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 青 劉淑玲 紀 勇
(天津市環湖醫院神經內科一病區,天津 300060)
由于老年患者血管均有不同程度的硬化,血管容易滑動、彈性差、脆性大,血管可能需要多次穿刺。再加上腦血管病反復發作、輸注高滲溶液等特點,很容易造成老年患者靜脈炎〔1〕。本研究旨在探討激光外照射預防神經內科老年患者靜脈炎的效果。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神經內科住院患者120例,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齡65~93〔平均(76±8.76)〕歲,病種包括腦梗死73例、缺血性腦血管病21例、腦出血26例,均為保守治療。平均住院次數為(2.78±0.39)次,一次住院平均輸液天數為(13.46±2.32)d。隨機分為預防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病人性別、年齡、病情、靜脈輸液天數、穿刺部位的選擇、穿刺次數等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選拔參加護理工作年資3年以上,靜脈穿刺技術嫻熟的責任護士5名,進行研究前培訓,規范靜脈輸液操作流程,避免因未嚴格進行無菌操作而發生的靜脈炎。預防組和對照組盡量選粗、直、彈性相對好的上肢靜脈,左右肢交替使用。兩組均采用靜脈留置針穿刺,嚴格無菌操作,減少穿刺點局部刺激。靜脈留置針保留最長時間為3 d。激光照射預防靜脈炎方法:預防組在穿刺點上方采用低能量氦氖激光治療儀(LS-半導體激光治療儀,光輸出功率0~8 mW可調)局部照射,輸出功率4.0~5.0 mW。將光導纖維末端對準留置針的靜脈,與皮膚垂直,照射高度為20~30 cm,沿靜脈走向取2~4個點,每個點照射3 min,1次/d,直至輸液療程結束。對照組采用溫熱的濕毛巾在留置針靜脈走行位置熱敷,避開針眼及敷貼,熱敷時間為15 min,1次/d,直至輸液療程結束。兩組均進行常規神經內科治療護理。
1.3觀察指標①患者主觀體驗。置入留置針后,靜脈輸液過程中疼痛判斷標準〔2〕: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數字分級法分為:0級,無痛;1級,輕微疼痛,通常情況下不會明顯意識到;2級,中度疼痛,可以忍受;3級,重度疼痛,不可以忍受。②按照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INS)所規定的判斷標準〔3〕,將靜脈炎分為0~4級:0級,沒有癥狀;Ⅰ級:主訴疼痛,查體局部發紅或腫脹;Ⅱ級:沿靜脈走向出現紅線;Ⅲ級:沿靜脈走向呈條索狀;Ⅳ靜脈條索狀>2.5 cm有膿液滲出。③記錄每位入組患者靜脈置留針留置時間,但靜脈留置針保留最長時間為3 d。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和秩和檢驗。
2.1兩組輸液疼痛級別比較 預防組疼痛(0級32例、1級20例、2級6例、3級2例)較對照組(0級24例、1級19例、2級10例、3級7例)減輕(Z=-2.095,P=0.036)。
2.2兩組靜脈炎發生率及級別比較 預防組較對照組靜脈炎發生率〔7例(11.667%) vs 18例(30.000%)〕及靜脈炎發生級別〔0級53 vs 42例、Ⅰ級5 vs 11例、Ⅱ級2 vs 6例、Ⅲ級0 vs 1例〕降低(χ2=6.114,P=0.013;Z=-2.502,P=0.012)。
2.3兩組靜脈置留針留置時間比較 預防組留置時間〔(68.52±3.07) h〕較對照組〔(44.39±5.13)h〕長(t=2.536,P=0.018)。
低能量激光緩解靜脈疼痛,降低靜脈炎發生率的原理〔4〕:低能量激光不會導致熱損傷,由于溫熱刺激的生理反應可致加熱區內毛細血管擴張,改善局部供血和營養。同時加熱局部的組織細胞內酶的活性增加,代謝率加快,調節免疫細胞的免疫活性,抑制細胞膜的通透性,起到收斂、抗炎和消炎作用,從而達到預防靜脈炎的作用。低能量氦氖激光局部照射預防靜脈炎時,在照射前應提前向老年患者介紹其作用,使患者精神放松,配合治療;在照射時,囑老年患者及其家屬避開注視,以保護眼睛。照射沿血管走行從遠心端向近心端的順序。同時注意保護靜脈,避免在反復在一根或者有損傷的靜脈上穿刺。
4 參考文獻
1張建芬,楊玉英.外敷金黃膏與美得喜乳膏合用預防老年靜脈炎的臨床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8):1725-6.
2湯釗猷.現代腫瘤學〔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3:429-37.
3寇京莉,林斌如.PICC穿刺后應用增強型透明貼預防機械性靜脈炎的臨床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4):661.
4朱悅萍.激光外照射治療靜脈炎效果觀察〔J〕.天津護理,2006;1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