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tization,VT)由Saakvitne和Pearlman在1996年提出,最初是指專業心理治療者,因長期接觸患者,受到了咨訪關系的互動影響,而出現了類似病癥的現象,即治療者本人的心理也受到了創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劉軍認為,替代性創傷主要指:在目擊大量殘忍、破壞性場景之后,損害程度超過其中部分人群的心理和情緒的耐受極限,間接導致其出現各種心理異常現象。這些異常現象通常是出于對生還者及其創傷的同情和共情,而使自己出現嚴重的身心困擾,甚至精神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