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回巢”編織綠色夢
陽春三月的塘背,山清水秀,果木蔥蘢。在江西省興國縣水保生態園的梨樹下,熟練的工人手持鐵鍬在竹節溝內培土施肥,好一幅人勤春來早的美麗江南畫卷!
“這一片有800棵梨樹,眼下這個季節,不僅要施肥,還要噴藥治蟲,之后梨樹才會掛果。”果林的女主人萬秀娟指著滿眼的梨花說。作為園里的生態示范戶,萬秀娟的愛人十幾年前辭掉豐城礦山機關的工作,來到自己的家鄉都田村承包了11 hm2山地。如今,山地種植贛南臍橙1 600株、梨樹800株、南豐蜜橘300株、板栗70余棵,還種植了大紅花油茶。5口魚塘撒了魚苗,養殖區里還養有豬、雞等,“豬、沼、果、魚”立體生態循環養殖做得風生水起。
萬秀娟是個生意人,在城里經營著日化批發生意,生意一直不錯。2013年,當得知塘背打造集“水保、生態、文化、產業”于一體的升級版生態觀光體驗型小流域,將昔日的“紅色沙漠”變身為如今的“江南綠洲”,并成為全國聞名的生態綠色名片時,精明能干的萬秀娟從城里趕回都田村,幫助丈夫一起打理這片土地。“我家里簽了50年的承包合同,還有的簽了70年呢!”萬秀娟告訴筆者。
在興國,還有許許多多像萬秀娟一樣的村民,他們都正在編織著屬于自己的綠色致富夢。
汪春燕(江西省興國縣水土保持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