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貴 王秀梅 關曉偉 劉玉潔 劉成達
(黑龍江農墾科技職業學院,黑龍江 賓西 150431)
“三學段漸進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王金貴 王秀梅 關曉偉 劉玉潔 劉成達
(黑龍江農墾科技職業學院,黑龍江 賓西 150431)
結合專業定期的人才市場調查,對園林行業職業崗位分析,確定了園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按照企業的生產任務和生產過程并結合園林生產的季節性要求,為適應區域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的需要,及時調整專業結構,深化訂單培養、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人才培養模式遵循學生技能增長與認知規律,構建了“三學段漸進式”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充分利用“基本技能訓練—生產實訓—頂崗實訓”三個教學環節。
園林專業;三學段;工學結合;培養模式
項目來源: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項目:高職園林專業“三學段漸進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課題編號:HGJXHB11005)
為適應區域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的需要,及時調整專業結構,深化訂單培養、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人才培養模式遵循學生技能增長與認知規律,完善“三學段漸進式”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充分利用“基本技能訓練—生產實訓—頂崗實訓”三個階段教學環節,培養健康的勞動態度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實現學生的技能由低到高的增長,使本專業學生的崗位能力達到職業崗位群中相應工種應具有的知識和技能,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探索企業運行規律與專業教學規律有機銜接與融通,將課堂搬進實訓中心、校外企業;通過校內技能訓練、校內生產實訓、企業頂崗實訓,使得學校教育、企業經歷漸進進行,逐漸提高專業知識與技能。此項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應用前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實用性:此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夠將教學內容與工作崗位相結合;能夠將學校與用人單位相結合。使教學目的更加明確,使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
適用性:根據崗位設課,使人才培養模式更具針對性,可適時調整培養方向和教學內容,使其能夠適應企業發展。
靈活性:由于此培養模式是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專業教師、企業技術人員、企業生產者、學生都能夠順利對接,所以可以靈活的調整授課時段、教學內容、教學場所和教學形式。
擴展性:由于園林技術專業與林業、園藝、建筑、環藝、室內設計、城市規劃等專業有很大的相近性,該培養模式稍作調整就應用到其他專業的教育領域。因此說該研究有很好的擴展性,為專業及專業群建設奠定基礎。
2.1 建立“三學段漸進式”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三學段漸進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將學制三年細化為6個學期,將6個學期按照漸進式掌握知識和技能的規律歸納為技能訓練、生產實訓、頂崗實訓三個學習階段。培養健康勞動態度、良好職業道德、熟練職業技能,實現學生技能由低到高的增長,使本專業學生的崗位能力達到園林技術人員職業崗位群中相應工種應具有的知識和技能,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一階段:第1學期至第4學期學生在校內完成基礎知識的掌握,同時在校內實訓中心完成園林植物培育技能、園林綠地規劃設計、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與養護管理等課程的學習與基本技能訓練。二階段:第5學期以崗位群的實際需求為依據,充分發揮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資源優勢,對學生進行崗位專項技能輪訓,一般要求每個專項技能實訓2個月。重點培養學生的園林植物培育、園林綠地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與養護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三階段:第6學期根據學生“個性化”要求及企業人才訂單的要求,進入合作企業頂崗實訓,強化學生在園林植物培育、園林綠地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與養護管理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提高崗位勝任能力,提高職業素養,從而實現學生的頂崗實訓與就業無縫接軌。
2.2 基于園林工程過程的學習領域課程開發
2.2.1 職業崗位分析。通過對黑龍江省園林企業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調查與分析,根據工作崗位群的知識、能力要求,堅持以能力為本位的原則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依據學生的特點、行業特點、社會需求,以職業素質培養為基礎,以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突出實效安排課程內容。確定以園林植物培育、園林綠化設計及園林綠地工程施工與養護為培養目標,由此確定專業的就業崗位群。
2.2.2 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領域課程體系。確定園林植物培育與養護管理、園林綠地規劃設計、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與養護管理等三個典型工作崗位,從職業崗位和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入手,確定行動領域,將行動領域轉化為學習領域,重構教學內容,創設學習情境。
2.2.3 校企合作開發核心課程。將原有的22門專業課程和11個實訓項目進行分解重構,使課程內容更切合生產實際。共同建設園林綠地規劃設計、園林工程、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與養護、園林苗圃、園林測量等5門專業核心課程。共同開發課程標準、教學課件、職業技能鑒定試題庫等。
本著適用、夠用的原則設置課程,推進課程項目化、崗位機能化、實訓生產化、教學情境化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依據學生自身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培養學生逐漸養成吃苦耐勞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精神,逐漸認同專業文化、融入行業團隊,樹立正確的職業態度和價值觀。
2.2.4 建設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為適應5門優質核心課程建設,與企業合作新編或改編5部基于工作過程的工學結合教材,提升專業教材建設水平、層次和競爭力。
2.2.5 專業網站和教學資源庫建設。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媒體,積極開展交互式教學的研究,完成交互式教學平臺園林技術專業網站建設。
開發建設專業網站,依托校園網絡系統為師生提供一個大容量的學習、科研、就業以及設計素材信息數據庫,為學生學習、交流;師生的科研、設計;畢業生就業等提供高效、快速的信息服務。通過專業網站和校園網絡系統建立學生與教師教學的課外交流的學習平臺;建立畢業生、社會學員與專業教學交互聯系的遠程教育平臺;建立設計資料上傳下載的數據庫平臺;建立建設單位與專業社會服務交互聯系的項目平臺;建立人才市場與專業教學交互聯系的就業平臺。
[1]劉紫婷.高職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07(08):18-19.
G712
B
10.13612/j.cnki.cntp.2014.0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