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斌 沈曉黎 郭 華 朱健明 毛國華 祝新根 程祖玨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江西 南昌 330006)
腦膜瘤發生率為十萬分之二,約全部顱內腫瘤的13.4%〔1〕,起源于蛛網膜內皮細胞,多數為良性,少數具有惡性腫瘤的生物學行為〔2〕。老年人因自身特定原因,神經癥狀出現較晚,就診時行顱腦CT、磁共振成像(MRI)檢查常可見腫瘤直徑在4.5 cm以上的大型及巨大型腦膜瘤。同時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基礎疾病,手術難度增大,并發癥的發生率也較高。本研究旨在探討此類病人經顯微手術治療的療效。
1.1一般資料 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大型、巨大型腦膜瘤的患者26例,其中男10例,女16例;年齡均在60歲以上;病程為3個月至20年不等。主要臨床表現:頭痛8例,癲癇發作10例,偏癱4例,反應遲鈍1例,其他手術術后昏迷檢查發現1例,均為顱內單發腦膜瘤。CT和MRI顯示其最大徑均大于5 cm,其診斷均經術后病理檢查證實。
1.2影像學檢查 術前均行頭顱CT或MRI檢查發現腫瘤位于凸面 10例,蝶骨嵴3例,嗅溝1例,鞍區1例,矢狀竇3例,大腦鐮8例;腫瘤瘤體大小為5 cm×5 cm×6 cm~12 cm×7 cm×9 cm,形態各異。
1.3術前情況 13例術前存在一種或多種基礎疾病,包括高血壓9例,冠心病8例,慢性支氣管炎6例,糖尿病2例,肝硬化腹水1例,胃潰瘍2例,其他疾病2例。
1.4手術方法 均在全麻下行開顱顯微鏡下腫瘤切除術。手術入路根據術前CT、MRI確定的腫瘤位置而定,針對不同部位顱內腦膜瘤采用個體特定的手術入路。大腦凸面、矢狀竇、大腦鐮旁腦膜瘤行腫瘤邊緣相應部位超出腫瘤投影邊緣2 cm的大骨窗開顱;蝶骨嵴、鞍區腦膜瘤行改良擴卡大翼點入路。置15°~20°頭高腳低位,Mayfield頭架固定。術前常規使用3 d以上脫水藥物減輕術后腦水腫發生,手術開始時給予過度換氣和20%甘露醇250 ml快速靜滴以降低顱內壓。術中均行控制性降壓,減少手術出血;術中沿腫瘤包膜或腫瘤基底分離,盡量先阻斷腫瘤的血供,并避免過度牽拉損傷周圍組織,不強求完整摘除腫瘤,可分塊瘤內切除,邊切邊止血,待腫瘤壁塌陷后再剝離包膜或瘤床,全切除或次全切除腫瘤。處理好引流靜脈和供血動脈,采用術中自體血液回輸。若腫瘤浸潤硬腦膜、顱骨,受浸硬腦膜連同腫瘤一并切除,同時去除受累骨瓣,一期鈦網塑型修補。如腫瘤輕度侵蝕內板,可用磨鉆擴大范圍磨除受損內板、板障,僅保留外板后骨瓣回復。
1.5結果 本組26例患者中腫瘤切除達到SimpsonⅠ級19例,Ⅱ級4例, Ⅲ級2例,Ⅳ級1例。術后頭痛均消失;術后遲發顱內血腫4例,1例瘤腔出血(出血量>40 ml),1例硬膜外血腫(出血量>60 ml),中線偏移明顯,開顱手術清除,去骨瓣減壓,2例血腫經保守治療后血腫吸收;肺部感染2例,電解質紊亂5例,下肢靜脈血栓1例,經治療后改善;單側肢體癱瘓(肌力Ⅰ~Ⅳ級)1倒,1例術后第3天出現雙下肢癱瘓(肌力Ⅰ~Ⅱ級),經強力脫水治療后,第7天恢復,神經功能缺失均得以緩解。隨訪3~24個月,2例Simpson Ⅲ級切除者復發術后,行立體定向放射治療。
術前要注意老年人心血管情況與腦動脈硬化的影響,如有異常必須會同麻醉科及心臟內科醫生共同處理〔3〕。有多種疾病的患者,需多科室協同診治肝硬化腹水患者,經護肝、降轉氨酶等治療,調節肝功能后手術治療,術后恢復順利。對于合并有基礎疾病的病例。
對于巨大型腦膜瘤手術,根據術前CT或MRI檢查,了解瘤體位置、形態、大小及腫體周邊的顯微結構,選擇最為恰當的手術入路。做到既盡可能切除腫瘤又能最大程度降低腦組織損傷,尤其是重要功能區的損傷。術中顯微鏡下精細操作,避免過度牽拉,巨大型顱內腦膜瘤顯微手術切除必須要遵循控制術中出血、腫瘤分塊切除、保護腦功能原則,行腫瘤囊內切除,待腫瘤縮小后再從瘤體外分離〔4〕,減少術中腦組織及血管損傷,降低術后顱內出血的發生。注意重要引流靜脈的保護,可減少術后瘤腔出血和腦水腫等并發癥的發生〔5〕。過多損傷腦組織和回流靜脈,易導致術后腦腫脹、梗死、腦內出血等〔6〕的發生。
