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琳
(岳陽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湖南 岳陽 414000)
高齡老人對社會福利院和養老產業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養老職能將更多地依賴于社會,依賴于專業養老產業的養老服務的開展〔1〕,一大批新型的專業化的養老機構快速的建成,而大多數養老機構護理人員理論知識水平、專業技術技能及人文素質水平與專業養老還有很大的差異〔2〕。本文擬了解我省養老機構老年護理人力資源狀態。
1.1對象 2011~2012年通過兩階段分層整群抽樣抽取,在湖南省13個地級市和1個自治州中隨機抽取長沙、株洲、湘潭、岳陽4市,每個地級市隨機抽取8家養老產業,共32家,其中福利院6家,敬老院5家,醫院、社區老年護理院、老年康復中心21家,370名護理人員進行調查。
1.2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參考相關文獻自行設計調查問卷表,由受過系統培訓的調查員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當場收回,發放調查問卷370份,收回有效問卷349份,有效率為94.3%。調查內容主要包括護理人力資源的學歷結構、職稱、所學專業、專業素質及對相關知識的需求。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描述性分析。
2.1我省養老機構護理人力資源的學歷、專業、職稱情況 學歷:中專134人、大專55人、老年護理55人,其他160人;職稱:初級155人、護理134人,其他160人;專業:中級34人,其他160人。
2.2我省養老產業老年護理人力資源專業素質情況 國家認可的技能證書60人、參加過老年護理培訓班100人、無證書189人。
2.3我省養老產業老年護理人力資源相關知識的需求情況 老年護理知識和技能需求:理論與方法60人(17.2%)、國內外老年護理的發展概況100人(28.7%)、老年護理的先進理念與方法189人(54.2%)、以預防為導向服務的基本理論132人(37.8%)、健康管理的相關理論與方法145人(41.5%)、心理護理的相關理論和技巧236人(67.6%)、老年護理的科研方法124人(35.5%)、常用的康復護理技術與方法252人(72.2%)、老年人常見疾病的防治214人(61.3%)、老年人的健康評估187人(53.6%)、老年人的健康保健192人(55.0%)、老年人的心理衛生211人(60.4%)、老年人的安全用藥與護理212人(60.7%)、老年人常見的健康問題及護理244人(69.9%)、老年人的臨終護理234人(67.0%)。
美國在1993年已經達到33.5%,而我省養老機構工作的護理人力資源中老年護理專業僅占15.8%。人口老齡化推動著社會養老事業的發展,目前全國僅有家庭病床500萬張、臨終關懷醫院病房40余個〔3,4〕。而社區與鄉村的養老服務設施卻日臻完善,我國各類老年人養老服務機構達4萬多個〔5〕。養老行業的快速發展,加速了對高素質專業護理人才的需求。護理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直接關系到養老機構的醫療、護理質量,衛生行政部門應針對養老機構護理人員總量不足,高職稱、高學歷人才短缺等問題,在政策上給予重視、支持和傾斜〔6〕。為使人類健康與社會協調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醫療保健的需求,應加速我國各層次老年護理人才的培養,通過高校老年護理專業設置(學歷教育)、養老機構培訓(社會培訓)等方法加快培養老年醫學、護理學、營養學、心理學等方面的專業人才以滿足養老事業發展的需要。
本文表明護理人力資源的學歷水平不僅低于發達國家,同時也低于醫院護士的學歷水平。護理人力資源以中專及初中畢業為多,大多數護理人員沒有接受過專業系統的培訓,尤其是老年護理在社會福利機構中,所做的只是一般的看護,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護理。中專學歷護士由于基礎學科教育較為薄弱,進入護理領域學習的年限較短,所學專業知識有限。尤其是對于人際交流與溝通等人文和社會科學的知識明顯不足。而在中等衛生學校的課程設置上,老年護理的課程所占比重很小。相對于專業養老機構護理工作所需的知識體系而言是遠遠不夠的。低學歷層次的護理人員知識面較局限,綜合素質較低,因此醫院、尤其養老產業護理人員學歷有待于提高。為了改變養老產業護理人員學歷偏低的狀況,一方面對在職護士進行老年護理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加大對專科及以上層次老年護理方向護理人才的培養。提高老年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為社區護理事業的發展提供保證。加強老年護理教育研究,使老年護理人員素質的培養模塊化,項目化。1967年美國護理協會規定,從事老年護理的人力資源必須具備學士及以上學歷,目前已經形成了學士、碩士等多層次老年護理人才梯隊。此外,英國的“老年護理專家計劃”,日本于1994年成立的看護福利專門學校,德國的老年護理職業培訓〔7〕。我院也于2007年率先在湖南省招收護理專業(老年護理方向)學生,并于2011年我院老年護理專業正式立項為“湖南職業教育特色專業建設重點項目”。
目前國內醫學高等院校沒有老年學或老年護理專業〔8〕,老年學被認為是醫學領域中的邊緣學科,我國老年護理教育滯后目前,雖然在許多高等院校已調整課程設置,增設了老年護理學以及相關的人文學科,但專科護士的培養仍是一片空白。護理專業中即使開設了《老年護理學》課程,大多也只有20來個學時,學生不能全面地掌握老年護理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大多從事老年護理的護理人力資源學歷低,且沒有接受過老年護理的系統教育,并不能稱之為老年護理的專業人才。由此可知我省老年護理的專業人才嚴重短缺,高級專業人才更是稀缺。針對此現狀,我院將老年護理專業定位于:面向各種形式的養老機構、醫院老年科、社區養老護理崗位,旨在培養具有護理學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老年人的身體、心理特點、具有規范熟練的基礎護理和老年專科護理基本操作技能和良好的服務態度,并能順利通過國家護士執業資格證書和老年護理員資格證雙證考試的應用型護理人才〔9〕。
學校作為培養醫學人才的基地,應重視和加強老年醫學教育,尤其是老年護理人才的教育,盡快為社會準備知識層次較高、理論較為系統的老年護理的人才〔10〕。培訓形式多樣化,如進行專題講座后,組織參觀學習、提供實踐的機會等;培訓內容增加心理護理的相關理論和技巧、常用的康復護理技術與方法、老年護理的科研方法、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相關理論、方法等技能。因此,在老年護理教育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制訂出系統的培訓計劃,采取多種形式、多種層次及不同專題內容的崗位培訓,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從而達到提高護理人員老年護理水平的目的。
4 參考文獻
1劉新霞,池景泉,韓艷萍.依托社區衛生服務資源完善我國養老服務體系〔J〕.中華全科醫學,2010;8(4):474.
2李弧玲,蔡 鵬,周繼輝,等.我院護理人力資源現狀調查與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4;4(11):7-9.
3李樹貞.現代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0:156-60.
4王益鏘,韓世范,程金蓮,等.中華護理論文薈萃〔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0:63-6.
5陳 茹,吳 彬,吳清愛.面向市場發展老年護理職業教育的新思路〔J〕.中外健康文摘,2010;29(1):46-7.
6周榮慧,陳 立,孫佩珍,等.德國的醫院護理管理及社區護理管理簡介〔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7;16(4):191-3.
7劉曉敏.德國的老年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7):559-60.
8劉夢婕,吳友鳳,趙繼軍.對臨床護士進行老年護理繼續教育的概況及建議〔J〕.護理研究,2010;24(9下):2451-2.
9陳四清,王海榮.老年護理專業定位與課程設置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225-6.
10張雪霞,朱 丹.北京地區養老院服務和管理現狀〔J〕.護理研究,2006;20(8):19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