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長進,沐亞芳,金峰
泰興市人民醫院 信息科,江蘇 泰興 225400
LIS在我院管理中的應用
黃長進,沐亞芳,金峰
泰興市人民醫院 信息科,江蘇 泰興 225400
本文簡單介紹了我院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S)的基本功能,以及在使用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與解決辦法。詳細介紹了LIS在危急值管理中的應用,從危急值的出現、發布、對病人的處理、行政部門監督4個方面形成一個閉環管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LIS;標本采集時間;危急值;醫院信息系統
我院于2008年3月使用新的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主要應用有以下幾大模塊:常規檢驗系統、門診住院標本采集系統、微生物系統、輸血系統、質控系統、試劑管理系統以及自助取報告系統等。LIS從整個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IS)的需求出發,與HIS、體檢系統、移動護理、醫院感染管理系統做接口,實現了數據共享[1-2]。LIS自使用以來,采用條形碼管理,大大減輕了檢驗科室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統在使用中曾經遇到一些問題,如:門診采血冒名頂替,住院病人采血時標本采集時間有誤,檢驗科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的人情檢驗等。這里簡單介紹我醫院如何處理這些問題,以及對于危急值的處理方法。
我院現使用的LIS基本功能包括:① 申請單輸入:醫生在工作站開具電子申請單后審核,系統自動生成檢驗醫囑;② 檢驗標本采集:護士對醫囑執行,并在檢驗系統中打印出相應條碼,系統自動收取材料費與采血費;③檢驗結果數據的采集:支持雙工模式的儀器都進行了雙工聯機,大部分儀器都采用的樣本號雙工[3],主要因為手工粘貼條碼不規范,以及后期對已做過的標本的查找相對較慢;④ 檢驗結果審核及檢驗報告單的生成:檢驗科工作人員審核傳輸至LIS儀器的數據,確認無誤后發布報告,如果出現危急值,做出相應的處理[4];⑤ 檢驗費用的控制:進行權限控制,普通檢驗科工作人員只能通過條碼調取病人基本信息,且無法修改,若無收費項目,系統不允許出具檢驗報告;⑥ 質量控制:即質控系統,每天檢驗開始之前,檢驗科工作人員都要對儀器做一次質控,系統將結果與預先設定好的項目的靶值作對比,如失控,系統會自動給予提示,并給出多日質控曲線圖; ⑦ 試劑管理系統:完成試劑的入庫,出庫,全程采用條碼管理,月底可生成采購訂單供檢驗科主任參考;⑧ 各種統計報表:包括工作量統計、費用統計、項目分析、危急值統計、TAT(結果回報時間)分析等。
我院新的LIS已使用6年之久,個性化的功能也是一個亮點。以下介紹下LIS在檢驗危急值管理中的應用、門診報告自助領取及網上查詢、檢驗結果回報時間(TurnAround Time,TAT)的應用。
2.1 檢驗危急值管理
檢驗危急值,指檢驗出異常結果,而當這種異常結果出現時,表明患者可能正處于有生命危險的邊緣狀態,臨床醫生需要及時得到檢驗信息,迅速給予患者有效的干預措施或治療,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則就有可能出現嚴重后果,失去最佳搶救機會。從危急值的上下限設定、檢驗醫生對危急值的確認和處理、系統采用3種方式通知相關醫生、醫生根據檢查結果做出相應處理和醫教科監督員對醫生進行監督這幾個方面介紹我院危急值處理流程。
(1)危急值的出現。危急值上下限設定:常規項目只設置上限和下限即可,對于一些特殊項目,如白細胞、睪酮、孕酮等,根據調取HIS中的臨床診斷、病區、科室、年齡、性別等信息來確定參考值的上下限,以及危急值的上下限。比如孕酮測定,女同志黃體期參考值上限為27,下限為1.7,而男同志的上限為1.4,下限為0.2。當出現危急值時,系統會自動彈出報警窗口。
(2)危急值的發布。當發生危急值報警時,檢驗醫生會及時處理相應危急值,確認后審核發布。通知醫生的方式有3種:① 電話通知:檢驗醫生發現危急值后電話通知相關醫生,并在系統中登記;② 短信通知:檢驗醫生在審核發布后,系統會自動發送短信給送檢醫生,同時也發給醫教科監督員,并附上送檢醫生的姓名和電話號碼;③ 醫生站和護士站彈出報警窗口:檢驗科醫生審核發布后,系統會自動在相關工作站彈出提示框,醫生須輸入工號密碼確認后方可關閉。
(3)醫生對危機病人的處理。醫生在接受到危急值通知后,及時對病人進行處理,包括病歷體現和醫囑的開具。
(4)醫教科監督員會及時對相關醫生進行監督,形成一個閉環管理系統,為患者的治療搶救提供了依據。
2.2 門診報告自助領取以及網上查詢
門診病人報告的領取,我院全部通過自助機來完成。打印條碼時,自動打印1份回執單給病人,病人通過掃描回執單上的條碼或者刷就診卡即可打印報告,每份報告只能打印1次。
對于一些特殊項目的結果,必須憑本人病歷和交費發票方可至指定地點領取,如肝功能檢驗中谷丙轉氨酶結果>80,自助機打印出:請憑病歷以及發票至傳染科門診領取報告。
報告網上查詢:因我院內外網物理隔斷,為保證數據能傳至外網,我們在內外網服務器上,通過COM口,模擬儀器進行數據的發送和接受,接受時同樣對特殊數據進行了相應的處理。數據存入外網數據庫中時,對某些字段進行加密,如姓名、性別、發票號等基本信息。
2.3 TAT
為提高檢驗工作人員的效率,強化對標本的管理,我院使用了TAT報警功能。根據實際情況,在系統中預先設定各種類型的標本所做的檢驗項目,從檢驗科接收到發出報告所使用的時間,如超出,系統自動報警,報警界面無法關閉,必須輸入工號密碼確認。如肝功能檢查,系統設定從簽收到出報告時間不能超過2 h,否則報警。TAT的應用,提高了實驗室的檢測效率,規范了標本的管理,對遺漏、遺失標本未檢起到了很好的預警作用。
