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峰
(山東省平陰縣實驗學校)
現代基礎教育改革強調,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導向作用,以學習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對地理學習評價而言,任何單一的評價方式,都不可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發展水平和發展過程,因此應該發揮不同評價方法的優勢,綜合使用多種評價方法對學生的學業成績作出全面衡量。
在教學實踐中,我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對學生的地理學習加以評價,僅供各位老師參考。
評價量表法是定性評價的一種基本方法,在教學中我經常會用到它。下表為學生在自我評價時用到的表格。

把這些內容作為評價的內容,主要是出于以下的考慮:
學生是否利用老師創造的條件進行主動探索,主動地參與學習,對于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的發展,和個性的自主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對學生的創見,要充分鼓勵;學生的異疑,要尊重理解。
在學業競爭日趨激烈的狀況下,有些學生會產生自私、冷漠、厭學心理,變得不想合作也不愿合作,而學習的無助感或過分的保守,會加深學困生的學業失敗或優秀生的內心封閉。要扭轉這些現象惟有強化學生間相互交往與合作。所以,置于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之下的良好交往合作的狀態,也是觀察學生學習的重要指征。
學生的思維火花往往閃現在質疑、答問、討論或練習之中,而獨創性見解的表達或挑戰性問題的提出往往能推波助瀾,使地理課堂教學高潮迭起。所以要善于否定,善于質疑。
良好的學習情緒狀態,是產生學習緊張感、愉悅感的內在因素,也是推進學習進程的不竭動力。
其實,除了評價量表方式,我在教學中還通過操行評語、口頭評價等形式適時適度地對學生進行激勵性地定性評價。在教學中我經常用一些贊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如“雖然你說得不完全正確,但老師還是要感謝你的勇氣和膽量。”“你說的觀點很有創意,非??少F,老師想請你再響亮地說一遍?!薄斑@個地圖你再讀一遍,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和發現”,等等。讓學生看到自己在學習中取得的進步和成績,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定量評價主要指試卷測試和課堂小檢測。
運用紙筆測驗評價方法評價學生的地理學習狀況,試題的質量至為關鍵。因此在命題時,既要注重對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也要突出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和地域性的特點,題目類型可以多種多樣,如可以設計填圖、填充、選擇題等等來考察學生從具體情境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可以設計讀圖、閱讀分析類試題,考察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考查學生的探究和創新能力,等等。
運用這種評價方式,既能了解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水平,又能評價學生對地理概念、原理、規律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將地理知識遷移到具體情境中的能力,所以仍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評價方法。對于學生的學業成績進行定量評定時,可實行等級制,用以淡化分數。
筆者在假期里一般會布置一些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如在暑假里曾經布置過讓學生調查自己所以社區的汽車數量和廢舊電池處理方法,以此來關注自己生活的環境中環境污染狀況;在學生把作業交上來以后,我們再以展覽的形式對學生的作品加以展示。
對于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內容,主要開展自評、互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以促進富有個性的每一位學生全面發展和提高。自評是學生自己對地理學習過程的客觀性自我評價?;ピu包括學生間的相互評價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地理研究性學習的評價,采用操行評語的方式較為方便。
總之,地理學科對于學生評價,應實現多元化,不僅要以書面測試的形式考查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地理技能的形成情況(占總成績的60%),還要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上課發言、提出問題的態度、上課態度、課外閱讀情況、作業完成情況、地理小報設計情況、地理社會實踐活動的參與情況,填繪和判讀地圖的能力,自學情況和研究性學習參與情況,對一定地理現象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項目(占總成績的40%)也列入評價的內容之中,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學生自身的潛能,增強學生各項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