘持續狀態患兒均符合哮喘診斷標準(均為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病例), 上述患兒雙肺布滿哮鳴音, 同時患兒伴有煩躁不安、大汗淋漓等癥狀, 呼吸頻率超過50次/min, 同時有三凹征等體征, 患兒心率超過140次/min。上述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兒26例, 對照組患兒26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兒均各有常規治療, 對照組患兒給予鼻導管吸氧、抗生素行抗感染治療, 給予氨茶堿及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等, 監測患兒電解質紊亂情況, 同時霧化吸入擴張支氣管的藥物。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上述治療基礎上實施無創正壓通氣:采用面罩通氣, 行S/T模式, 根據患兒肺順應性逐漸增加情況, 調整吸氣壓力, 吸氣壓力通常在5~10 cm H2O (1 cm H2O=0.098 kPa)。呼氣壓力范圍為2~3 cm H2O, 每天累計通氣時間8~12 h。評定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治療效果。
1.3癥狀緩解評定標準和觀察指標 患兒哮喘持續狀態緩解標志:患兒治療后的精神狀態好轉, 喘息持續狀態得到顯著緩解, 雙肺聽診時不能夠聞及哮鳴音, 或者僅聞及少量哮鳴音, 患兒治療前出現的三凹征狀況得到緩解, 呼吸頻率出現下降, 下降到30次/min以下, 心率下降到120次/min以下。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肺部哮鳴音緩解時間、呼吸困難緩解時間、呼吸頻率<30次/min時間。
1.4統計學方法 所得臨床試驗數據均在統計學軟件SPSS14.0下進行,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觀察指標比較:觀察組患兒肺部哮鳴音緩解時間為(4.1±1.1)d、呼吸困難緩解時間為(2.3±0.9)d、呼吸頻率<30次/min時間為(3.5±1.4)d。對照組患兒肺部哮鳴音緩解時間為(5.9±1.4)d、呼吸困難緩解時間為(3.6±1.2)d、呼吸頻率<30次/min時間為(4.9±1.3)d。觀察組的呼吸困難緩解時間、肺部哮鳴音緩解時間、呼吸頻率<30次/min時間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哮喘急性發作時除了支氣管平滑肌處于痙攣狀態外, 患者的支氣管炎癥加重, 氣道的黏液分泌液明顯增加, 從而引起氣道阻塞, 在上述病理生理改變情況下, 肺的彈性回縮能力也降低, 進一步導致氣道狹窄, 導致患者的肺功能下降。無創正壓通氣在成人呼吸衰竭治療中應用較多, 而在兒科呼吸衰竭疾病中應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也較多, 且安全有效,在急性呼吸衰竭的早期應用無創正壓通氣, 能夠減少氣管插管機會, 同時能夠減少有創通氣時間而減少呼吸機相關肺炎等并發癥發生。小兒哮喘持續狀態因為患兒年齡小以及組織代謝快等原因, 容易導致患兒呼吸肌疲勞而引起氣體在肺內殘留增加, 導致哮喘持續狀態患兒的通氣功能降低, 從而引起缺氧, 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在無創正壓通氣下, 患兒的通氣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從而及早改善了患兒呼吸困難、肺部哮鳴音等癥狀[4,5]。本文結果顯示, 觀察組的呼吸困難緩解時間、肺部哮鳴音緩解時間、呼吸頻率<30次/min時間均低于對照組, 說明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有助于緩解哮喘持續狀態患兒的臨床癥狀, 能夠較早改善癥狀, 提高治療效果。
[1] 費寶敏.機械通氣在兒科重癥毛細支氣管炎中的應用.臨床肺科雜志, 2013(12):2244-2245.
[2] 錢素云.小兒重癥哮喘的機械通氣治療.中國小兒急救醫學, 2006(06):506-508.
[3] 李艷紅.機械通氣治療40例小兒重癥支氣管哮喘臨床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34):100-101.
[4] 程進立.機械通氣治療危重型小兒支氣管哮喘的療效評價.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3, 7(12):123-124.
[5] 張篤飛, 廖鋒, 曾霞.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小兒急性呼吸衰竭的臨床研究.海南醫學, 2013(15):2224-2227.
2014-05-13]
473400 河南省唐河縣人民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