LIS在使用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問題,如:冒名頂替采血、住院病人標本采集時間不準確、檢驗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為熟人做免費檢驗等。針對應用中出現的問題,不斷摸索和改進。
(1)冒名頂替采血:冒名頂替,難以查證。尤其是一些特殊檢查,如乙肝6項等,易引起醫療糾紛。為此增加了拍照的功能,打印條碼的同時,系統自動對病人進行拍照,并永久性保存進數據庫,照片以IMAGE格式保存進數據表。這樣,即使出現糾紛,至少有據可查。
(2)住院病人標本采集時間不準確:護士經常在醫生開具申請單后,把條碼集中打印出來[5],因大部分檢驗都要求空腹,打印條碼時未進行采血。LIS的標本采集時間默認和條碼打印時間一致,這樣就造成電腦記錄的采集時間早于實際采集時間。后來改用移動掃描槍,對采血時間進行更新。護士采血時,把掃描槍帶到床頭,采血時,掃描試管條碼,記錄采血時間,所有的標本采集結束后,將掃描槍連接到護士站電腦上,集中對采集時間進行更新。現在醫院使用了移動護理系統,采血時用PDA[6],對著病人的腕帶和試管進行掃描,通過無線網絡自動更新采集時間。
(3)檢驗漏費控制:以前,檢驗科工作人員可以在病人沒有繳費的情況下,給病人出具檢驗報告,給醫院帶來一定的損失。后來通過權限控制,普通檢驗工作人員只能通過條碼調取病人基本信息,且無法修改,如無收費項目,系統屏蔽檢驗報告的審核和打印功能,有效地控制了漏費現象。
隨著檢驗分析技術的不斷進步,實驗室和臨床檢驗儀器從過去半自動化分析到全自動化分析儀器的逐步普及[7],工作模式也從過去單臺儀器的自動工作發展到目前流水線作業的全實驗室自動化,流水線作業也將是未來醫院實驗室的發展方向。
全實驗室自動化(Total Laboratory Automation,TLA)又稱全程自動化(Front to End Automation),是指將臨床實驗室相互有關或互不相關的自動化儀器串聯起來,構成流水線作業的組合,形成大規模全檢測過程的自動化。各子系統分析儀、前處理、軌道輸送信息和軟件的兼容整合為一個大的系統,對LIS提出了一個新的需求,進而提高實驗室的管理水平和實驗質量[8]。
隨著智慧醫療的不斷推進[9],各醫療機構檢驗結果的共享,為保證結果的準確、數據的安全,勢必要制定共同的規則,保證各家醫院的結果能真正的共享。
[1] 叢玉隆,李健.檢驗科計算機管理網絡的建立與應用體會[J].臨床檢驗雜志,2001,19(6):361-363.
[2] 李明,劉躍平,楊新民,等.LIS的建立與使用效果評估[J].中國醫療設備,2013,28(2):35-38.
[3] 牛愛軍,王開森,張瑋瑋.等.實驗室自動化系統的建立與應用[J].實用醫藥雜志,2010,(7):664-665.
[4] 冉繼華,路西春,蘇勤,等.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雙向聯機程序的開發[J].醫療衛生裝備,2003,(2):46.
[5] 石玉玲,李林海,徐德興,等.包含條形碼的全信息彩色標簽技術在檢驗科信息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5,28(6):652-653.
[6] 陸宏,付春華.PDA在提高臨床護理質量中的應用[J].現代護理,2008,14(3):374-375.
[7] 王永芹.基層醫院檢驗儀器的發展趨勢[J].醫療裝備,2011,(3): 26-27.
[8] 易利華,趙陽.醫院信息化的現狀和發展展望[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148-151.
[9] 關志峰,李梅竹,潘君.智慧醫療系統管理與應用[J].中國公共安全,2013,(21):140-142.
Application of LIS in Hospital Management
HUANG Chang-jin, MU Ya-fang, JIN Fe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aixing People’s Hospital, Taixing Jiangsu 225400, China
Based on the LIS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our hospital,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its basic functions, problems in use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Meanwhi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LIS in the critical value management. Through making the emergence of critical value, publication, patient diagnosis and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supervision a complete governing circle, we have achieved better results.
LIS; sample collection time; critical value;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R197.324
C
10.3969/j.issn.1674-1633.2014.10.030
1674-1633(2014)10-0091-02
2014-05-09
2014-06-04
作者郵箱:hcj2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