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水
人們在這個世界上馴養(yǎng)了許多東西,但有的生物偏不接受,哪怕有人認為這是對它們的“恩賜”。
譬如一種叫做白松露的真菌,直到今天,人們還沒有找到人工培育的方法,也就是說白松露只能完全在純自然的野生狀態(tài)下才能生長,早已能夠上天入地的人類在這種極其自我的真菌面前碰了一個大大的釘子。
白松露就像遠離喧囂浮躁人世的隱士,而且是真的隱士,“天子呼來不上船”。驕傲的白松露對生長環(huán)境的要求非常嚴格,它終生只跟橡樹的根須共生存,這種橡樹還必須是成長在野生叢林的橡樹,其他的樹它根本不看在眼里。稍有搬離,它就會香消玉殞,更不用說有人想邀請白松露當皇家公園里的貴賓或者食客了。有人曾經(jīng)將白松露的菌種埋在新生的橡樹苗的根部,然后像對待嬌生慣養(yǎng)的公主那樣對待它,但是它一點兒也不領(lǐng)情,要么離奇地失蹤,要么長成沒有任何香味的怪物——而白松露失去了香味,就不能再稱之為白松露了,毫無價值可言。白松露簡直是野生橡樹林里的精靈,陽光、水量、土壤的酸堿值,哪怕有絲毫的變化,它都能夠敏感地做出選擇。當白松露選擇了一棵橡樹,就會對橡樹從一而終,至死不渝,拒絕任何形式的誘惑、操縱和招安。
科學家們對此也沒有辦法,白松露和橡樹根須之間相互依存的自然密碼,他們至今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人工培育白松露至今毫無進展。
白松露也許從一開始就不想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然而后來人們還是發(fā)現(xiàn)了它,而且把它和魚子醬、鵝肝并列為全球三大頂級美食。這樣它就很難安寧了,但是它秉性特立獨行,執(zhí)意不肯接受人們的馴養(yǎng),堅持過著屬于自己的隱秘生活。白松露只選擇在意大利的小范圍區(qū)域生長,即使在最好的年份,人們也只能采到3噸左右的白松露。物以稀為貴,不到500克的白松露居然能夠賣到2000美元以上。
有人說白松露的價值來自它不可馴養(yǎng)的個性,來自它的錚錚傲骨,但是對于白松露來說,這種價值仍然是人為的價值,它寧可不值一文,也要跟自己選擇的橡樹相偎相依、相濡以沫一輩子。不被打擾,這才是白松露一再退隱的執(zhí)著夢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