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華
新醫改背景下加強醫院藥房管理途徑研究
田曉華
目的 探討新醫改背景下加強醫院藥房管理的途徑。方法 對新醫改背景下, 醫院藥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 從藥房基礎設施、人員素質、現有制度等方面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措施。結果 通過科學管理的實施, 藥房管理質量明顯提升, 有效促進了醫院的科學持續發展。結論 新醫改背景下, 對醫院藥房管理中現存的問題進行分析, 并找出科學管理對策, 促使醫院不斷完善管理, 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
新醫改;藥房管理;醫院現代化;可持續發展
藥房是醫院的重要職能部門之一, 直接影響著患者的安全用藥, 制約著醫院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發展。新醫改指出:“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 強調“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加強藥品質量與安全, 不斷完善制度管理, 提高藥房工作效率。
1.1藥房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信息化管理模式單一 藥房內部面積普遍較小, 不能滿足各類藥品有序擺放的要求。防潮、防濕以及防蟲、防鼠措施落實不到位, 缺乏必要的硬件設施, 如空調、干濕機等設備[1]。藥房的外部設計上, 發藥窗口較小, 不利于患者與藥房工作人員的交流, 不能更加詳盡、全面地為患者提供用藥知識方面的講解。此外信息管理模式單一, 主要以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為主, 整體信息化進程還不健全, 資源共享有待完善。
1.2藥房人員專業素質不高, 服務意識較差 藥房人員的專業素質直接影響著患者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醫院對藥房人員的重視程度不高, 執業藥師人才缺乏, 藥房專業技術人員少, 整體素質偏低。新醫改要求醫務人員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 但在實踐中, 很多工作人員服務意識不強, 不能耐心回答患者的咨詢, 服務怠慢, 有些玩忽職守,擅自離開工作崗位, 這不僅對醫院的形象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對患者的安全用藥也造成了一定威脅。
1.3工作模式有待更新, 管理制度執行力度較差 藥品管理仍沿用傳統的工作模式, 新醫改實行藥品零差距管理后,繼續沿用傳統的藥房工作模式已不能夠適應新時期藥房管理發展的要求。當前藥房人員的主要工作仍是對藥品進行調配,僅僅建立在處理供求矛盾與藥品質量的基礎上。在這種工作模式下, 藥師并未發揮出其專業優勢, 處于被動服務狀態中,自身價值沒有得到體現。新醫改要求對藥品實行統一管理,目前藥房管理制度執行力度較差, 即便有健全的藥品管理制度, 但由于人為因素, 往往形同虛設, 如沒有按照嚴格的要求擺放、儲藏藥品。
2.1完善藥房基礎設施,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加大經費投入力度, 不斷完善藥房基礎設施, 對布局結構不合理及條件較差的庫房進行改建調整, 確保布局合理, 保證通風及照明設施, 完善空調、干濕機等設備, 確保防潮、防濕、防蟲、防鼠等措施的落實。在新醫改背景下, 提高藥房信息化管理水平, 要構建現代化藥房信息管理平臺, 實現網絡一體化管理, 充分發揮信息資源共享的優勢, 以利于處方評價及藥品用量的動態監測, 加強了各科室的交流, 實現藥房資源的共享。
2.2加強藥房人員專業素質, 提高服務意識 新時期, 藥房人員必須轉變觀念, 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 以適應現代化藥房發展的要求。藥師要及時與臨床醫師交流, 將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應及時反映給醫師, 確保與患者的溝通,指導用藥及收集反饋信息等。積極參加執業藥師資格考試來引導藥師知識結構的改進, 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 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不斷更新知識儲備。強化服務理念, 提高思想素質, 定期開展服務活動周, 實現由“以藥品為中心”向“以患者為中心”的轉變, 保證審方、用藥指導及咨詢服務, 不斷規范服務流程, 確保為患者提供優質專業化服務。
2.3加強各項管理制度的貫徹落實, 實現藥品科學管理嚴格規范化的管理制度是實現醫院藥房科學規范管理的有力保證, 醫院藥房要不斷完善藥品購進管理制度、庫房管理制度以及供應管理制度, 細化藥品購進、貯存及流通環節的各項規定, 保證認真貫徹落實各項藥品管理辦法, 避免形式主義。強化藥品質量意識, 堅持安全第一, 逐步實現藥房管理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 確保患者用藥安全。嚴格把關藥品質量, 對不同供應商的資格進行嚴格檢查, 核查生產廠家的注冊商標及生產批號是否準確, 是否在有效日期內。加強對藥品采購的監控, 根據消耗計劃制定采購計劃, 避免藥品存儲量過大或者供應不足情況的發生。
[1] 藍日強.淺談新醫改形勢下如何加強醫院藥房管理.求醫問藥(下半月), 2013, 11(11):332-333.
2014-05-20]
453000 河南省新鄉市第一人民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