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盡管有令人信服的證據支持心血管藥物在冠狀動脈疾病二級預防中的作用,但是許多患者卻中斷了治療。此綜合性研究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對促進患者堅持用藥的相關因素進行了探討。方法系統檢索7個數據庫(MEDLINE、EMBase、PsycINFO、SCOPUS、CINAHL、ASSIA和SSCI),收集已發表的有關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用藥經歷的定性研究。使用修訂的關鍵評估技能程序(CASP)檢查表,采用完善的實地觀察法進行薈萃分析。結果最終有17篇文章納入分析:英國6篇、歐洲5篇、美國4篇、中國1篇、澳大利亞1篇,患者總樣本數為391例。分析結果表明,有些患者對其所患有的疾病抱有宿命論的觀念;而有些患者認為治療后就痊愈了,這兩種人群均會中斷用藥。那些接受自己是“心臟病人”的患者會積極用藥。有些患者不喜歡吃藥,并對服藥的遠期效果表示懷疑。對患者而言,與開具藥物醫生的關系顯得越發重要,令人費解和冷淡的用詞會對患者用藥認知產生負面影響。結論為強化強冠狀動脈病患者堅持二級預防用藥策略,應認識到開具處方醫生的重要作用。啟動治療時,臨床醫生需提供用藥的相關信息,以改善二級預防和一級預防過渡期,向患者解釋疾病復發的風險,更有助于修正患者服藥的態度,以防止心血管病發生惡化。
原文見:Rashid MA,Edwards D,Walter FM,et al.Medication taking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qualitative synthesis[J].Ann Fam Med,2014,12(3):215-223.published at http://www.annfammed.org/content/12/3/224.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