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國強 彭 霞 高宇勤 蔡 川 梁雪冰 郭 軍 潘勝軍 趙國平
(黃淮學院,河南 駐馬店 463000)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RA)以室性心律失常居多,如室性心動過速和心室顫動等。RA發生的基本條件:①再灌注區必須存在有功能上可以恢復的心肌細胞,這種心肌細胞存在越多,心律失常的發生率越高;②再灌注前缺血時間的長短:實驗證明,全冠狀動脈阻斷后15~45 min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發生率最高,缺血時間過長或過短,其發生率都低;缺血心肌的數量、缺血的程度及再灌注恢復的速度與心律失常的發生率呈正比。NO為內皮依賴性舒張因子,可舒張血管、減少心臟前后負荷而保護心肌,直接增強心室肌的擴張效應來保持心輸出量〔1〕。本研究觀察當歸四逆湯有效成分組合(GFPC)〔2〕,對MIRI大鼠RA的發生率及其與NO的關系,探討防治MIRI的有效機制。
1.1材料
1.1.1動物 SPF級雄性SD大鼠32只,體重280~400 g,購自廣東省實驗動物中心,許可證號SCXK(粵)2008-0002,本實驗共有2只大鼠由于麻醉或手術原因死亡,死亡率為6.3%。
1.1.2藥物 芍藥苷、阿魏酸、甘草酸、肉桂酸均購自南京澤朗醫藥科技有限公司。NO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L-NAME:美國Sigma公司。
1.1.3器材 心電圖機(ASB240V生物機能實驗系統),成都遨升電子公司低溫離心機(Eppendorf公司)。
1.2方法
1.2.1分組 32只雄性SD大鼠分為4組,每組8只。shame組:未經缺血再灌注處理;I/R組:SD大鼠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后取材;PPC組:灌胃4 d,每天1次,最后一次于實驗前30 min灌胃,灌胃劑量為甘草酸50 mg/kg,阿魏酸400 mg/kg,芍藥苷100 mg/kg,肉桂酸400 mg/kg,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取材;PPC+L組:灌胃4 d天,每天1次,最后一次于實驗前30 min灌胃,灌胃劑量為甘草酸50 mg/kg,阿魏酸400 mg/kg,芍藥苷100 mg/kg,肉桂酸400 mg/kg,并于再灌注前15 min給予L-NAME(eNOS選擇性抑制劑)30 mg/kg,再灌注120 min取材。
1.2.2心電監測 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發生包括早搏、傳導阻滯、房撲、房顫、室速、室顫。
1.2.3NO檢測方法 血液標本靜置30 min,以3 000 r/min,4℃,離心15 min,取上清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根據公式計算NO含量。

2.1MIRI模型大鼠心電圖改變 ST段明顯抬高≥0.1 mV或T波高聳;心肌顏色變暗紅色為結扎成功標志,30 min后松開結扎線,抬高的ST段下降在 1/2以上為缺血再灌注成功。
2.2再灌注心律失常發生率 與shame組(12.5%)比較,I/R組RA發生率(87.5%)顯著高于shame組(P<0.05),與I/R組比較PPC組的發生率(25.0%)顯著下降(P<0.05),PPC+L組發生率為50.0%;GFPC可明顯降低MIRI大鼠RA的發生率。
2.3血清NO濃度 與shame組比較,I/R組大鼠血清NO含量(12.98±0.94)明顯降低(P<0.05);與I/R組(4.95±0.212)比較,PPC組血清NO含量(9.27±0.73)明顯升高(P<0.05);與PPC組比較,PPC+L組血清中NO含量(7.81±0.34)明顯降低(P<0.05)。MIRI時,大鼠血清中NO含量明顯降低,GFPC可明顯升高大鼠血清中NO。
血管內皮細胞(VEC)作為組織與血液間的第一道屏障,在維持血液循環的穩定中起重要調節作用〔3〕,VEC功能障礙與RA的發生和發展有關,NO合成釋放是VEC損傷的標志之一,VEC功能障礙與心律失常的發生和發展有關〔4〕。研究表明,L-精氨酸可明顯抑制RA的發生,其機制與升高再灌注時體內NO水平有關,有研究〔5〕指出RA級別與NO含量呈負相關。NO作為重要的信號分子介導多種生理功能,在心律失常的病理狀態下,EC功能受損,NOS及NO產物合成減少,并且活性也明顯降低,提示NO參與了心肌氧合期的損傷反應〔6〕。MIRI導致的RA包括傳導阻滯、早搏、室速、室性并性心律等多種形式。本實驗將GFPC聯合應用,從多靶點發揮了抑制RA發生、抗MIRI的作用。實驗結果表明用eNOS選擇性阻斷劑L-NAME后,大鼠RA發生率有所上升,但未明顯升高,無統計學意義,CFPC藥物預處理后,RA發生率明顯下降,說明藥物組合可明顯升高血清中NO的含量,降低RA的發生率,起到對抗RA的作用。RA的發生與NO的量成反比,eNOS蛋白磷酸化后,可以促進L-arg合成釋放NO增加,從而激活下游通路發揮NO的抗心律失常、保護心肌作用,此結果與實驗報道相一致〔7〕。
4 參考文獻
1F?rstermann U,Münzel T.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 vascular disease:from marvel to menace〔J〕.Circulation,2006;113:1708-14.
2錢國強,趙國平.當歸四逆湯四種有效成分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大鼠血管內皮細胞保護的最佳配比研究〔J〕.中藥材,2011;34(4):81-5.
3Davies PF.Mechanisms involved in endothelial responses to hemodynamic forces〔J〕.Atherosclerosis,1997;131(Suppl):15 -7.
4于春霞.一氧化氮與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J〕.中國心血管雜志,2006;11(4):149-51.
5張立克,朱盈芬,蘆玲巧,等.內源性一氧化氮與缺血/再灌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關系〔J〕.首都醫科大學學,1998;19(2):113-5.
6王秀紅,路方紅.內皮素一氧化氮與心血管疾病〔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5;13(3):141.
7Pabla R,Curtis MJ.Effect of endogenous nitric oxide on cardiac systolic and diastolic function during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 the rat isolated perfused heart〔J〕.J Mol Cell Cardial,1996;28(10):21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