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3日,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在北京成功舉辦了“中國海洋工程中關鍵材料發展戰略研究”咨詢項目之腐蝕防護研討會。會議特別邀請了中國工程院周廉院士、吳有生院士、侯保榮院士、丁文江院士、蹇錫高院士以及來自國內海洋工程材料及防護領域的近36家研究機構、高校和企業單位的7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中科院金屬研究所韓恩厚研究員主持了會議。
周廉院士做了主題講話。他希望項目組討論的首要問題應該是有關海洋工程材料腐蝕、污損的共性機理問題、防護要求等。他說,海洋強國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關鍵,海洋強國的主要內容是將海洋工程所有的裝備做到一流水平:如艦船一流水平、石油鉆井平臺一流水平等等。一流水平的裝備需要有一流的材料,要擁有自己的新材料、先進材料發展設計路徑。所有海洋工程材料遇到的主要問題就是腐蝕、污損和防護問題,這是一個貫穿整個海洋工程及建設海洋強國的關鍵技術問題。
周廉院士特別強調的第二個需要關注的問題是希望研討成果能對海洋工程裝備中對于腐蝕、污損和防護整體設計有所貢獻,不能夠單搞某項。一套海洋裝備,它整體壽命幾年?幾年大修?什么時間能達到一流水平?針對這一系列問題,他建議成立一個專門研究機構和研究隊伍,就海洋工程裝備腐蝕、污損和防護整體設計、評估等展開基礎研究,真正對國家海洋工程發展做出貢獻。他提到我國南海某空間發射基地,沒等投入使用鋼材就腐蝕掉了,非??上?。項目組在2013年建立了海洋工程材料文獻數據庫,本次會議選取了其中25篇國外相關領域文獻,組織人員翻譯,由《中國材料進展》雜志社編輯出版了《海洋工程材料腐蝕防護譯文集》。從這些文獻可以看出,國外在該領域已經做得非常深入,對新的防護材料及方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們應該不斷吸收國外的先進經驗,對關鍵問題集中討論,這對促進我國海洋工程材料的發展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隨后,研討會進入了大會交流,侯保榮院士等15位報告人分別從腐蝕成本經濟性分析與防腐策略戰略研究;對高性能耐海洋腐蝕材料的幾點認識;海洋工程腐蝕國家重大基礎研究情況介紹;海洋鋼的腐蝕機理與抗腐蝕設計;船舶及海洋工程陰極保護技術發展現狀及展望;海洋關重件的腐蝕與防護策略;海底油氣管道發展現狀及防腐蝕技術需求探討;耐海洋環境腐蝕新一代鋼鐵材料發展現狀;海洋耐蝕鋼國內外進展與對策;海工混凝土的特性、腐蝕與防護;鈦合金在海洋環境中的腐蝕與防護;鈦在海洋中的生物附著及防護;從材料的設計和制備審視鋁/銅合金的腐蝕及防護;海洋環境下耐腐蝕復合材料技術等方面展開了交流,研討會氣氛熱烈,取得了預期的效果。會議同期還印制了《中國海洋工程材料腐蝕防護研討會論文集》,供與會代表參考及宣傳,以期擴大學術影響。
最后,周廉院士進行了總結發言,肯定了項目組腐蝕防護分組的工作,感謝所有報告人及各位院士、學者參加本次研討會。并就“中國海洋工程中關鍵材料發展戰略研究”咨詢項目后期的相關工作進行了通告。他認為我國海洋工程材料遠遠沒有形成體系,希望利用中國工程院的這個咨詢項目呼吁建立這個體系,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申請、國家重點項目投入、科技人才如何向海洋領域轉型、建立專業的海洋工程材料生產企業、制定一個20~30年的長遠發展規劃等等。希望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形成頂層設計,建立聯盟,創新研發機制,開展示范工程,用可靠的實驗數據,加速進入國家海洋重點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