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預測
尿素市場何時才能走出低谷
今年尿素市場走勢極差,春節過后價格一路下跌,直到5月份還未止跌,一點都不像旺季的樣子,比許多時候的淡季還淡。目前山東地區主流出廠報價1410元/噸,實際供周邊復合肥廠以及外發的出廠價為1370-1390元/噸。兩河地區尿素廠家庫存壓力偏大,成交平淡,河北部分廠家地銷為主,出廠僅1370-1400元/噸;河南地區廠家地銷出廠約1400-1420元/噸,外發廣東等地出廠約1350元/噸。江蘇地區出廠報價1490-1530元/噸,但受外省貨源的沖擊,有些廠家實際成交價格回落30元/噸。四川地區處于備肥中后期,廠家地銷報價1490-1530元/噸,隨著備肥臨近尾聲,低端成交價大概有20-30元/噸的優惠。整體來看,許多地區的尿素價格都創出了近十年的新低,將2004年以來的價格漲幅全部抹平,回到了2003年以前的低價時代。
據業內人士分析,尿素市場走勢如此之差,主要有以下六方面原因:
一、整體經濟大環境不景氣。前不久,國家公布的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GDP增速同比增長7.4%,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增速低于預期,經濟增長仍不容樂觀。反映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走勢風向標的BDI指數從2277點回落至1002點,跌幅高達56%,創下近30年來同期最大跌幅。這意味著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均處于經濟增速下行的階段,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速仍在放緩,全球經濟的改善也比較有限。
5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4月份宏觀數據。4月CPI同比上漲1.8%,創18個月新低。4月PPI同比下降2.0%,連續26月為負值。4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0%,環比下降0.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3%,環比下降0.4%。1-4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0%,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2%。這些數據顯示,宏觀經濟仍處于恢復性增長之中,尚未走出低迷。
宏觀經濟不景氣,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難有大的機會。現在許多人都感嘆生意難做,價格下行,一買就被套。尿素行業作為進入門檻高、建設周期長、受國家宏觀政策影響較大的行業,價格企穩回升還有待時日。
二、煤價下跌。我國70%左右的尿素都是以煤為原料,受煤價影響極大。2004年以后,尿素價格一路上漲,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煤價不斷上漲所推動。自去年以來,尿素價格大幅走低,煤價大幅下跌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機構分析認為,今年的煤炭市場價格下跌比預期來得早、來得急、跌得快、跌得深,原來認為要到二季度后市場才會出現較大下跌,結果在一季度就開始大幅走低。以煤炭大省山西為例,一季度山西噸煤綜合售價401.14元,同比下跌117.64元,下降22.68%;煤炭銷售收入946.61億元,同比減少201.62億元,下降21.3%;實現利潤8.04億元,同比減少52.13億元,下降86.64%;實現稅費228.75億元,同比減少40.23億元,下降14.96%;噸煤平均利潤5.72元,同比減少13.25元,下降69.92%。
煤價下跌,除了經濟形勢不佳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進口量在增加,對國內煤炭市場形成強大沖擊。前幾年我國煤炭進口量大幅增加,今年繼續呈現增加態勢,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 2014年1-4月,我國進口煤炭1.1億噸,同比增加2.3%。
由于煤價下跌,不少煤礦特別是中小煤礦虧損嚴重,我國煤炭產量在經過多年的大幅增長后,今年一季度出現了負增長。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數據,今年一季度全國煤炭產量8.5億噸,同比下降0.1%。一季度全國煤炭消費量約9.4億噸,同比增長0.9%。
三、尿素產量還在繼續增加。今年尿素價格大幅下跌,特別是尿素價格在跌破1500元/噸以后,原本市場許多人都期待能有比較多的企業停產或減產,減輕市場供給壓力。因為1500元/噸是尿素行業的一道坎,價格跌至1500元/噸后,不論是小型生產企業,還是規模大、技術先進、成本控制相對較好的企業,都已經虧損或不賺錢。但結果卻是,只有小廠家停產較多,整體開工率并沒有明顯的下降,尿素產量還在繼續增加,讓經銷商信心大受打擊。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我國共生產尿素1773萬噸,同比增長3.82%。
