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旎
那天,“慈善文化進校園”來到了我校,聽著領導們的講話,讀著《慈善讀本》,感受著感恩的氛圍,我的腦海中一遍遍地浮現出國慶旅游時的情景……
放假幾天前我們就已經商量好要去神仙居玩。成員一共四個:我,我姐,Z君和一個叫青風的小朋友。在車里待了三四個小時后,我們總算到了這個名為“神仙居”的地方。山很高,而我們的目標則是山頂。
由于對去山頂的路線并不了解,導致我們第一次走錯了路。直到無路可走,我們才意識到路線的錯誤。等我們原路返回后,體力已經消耗了大半,又聽見其他游客說,從這兒到山頂啊沒有三個小時上不去的。去山頂的路,更顯得漫長了。
我們一路走走停停,路上也不乏有游客放棄的。當然,固執地不肯放棄的人還是比較多。將近山頂時,我已經腿軟了,完全站不住了。青風也累,不過較我,她算是活力四射的。她見我這般模樣,便拉著我向上走,而我也成了名副其實的“爬山”——真的是爬著上去的。待到山頂,已經四點多了。我說,對著這山不喊兩聲真是可惜,可體力消耗太多,我也只是喊了兩聲并不算響亮的“河圖”。
本想乘纜車下去的,甚至連票都買好了。可由于人太多,我們商量了下,決定退票原路返回。當然退票的也不止我們幾個,于是一個小小的十幾個人的團隊就組成了。下山的路上遇見了幾個還在向上走的人,我們說,乘不到纜車了,人太多。大家紛紛放棄,往回走。我們的隊伍漸漸壯大了。
由于山路又長又難走,還沒等我們下山,天色便暗下來了。我在夜間的視力不錯,便拉著青風快步向前。待我們快要下到山腳時,天色已完全暗下來了。雖是下了山,可還是有一段路要走的。而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路燈。我們也沒有手電筒。天色太暗,我們只好借著微弱的手機光走。
突然一束手電光照了過來,把我們面前的路照得透亮,并且隨著我們的腳步緩慢地移動著。Z君說:“謝謝。”那人說:“沒事,別客氣。”直到我們走遠,那手電光才移開,去照亮下一批游客腳下的路。
在黑暗中走了幾步路,前方又照來一束手電光,同樣隨著我們的腳步緩緩移動。Z君依舊說著謝謝。最后遇上了一段特別難走的路,Z君說:“嘿,這邊照一下!”立刻便有三兩束手電光照了過來。走出去后,青風也學著大人樣,說了句“謝謝”。
前面的路已經有燈,不再需要手電筒。走了一段路后,我們總算是上了公交車。在車上,一行人又說說笑笑起來,而我的腦海里,盡是沿途的手電光在閃爍!這就是愛心接力嗎?我想,大概應該如此吧!在今后的日子,我也要做接力中的一員,用愛去召喚愛!
指導老師:黃攸華
(本文作者系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院橋初級中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