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寧 左懷蕾 趙圣男 吳麗萍 趙鑫磊
老年心內科住院患者護理安全的原因以及對策分析
魯寧 左懷蕾 趙圣男 吳麗萍 趙鑫磊
研究分析臨床中心內科老年患者的住院護理相關問題, 為臨床護理質量提升提供幫助。655例心內科老年患者接受治療, 對其進行的臨床護理進行探討分析。 為老年患者提供護理服務, 能夠排除很多的安全隱患, 讓老年患者的護理質量得到提升。
心內科;老年患者;護理安全;原因;對策
心內科是醫院的一個重要科室, 在這里面接受治療的大部分都是老年患者, 而且目前的老年患者患有心內科疾病的幾率也是比較高, 該疾病致死率高, 病因復雜, 治療困難, 因此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脅。此次根據本院的部分心內科老年患者的臨床護理來進行研究分析, 現報告如下。
2007~2010年本院一共接收了心內科老年患者655例,其中男320例, 女335例, 患者年齡最小60歲, 最大90歲。臨床中均診斷出患者存在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心律失常等心內科比較常見的疾病, 有599例還有其他的系統疾病,比如糖尿病、腦梗死等。這些患者中少部分是初次入院治療, 130例是這類情況, 剩余均是2次以上入院治療。為這些患者中65例給予口服藥物治療, 458例使用靜脈和口服兩種方式, 其余患者使用注射、口服、腸道給藥。
2.1醫院管理不當 醫院沒有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或者制度存在缺陷, 導致執行不到位, 管理過于落后, 監管過松, 臨床護士沒有足夠的職業道德和法制觀念等[1]。
2.2護士的問題 護理人員自身的工作經驗不足, 安全意識不強, 對自身的技能水平提升意識不足, 因此水平有限,進行護理操作的時候, 違規情況比較多, 導致了患者的安全受到影響。
2.3轉運方面 心內科患者在介入手術, 急診科、ICU、普通病房、導管室等科室間均存在接收、轉出等轉運環節, 保證安全轉運, 也是減少護患、醫患糾紛的重要環節。本組1例心臟介入手術后返回病房的過程中, 手術部位出血。l例主動脈層患者出科檢查前未與有關科室協調好, 等候時間過長, 病情發生變化, 引起家屬不滿。1例護送檢查前未測生命體征, 護送中病情突然加重。
2.4環境因素 患者為老年患者, 其身體機能退化, 行動不便, 很容易摔倒, 還有對醫院環境不熟悉, 因此意外跌倒的情況比較多。還有就是設備因素、藥物因素等, 像是輪椅、床制動能力不好, 此次研究中因為有1例患者沒有加設護欄,導致患者半夜從床上跌落。
2.5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自身的一些疾病或者患者的個性問題引起的問題也是比較突出的, 此次研究中有1例患者因為對吸氧罩不習慣, 擅自將其取下, 導致了患者出現嚴重呼吸困難情況;有些患者自作主張的將靜脈滴注的速度加快,導致心慌、胸悶, 經過積極的采取措施, 患者癥狀緩解。此次研究中還有1例患者因為便秘, 排便用力過度, 導致其出現呼吸困難癥狀。
2.6藥物因素 心血管疾病比較復雜, 使用的藥物也比較多, 因此有很大的幾率會服錯藥或者漏服藥, 引起患者身體出現不良反應, 有關研究表明, 人在超過60歲之后, 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的幾率是普通人的2.5倍[2]。
3.1完善風險管理機制 加強護理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完善醫院各項規章制度, 完善考核標準, 加大質量控制及檢查力度, 對違規行為及時糾正和處理, 發現問題及時反饋, 及時糾正, 使護理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規范化。定期安排護士接受技術操作考核, 對考核結果給予獎懲, 將結果和待遇進行連接, 積極的培養新護士, 提供崗前培訓, 加強基礎培訓, 鼓勵護理人員積極的參與學術活動, 翻閱國內外的醫學期刊, 增加護士的醫學護理知識[3]。
3.2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評估分析 老年患者進入醫院之后,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病史、癥狀、病情、自理能力等進行評估, 為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進行規避。
3.3加強藥物管理 心內科患者使用藥物種類比較多, 不同藥物有不同的使用規范, 因此需要對患者的用藥流程進行管理, 對使用藥物后的不良反應進行觀察, 控制好藥物護理質量。
3.4制定詳細的轉運規范流程 對重癥患者的交接手續要按照既定的流程和手續進行。
3.5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 根據患者的情況來選擇患者能夠接受的教育方式, 對其進行疾病知識普及, 加強其日常自我防護意識。
[1] 張瑞敏, 周海燕.整體護理模式下護理行為受限相關原因調查分析.實用護理雜志, 2005, 21(10):52.
[2] 呂淑梅.關于老年人用藥問題匯.中國新醫藥, 2004, 3(2):106.
[3] 劉國華.心內科老年患者護理安全問題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08, 2(4):105.
2014-05-13]
150036 黑龍江省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