據分析,尿素產量繼續增加,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近些年在新疆、內蒙古等煤炭資源豐富地區新建了一批大型尿素廠家,目前陸續建成投產,這些新建企業成本低,裝置規模大,成為尿素產量增加的主要力量。二是經過多年的市場整合后,目前剩下的尿素廠家大多都是有“來頭”的,有些是大型煤炭企業的下屬企業,有些則成為大型企業集團下面的企業,由于“靠山”硬,要讓這些尿素企業停產不容易,虧損都由上面的集團公司承擔,那些煤企下面的尿素廠家就更不怕了,煤可以先用后結算或者賒銷。三是硬撐,由于擔心一旦企業停產,銀行就會追債,政府部門找麻煩,社會信譽受損,所以不管盈虧,只要有一口氣就要堅持生產。
綜合來看,產能過剩,供大于求,國內市場飽和將嚴重制約尿素行業的發展。2013年,國內尿素總產能為8070萬噸/年,而市場需求僅為6500萬噸,產能過剩1500萬噸,而且還在繼續增加,國內市場需求卻不會有太大增長。產品同質化惡性競爭,導致化肥價格低迷,經濟效益大幅下降。按照市場規律,在產能過剩的前提下,產品價格將會維持在較低水平,尿素價格實現較大幅度和較快速度的增長難度較大。加上國內具備成本優勢的新疆、內蒙企業更是率先發起價格戰,以低價沖擊市場,進一步加劇了國內尿素價格的下滑趨勢。
四、國際尿素價格走低。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的尿素出口國之一,國內尿素價格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今年年初時,國際尿素價格還能堅挺在310美元/噸以上,高的超過了350美元/噸,但隨后國際尿素價格震蕩走低,到5月份時,低的跌至290美元/噸以下,320美元/噸以上的價格寥寥無己,較年初下跌20—50美元/噸不等。
一季度我國共出口195.88萬噸尿素,同比大幅增長140.1%,出口量創出近年來同期出口新高。但出口量的增加并沒有帶來價格的上漲,由于國際市場價格走低,我國尿素出口價格也呈現較大幅度下跌。一季度我國尿素平均出口單價為313.13美元/噸,比去年同期的367.17美元/噸下降了14.72%。
五、國際糧價低位運行,我國糧食進口量大增,相當于變相進口化肥。014年1-4月份,我國共進口糧食3294.9萬噸,同比增加44.8%。其中,大豆進口2184.8萬噸,同比增加41.2%;大豆進口均價2990.9元/噸,同比下降9.7%。大豆外的其他糧食進口量同比增加52.4%,進口均價同比下降11.6%。
六、市場心態惡化。不論是大型流通商還是基層經銷商,今年儲備的尿素大都出現虧損,對市場心態打擊很大,經銷商普遍都不敢庫存,都在做短線,隨需隨購。從道理上來說,經銷商本身應該是蓄水池,在生產廠家庫存大時經銷商來接貨,結果現在經銷商不僅不接貨,反而還急于出貨,想辦法把自己倉庫中的庫存銷出去,和廠家來爭市場,而市場本身就供大于求,這樣的局面只會讓市場越來越亂、價格越來越低。
目前尿素市場深陷低谷,后期能否出現好轉,關鍵看以下三點:
一、煤價止跌反彈。煤價與尿素價格關系密切,煤價沒有止跌反彈,尿素價格也難以真正止跌反彈。
今年以來,煤炭下游行業低迷不振,引發煤價一路下跌。在這種情況下,今年一季度國內虧損煤企的數量增多,大型煤企虧損面擴大至44.4%,中小煤礦企業則更不好過,紛紛停產。
從內蒙古自治區來看,由于中小煤企眾多,受價格過低、成本高企的影響,在目前價格倒掛的情況下,中小煤礦大面積停產,一些大型煤炭集團也有波及。受此影響,一季度內蒙古煤炭產量22302萬噸,同比減少1823萬噸,同比下降7.6%,中小規模的地方煤礦產量同比減少近八成,更小的鄉鎮煤礦產量同比降幅超過八成。
山西中小煤礦也在經歷大面積的減產停產,大同地區國有煤礦仍在正常生產,部分地方民營煤礦由于銷售不暢,有不同程度減產。朔州地區煤企虧損面大,減產停產較多。據統計,一季度山西省煤炭產量21941萬噸,同比增長0.13%,增速明顯減緩。
陜西大多中小煤礦目前也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重點產煤地區榆林中小煤礦停工率超過80%,甚至高達90%。受此影響,一季度陜西生產煤炭9310.88萬噸,同比增加226.86萬噸,增長2.5%,增速明顯減緩,其中,地方煤礦產量降幅為3.35%。
河南省的煤炭產量被幾家大型國有企業控制著,主動減產力度不大,但受制于省內煤礦安全問題和周邊省區煤炭沖擊,全省煤炭產量明顯下降。一季度全省共生產煤炭3428.01萬噸,同比減少336.12萬噸,其中地方煤礦產量同比下降56.7%。
國內煤炭行業不景氣,國際市場也好不到哪里去。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煤炭價格持續下跌,直逼礦企的邊際成本線。有分析認為,全球煤礦企業或再掀關停潮。
從成本因素分析,目前的煤炭價格的確已是相當低的價格,存在企穩反彈的要求。從最具代表性的環渤海地區動力煤價格指數看,自今年4月初港口動力煤價格指數首次止跌以來,5月份漲幅有所擴大,5月7日公布的環渤海地區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34元/噸,出現了難得的環比上漲,漲幅為2元/噸,此前僅有兩次上漲1元/噸,其余全部為平穩。
