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25日,“華南揚子古大陸演化及其資源效應”計劃項目成果驗收會議在成都召開。
中國地質調查局科技外事部劉鳳山研究員,國內前寒武系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陸松年、潘桂棠、肖慶輝、李獻華、張世紅、王劍、肖文交、張傳林等研究員出席了會議。評審專家一致認為,湖北省地質調查院承擔的“馬槽園群研究”工作項目取得了重大進展,改寫了揚子北緣元古宙構造演化史。
該計劃項目的工作項目之一“揚子北緣馬槽園群沉積充填序列及其沉積大地構造研究”由湖北省地質調查院承擔。
通過野外沉積序列分析、鋯石U-Pb年代學與巖石地球化學研究,湖北省地質調查院“馬槽園群研究”證明揚子北緣原新元古代馬槽園群的地層時代為中元古代末期,與下伏中元古代神農架群中上部地層時代相當。并且發現原來認為兩者之間的角度不整合面實際上為沖刷—充填界面,馬槽園群實際上是發育在中元古代神農架群碳酸鹽巖臺地上的裂陷槽重力流沉積。因此,揚子北緣中—新元古代之間不存在過去命名的“神農運動”。這是前寒武系研究的一個重大進展,改寫了揚子北緣元古宙大地構造演化史,同時有利于完善中國地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