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香蕊
奧美拉唑三聯療法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效果分析
韓香蕊
目的 探討奧美拉唑三聯療法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116例慢性胃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 各58例, 對照組給予奧美拉唑治療, 治療組給予奧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聯療法治療, 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不良反應及1年后患者慢性胃炎的復發率。結果治療后, 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79.31%、94.83%, 1年后隨訪, 對照組和治療組的復發率分別為12.07%和5.17%,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1年后復發率相比較, 治療組效果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奧美拉唑三聯療法治療慢性胃炎療效顯著, 復發率低, 不良反應少, 值得在臨床上應用和推廣。
奧美拉唑;三聯療法;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1]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癥或萎縮性病變, 是消化內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主要病因是幽門螺桿菌(HP)感染,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上腹痛、惡心、泛酸及胃脘部燒灼感, 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為了讓患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有效的治療, 減少復發, 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采用奧美拉唑三聯療法治療慢性胃炎, 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現將治療過程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2011年6月~2013年5月在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治療的116例慢性胃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 各58例。對照組中男32例, 女26例, 平均年齡(40.2±10.4)歲, 病程5個月~3年;治療組中男30例, 女28例,平均年齡(39.7±11.2)歲, 病程3個月~2.5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奧美拉唑片20 mg空腹口服, 2次/d, 治療組患者給予奧美拉唑片20 mg, 克拉霉素片0.5 g,阿莫西林膠囊1.0 g, 均口服, 2次/d。兩組患者服藥時間均為早飯前1 h以及晚睡前, 用適量溫水送服, 7 d為1個療程, 2個療程內對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定。且治療1年后隨訪,比較兩組患者的復發率。
1.3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治療期間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胃鏡復查正常;有效:臨床癥狀、體征、炎癥明顯減輕,胃鏡復查良好;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減輕或較治療前加重,胃鏡復查與治療期比較無改變。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用SPSS 17.0 軟件進行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經治療后, 對照組患者中治愈18例, 有效28例, 無效12例, 總有效率為79.31%,治療組患者中治愈24例, 有效31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4.83%, 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1年后復發率比較 經過治療后1年的隨訪中可知, 對照組中有7例患者病情復發, 復發率為12.07%,治療組中有3例患者病情復發, 復發率為5.17%, 對比可知,治療組的病癥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臨床不良反應比較 在治療中, 兩組患者中均出現輕微頭暈、惡心等不良反應癥狀, 停藥后癥狀消失,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癥狀不明顯且相似, 兩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慢性胃炎是消化內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常出現潰瘍、出血等并發癥, 并且病程長, 容易反復發作, 慢性胃炎的多數患者是由于幽門螺桿菌感染, 因此要根治慢性胃炎, 清除幽門螺桿菌(HP)尤為重要。目前, 臨床上主要以質子泵抑制劑聯合抗生素治療, 常采用三聯療法。
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治療慢性胃炎, 以奧美拉唑為中心,聯合配用克拉霉素片和阿莫西林膠囊的三聯療法。三聯療法中的奧美拉唑[2]特異性作于胃私膜壁細胞, 降低壁細胞中的酶的活性從而抑制胃酸分泌, 克拉霉素屬于半合成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具有耐酸性、組織滲透性好的優點, 單獨應用可以徹底根除HP, 阿莫西林為青霉素類抗生素, 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而發揮殺菌作用, 對HP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因此采用這三種藥物聯合治療慢性胃炎有較好療效。
綜上所述, 奧美拉唑三聯療法治療慢性胃炎療效顯著,復發率低, 不良反應少, 值得在臨床上應用和推廣。
[1] 滕春媛, 趙清喜.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與奧硝唑聯用治療慢性胃炎效果.齊魯醫學雜志, 2010, 25(2):165-166.
[2] 聶浩鴻, 田維霞.克拉霉索與奧美拉唑、阿莫西林聯合治療慢性胃炎82例.中國藥業, 2008, 17(9):55.
2014-05-27]
457000 濮陽市華龍區人民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