但現在市場也有其它看法,認為動力煤價的回升難掩后市悲觀預期,煤炭價格的走勢將對尿素市場產生明顯影響。
二、出口形勢好轉。由于我國尿素產能過大,遠大于國內需求量,國內市場是沒多大指望了,主要依靠出口才能帶動市場的好轉。由于今年旺季關稅大幅下調,所以即使在旺季,尿素出口量也較大,進入7月低關稅期后,出口量有望進一步增加。總體來看,下半年的尿素出口,在出口量方面不會有太大問題,現在最關鍵的是出口價格能否上得去。淡季比旺季少15%的關稅,相當于以同樣的價格出口,在淡季時出口比在旺季時出口要少交200元/噸左右的關稅,也就是說相當于出廠價能提高200元/噸左右,從這點看,7月份后國內尿素價格有望得到拉升。但現在也有市場人士認為,進入低關稅期后,我國尿素出口價將進一步下行,下到250美元/噸左右,相當于把國家給的淡季關稅好處讓給國外買家。應該說這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據出口專業人士分析,從國際尿素生產成本及廠家盈利的角度而言,國際尿素價格是難以跌破280美元/噸的,屆時如果中國尿素要把國際價格下拉至250美元/噸的水平,將會出現兩個結果,或者是中國把大部分市場都占了,或者國際上有些廠家因承受不了如此低的價格而停產。如果7月份后不僅尿素出口量大,而且國際尿素價格能保持在300美元/噸左右,將對國內市場產生比較明顯的拉動作用。
從目前情況看,國際尿素市場是利弊互現。有利的情況表現在,由于尿素價格過低,烏克蘭OPZ尿素廠停產。據外電報道,烏克蘭OPZ公司在尤日內的尿素廠自4月28日起停產,原因是尿素市場低迷,而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該公司4月初以來只開了一條尿素生產線,產量下滑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尤日內尿素價格走穩,近兩周離岸價維持在300美元/噸。預計該尿素廠至少停產到5月底,大顆粒尿素供應量將減少7萬噸。說明尿素價格過低,不僅讓中國尿素廠家難受,國際上有些廠家也難以支撐了,如果價格繼續走低,預計國際上停產的企業會更多。
不利的一面表現在目前國際需求不旺。最新統計顯示,泰國3月尿素進口約16.1萬噸,這是今年以來第三次進口減量。1-3月累計進口44.4萬噸,較去年同期52.1萬噸減少15%。目前看,泰國大米銷售困難已開始影響尿素進口。因農民需求減弱,商家新單成交沒有積極性。有進口商預計尿素市場需求或將縮水20%-25%,相當于減少50萬噸尿素。另外,尿素進口大國印度因庫存高,近期采購可能性不大。據統計,2014年4月,印度的尿素進口總量同比上漲了16%,達158萬噸,但同時庫存總量也同比大幅上漲,截至4月底,印度尿素庫存總量為67.5萬噸。目前來看,5月底之前印度進行尿素標購的可能不大。
三、較多尿素廠家停減產。目前尿素廠家都在硬撐著,即使虧損也要生產,但如果尿素行情持續低迷,能夠撐下去的企業就會越來越少,停減產企業會越來越多。當尿素開工率降至60%左右時,尿素市場的供需矛盾就會大幅緩解,如果降至50%以下,市場甚至還會出現供不應求、貨源偏緊的現象,所以開工率的高低將成為影響今后尿素市場的一個關鍵因素。
尿素后市還有一個很值得關注的事項就是天然氣價格上調的問題,據媒體報道,近期,相關氣頭尿素企業表示,部分單位已經接到通知,天然氣或于今年6月份至7月份漲價,漲價幅度約為0.2元/立方米。尿素企業天然氣漲價0.2元/立方米,將會使成本上漲超過100元/噸。
由于天然氣價格上漲,部分氣頭尿素企業已出現較大虧損。川化股份年報顯示,公司去年營業收入為18.1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4.57%,凈利潤虧損6.33億元,同比下降5633%。
對此,川化股份表示,天然氣價格的持續上漲和國內化肥行業產能過剩,給公司的生產經營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另一家氣頭尿素企業瀘天化2013年虧損2.98億元,同比大降1977%。瀘天化在年報中稱,報告期內化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產品價格大幅下降及生產原材料剛性上漲等因素所造成的影響過于巨大,公司無法避免虧損。
如果天然氣價格繼續上調0.2元/立方米,那對氣頭尿素企業而言無疑于雪上加霜,面對如此低的尿素價格,有些企業還能否開得下去還要打個問號。
不少人寄希望于趁著現在的行情低迷,將一些尿素落后產能淘汰掉,如果真是這樣,對尿素行業而言,將是個莫大的好事,但這條路也許會比較漫長。有專業人士分析說:“目前有資源、技術優勢的大型企業還會繼續生產,也不會被淘汰,但30萬噸以下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經過近兩年的市場搏殺,已經有部分企業喪失了競爭能力,連續幾年的虧損后,這些小企業已經選擇了長期停產或退出市場,但這僅僅只是開始,淘汰落后產能的路還很長。”
(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