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一

因為“10億賭局”,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和小米手機董事長雷軍成為2013年年末中國商業界最熱門的人物。
2013年12月12日,在央視主辦的2013中國年度經濟人物頒獎盛典上,雷軍與董明珠打賭,5年之內,小米的銷售額超過格力,雷軍將賭金定為一元并約馬云做擔保。而董明珠則直接將賭金升為10億元,霸氣十足。
5年內,小米能否超過格力?爭論在繼續。從具體數據分析,小米今年的銷售收入達320多億元,格力達1200億元。小米想超過格力,難度不小。何況格力一直快速成長并且它還擁有一個非常優秀的領導者董明珠。
董明珠,被人稱為“營銷女王”、“商界玫瑰”、“鐵娘子”,并榮登美國《財富》雜志 “全球50名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強人榜”。競爭對手形容她“走過的路難長草”,董明珠的強硬、對原則的堅守可見一般,她使格力這家當年年產值不到2000萬元的小廠,迅速成長為擁有珠海、重慶、巴西、巴基斯坦、越南等全球8大空調生產基地的國際知名企業。
霸氣、強硬、頑固,這是外界對董明珠的印象。有人甚至說董明珠除了工作沒有其他愛好,她這樣活著有什么意思?真實的董明珠并非如此,她喜歡跑步、閱讀、喜歡做好飯菜等丈夫回來一起吃。只是為了格力,她個人做出了很大的犧牲。當有人問她這樣值不值時?她回答說,有些事情必須為之,將格力做好了能改變成千上萬的家庭,我必須對格力的員工負責、對股民負責。坐在格力集團董事長的位置上,董明珠覺得這不是榮耀而是一份深深的責任。
董明珠與格力產生交集可以追溯到1990年,那一年董明珠36歲。36歲之前的董明珠過著平凡的生活,她上學、工作、結婚生子。可是老天給了這個女人致命的打擊,1984年董明珠的丈夫因病去世。沒有多少人知道當時董明珠有多么悲痛,后來她也很少向他人提及這段歲月。最終董明珠重新站了起來。1990年,已經36歲的她毅然辭去南京的工作,將兒子留在奶奶身邊,南下廣東打工。
到廣東后,董明珠成功應聘到當時為格力空調前身的珠海海利空調器廠。1991年被派往安徽開拓市場。在安徽,通過40天的努力她幫助公司要回前任留下的42萬元債款,一時成為業界美談。
1992年,憑借勤奮和努力,董明珠在安徽銷售額突破1600萬元,占整個公司的1/8。由于能力突出,董明珠又被派往海利沒有立足的南京。在南京,董明珠再次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她一次簽下200萬元的空調單子,讓公司和業內為之震驚。
1995年,海利遭遇危機。為了提高銷售業績,海利的鄰居匯豐空調高薪挖走海利的銷售團隊。董明珠沒有被高薪誘惑,選擇留在海利并且出任經營部部長。上任伊始,她大膽革新,不畏挑戰,只要她認為是對的,她就會一直堅持做下去,哪怕和領導唱反調。
自進入格力以后,董明珠從未想過離開,她用她的實際行動證明她對格力的感情。在格力,她推出“淡季返利”和“年終返利”的銷售政策,又創造性地組建“區域性銷售公司”,使之成為制勝的重要法寶,被經濟界和理論界譽為“21世紀經濟領域的全新銷售革命”。在她的領導下,格力電器從1995年至2005年,連續11年空調產銷量、銷售收入、市場占有率均居全國首位。2003年以后,銷售額每年均以30%的速度增長,凈利潤保持15%以上的增幅!
董明珠在多種場合強調制造業的同行要恪守工業精神要有奉獻精神,要注重產品的品質和技術。
在2013年度經濟人物頒獎盛典上董明珠能這樣氣吞山河地和雷軍對賭,除了擁有強大的銷售渠道外,格力的品質和技術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作為一名實業堅守者,董明珠認為實業是中國經濟的頂梁柱,中國實業不能倒,否則中國經濟必會出現大問題。在做實業的過程中要注重產品品質和技術,雖然通過營銷能取得一時的收益。但是產品的根基不好,營銷最終也會回天乏術。
2001年,董明珠去了一趟日本,從日本回來后,董明珠開始放棄暫時的市場擴張計劃甚至資金利潤,轉而攻堅核心技術。“我赴日本,希望能購買到多聯式中央空調的技術,卻被一口回絕。對方明確表示花了十余年研制出來的核心技術絕對不會轉讓給任何一家中國企業。”董明珠有一次對朋友說。
董明珠坦言,由于短期看不到成效,技術上的高投入曾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令她“冒汗”,因為僅研制一個核心部件就要花上四五年時間。可是董明珠的眼光看得長遠,“我們是按照百年老店的思路來打造企業。格力從創業到今天已有二十多年了,到今天為止,格力仍然在打地基,你不把地基夯實了,100層大樓即使蓋起來也會倒掉。”
在做格力的過程中,董明珠一直有一個想法,她說:讓別人徹底從內心尊重中國和中國企業,靠的是誠信,我相信中國企業有這個能力,讓更多的外國人通過中國的產品和企業了解中國和中國人,就像中國人通過寶馬和奔馳了解德國企業和德國人一樣。如今,董明珠的這個想法正在慢慢成為現實。
23年,從36歲到59歲,從基層業務員到集團董事長,從資產千萬企業到資產千億企業,董明珠用自己非凡的勇氣和智慧創造了中國企業的一個奇跡。也因為對原則的堅守,她被人認為六親不認、鐵面無情,被人稱為“鐵娘子”。為此她和哥哥鬧翻,被姊妹誤解,無暇照顧兒子。
可是,每當提到家人時,她的表情是柔和的,她的眼神是充滿愛意的。董明珠說以前丈夫在世的時候,她都會回家做好晚飯等丈夫回來一起吃。那時候的她充滿了小女人的氣息。她很愛她的哥哥和姊妹們,可是為了維護公司的風氣和制度,她斷然拒絕哥哥通過格力謀利。董明珠信奉“水至清還有魚”,要使清水里有魚,就要做好制度建設。制度建設好,任何人都不得破壞,包括她自己。
這么多年過去了,董明珠過得很辛苦,但是她并不后悔。有人對董明珠說你這么辛苦,要保重身體。董明珠回答,如果保重身體我現在不干了,我很輕松,那我活到100歲,但是有價值嗎?如果少活10年我能創造更多的價值,那我寧可少活那10年,因為我覺得是有價值的。
因為對價值的追求,董明珠很少有時間與兒子相處。
36歲那年,她南下打工,將兒子扔給奶奶照顧。至此,她與兒子聚少離多。當說到兒子時,她的臉上充滿女性的光輝,說話的聲音比任何時候都要溫柔。當有人問她沒有陪伴兒子成長后悔嗎?董明珠說,我有遺憾但不后悔。在董明珠的價值觀里,她覺得讓兒子能早點獨立生活是對兒子最大的愛。
對于董明珠這樣的女強人退休以后會做什么,很多人都很好奇。董明珠則微笑著說,那時候的她會去做義工、講課,守到兒子身邊,帶孫子,能讓兒子少分點心好好工作。
董明珠的價值觀總是與常人不同,但她一直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董明珠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什么叫有用的人?就是在你過去的每一天,你過得都是充實的,你就是有用的。
董明珠的生活一直很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