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榮娜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830012)
從表面來看,書籍具有廣告與包裝作用,但是這種包裝絕非一般的產品包裝。并且書籍要體現自身價值,不僅僅具備使用價值與美學價值,并且還必須要重視其書卷氣,提升其文化意蘊,這才是書籍設計中的關鍵所在。因此,分析書籍設計中應用文化意蘊具有實用價值。
一直以來書籍都是傳播文化的載體,文化意蘊是其獨特體質。而所謂文化意蘊就是書籍和其他純商品東西相比較,具有不同的書卷氣息,因此設計上就需要依據題材而變化。如《羊皮鼓譯叢》與《天之搖籃》都是描述少數民族的書籍,但是前者的封面色彩素雅,但是也體現出民族特色,使用了艷麗民族花紋圖案,封面更具獨特鏤空UV,讓封面更為華麗,同時封面的燙銀增加質感變化;而后者且使用了特種紙絲網印銀,屬于精裝書籍。總而言之,所謂文化意蘊就是書籍中所體現的文化內涵,更是傳播文化的一種表現。
事實上,書籍設計并非給圖書穿上一套華麗漂亮之外衣,每一個書籍設計都是文字和圖形、外在和內在以及整體和句別等各個方面探索的過程。但是在書籍設計之中,怎樣通過設計語言體現出文化意蘊,是相關研究者探究的重要課題。
在書籍設計其外在形態之時,傳統做法就是給書籍設計出一個封面就行了,事實上書籍的封面做的再華麗漂亮,但是里面的文字羅列尤為枯燥,一樣字形版式,都讓人失望。而真正書籍設計不應該緊緊重視封面,應該屬于信息再設計,圖書中其他各個部門應該包含了扉頁、序言、目錄以及封底等等,這些內容不能夠千篇一律一個格式,而應該依據書中內容進行整體設計。如今書籍設計因為有了計算機作為輔助設計工具,而且特種紙張與特種印刷工藝出現了,必然為書籍整體設計提供了極大創作空間。
一本圖書并非只有一個包含圖形、文字以及色彩的二維空間就能夠涵蓋,不但要設計圖書的內文版式,書籍外在形態智商還必須要把書籍當成三維空間,相當于一個六面體進行周密的設計。讀一本書和欣賞一幅畫存在極大差別,書籍要讀者去眼視心讀,要讀者去觸摸翻閱。知名書籍設計人士呂敬人對于書籍設計提出五感:聽覺、視覺、觸覺、嗅覺以及味覺,這幾覺就將文化意蘊的應用總結到位。比如應用紙張所具備觸感與視感,一種特種紙張就能夠讓書籍設計提高到多個檔次,更能夠體現出書籍中的文化意蘊。如今有一些書籍逐漸嘗試從味覺與嗅覺上入手,依據書中不同主題與內容,選擇和色彩相近的紙張,選用合適香味油墨進行印刷,讓讀者能夠從味覺、視覺以及嗅覺等各個方面體驗閱讀之快樂。如《天之搖籃》每一幅插圖中的核心都是人,從而展示出一種原生態、淳樸自然之新疆人,讓讀者在質樸中感受到那份濃濃的激情與向往。
現在采用電腦設計、優質紙張以及先進印刷工藝都能夠為書籍設計提供便捷。但是書籍設計中應用文化意蘊還是和其他的設計有區別,不能夠一味追求新奇感、設計感,必須要高度重視書籍特質。
如今許多書籍設計者都逐漸從書籍中內在意蘊中找尋設計切入點,高度重視書籍設計的理念、藝術品味、文化內涵以及人文關懷等方面。
(1)隱喻性。隱喻就是一種比較普遍與思想情感的表達方式,應用文化意蘊時就特別重要與多樣化。隱喻屬于文化一部分,是表達人類思想的一種方式,更是體現人類的文化積淀。書籍設計中采用隱喻手法就是體現內容的文化意蘊,并且從應用實況來看效果較好。設計之時大多是使用象征性的符號、圖形以及色彩等隱喻書籍中的人文信息,而且讀者也能夠通過象征性的表示符悟出書籍中難以言表之文化意蘊。設計者對書籍理解,對世界認識及思維特征等各個方面,均在隱喻中得到呈現,設計時只要構圖滿足幾基本均衡效果,不使用任何手法就能夠將文化意蘊展現于讀者眼前。如《家》,呂敬人的設計具有代表意義。他在理解內容基礎上產生情感基調,使用風雨剝蝕大門,而門前佇立著兩個主人公與長長背影,體現出了封建家族的勢力,而燈籠及朱紅與金色色調都體現出書籍主題與當時的時代氣息。
(2)本土性。書籍設計中本土性就是體現民族特色與傳統特色,在設計時溶入傳統文化,但是也并非是從傳統中尋找出一些紋樣或者圖形來裝置書籍設計,必須要保留與借鑒傳統文化與民族文化,吸取其思想與理念,合理溶入到現代書籍設計中,事實上民族文化內容也只能轉化成一種國際化語言之時,才能夠被讀者所理解與接受。
書籍設計中本土性,日本運用比較到位。如漢字,很多設計者都認為運用中文不如英文好設計,因此設計之時就使用拼音讓版面更為出彩,事實上采用中文設計因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必然比圖形對視覺沖擊的效果更好。日本對中國漢字文化研究較為透徹,有效保持與發揚了傳統的文化理念。
(3)格調。事實上,書籍屬于一種特殊商品,不但具有文化性還具備商業性,因此其設計必然具備典型雙重性,在書籍設計中怎樣去協調這個雙重性,把握設計格調就尤為重要。所謂格調就是綜合體現出不同作品之藝術特征,有幽默的、有熱烈的等等。因此不同內容書籍設計時就必須要體現不同格調,準確把握書籍格調是設計成功之基礎,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群體的審美情趣、理想以及精神都存在差異,自然書籍設計格調也隨之發生變化。事實上,書籍設計中一種重要形式就是簡潔、單純的設計風格,就如服裝設計中采用黑白搭配一樣,表面上看這種做法永遠沒有過時。可是讀者群體不斷變化、時代不斷變化以及潮流也隨之變化,因此,環境差異情況下對設計格調進行微調非常重要。
如今,讀者讀書也不會停留過多時間,大多將視覺停留幾秒或更少時間。因此,必須要在書籍設計中合理應用文化意蘊,讓讀者能夠在極短時間內感受書籍的內容,才能夠達到應用文化意蘊的真正目標。
參考文獻:
[1]陶麗.論文化內涵在現代書籍裝幀設計中的重要性[J].大家,2010(02).
[2]陳平.王亦慧.裝幀封面設計散論[J].絲綢之路,2011(16).
[3]熊躍珍.論現代書籍裝幀設計中文化內涵的重要性[J].中國包裝工業,2012(07).
[4]陳寧.論書籍裝幀中的傳統元素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