大骨瓣開顱,顱內張力高,行小窗口切開硬膜,釋放少許腦脊液及切除部分腫瘤顱內壓下降后再完全剪開硬膜,行腫瘤切除,能有效防止術中腦膨出。顱內壓降低后盡早停止過度換氣。切除腫瘤嚴密止血,術區覆蓋止血紗,適當抬升血壓,觀察5~10 min,術區無出血后關顱,能降低瘤腔的出血。大型、巨大型腦膜瘤腫瘤切除后,殘留瘤腔大、腦組織塌陷明顯,易因瘤腔效應導致術后硬膜外、硬膜下及對沖部位出血,本研究經驗是硬膜切開前嚴密懸吊硬膜,關顱前用生理鹽水灌注,充滿瘤腔,可減少此類并發癥的發生。
大型、巨大型腦膜瘤血管豐富,其供血血管包括頸內、外動脈及椎動脈,術中易出血,術前條件允許,可行術前選擇性栓塞。術前栓塞治療可減少術中出血,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手術難度,提高腫瘤的全切除率,有效防止術中損傷重要神經血管,減少并發癥的發生〔7〕。
大型、巨大型腦膜瘤手術切除的難度大,手術時間延長,手術對病人的打擊也更大。同時老年病人自身基礎疾病較多,對病人術后的恢復更加不利,因此術后的并發癥明顯增加。與年輕患者相比,老年患者手術死亡率和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仍然較高〔8〕。Buhl等〔9〕報道70歲以上的老年顱內腦膜瘤患者術后出血15%。這可能與年老病例血管硬化彈性差,術后血壓波動過大有關,術中大量出血和輸注血漿或紅細胞懸液,凝血功能受損及巨大腫瘤切除后過度減壓引起術后塌陷〔10〕,容易引起橋靜脈撕裂有關。
老年大型、巨大型腦膜瘤手術主要目的是緩解顱內高壓,減輕腦組織受壓后出現的相應神經癥狀,因此術中不必強求腫瘤的全切,以免加重腦組織的損傷、術中出血、輸血增加、手術時間延長,而導致并發癥的相應增加。手術后殘余瘤組織可給予放射治療等。
3 參考文獻
1Yamasaki F,Yoschioka H,Hama S,etal.Recurrence of meningiomas〔J〕.Cancer,2000;89(5):1102-10.
2Eli Neeff M,Baysal E,Homer J,etal.Intracraniat/extracranial meningioma arising in the hypoglossal canal:case report〔J〕.Skull Base,2007;17:325-30.
3鄧賀民,吳衛東,馬春紅.老年人腦膜瘤手術治療37例臨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6;27(5):572.
4趙繼宗.顱腦腫瘤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6-7.
5舒 凱,蔡明俊,陳 旭,等.顱內大型腦膜瘤術中靜脈保護的臨床意義〔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0;15(3):145-6.
6蔡振海.顯微神經外科學〔M〕.北京:中國醫藥出版社,1987:180-4.
7姚江偉,李 蕓,吳文甫,等.腦膜瘤術前栓塞治療的臨床評價〔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1;16(9):524-6.
8Boviatsis EJ,Bouras TI,Kouyialis AT,etal.Impact of age on complications and outcome in meningioma surgery〔J〕.Slug Neurol,2007;68:407-11.
9Buhl R,Hasan A,Behnke A,etal.Results in the operativ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meningioma〔J〕.Neurosurg Rev,2000;23:25-9.
10牟科杰,毛 慶,劉艷輝.顱腦特大型腦膜瘤的手術治療〔J〕.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40(2):3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