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要聞
今年全國秋糧生產形勢良好:一是面積穩中有增,據農業部農情調度,預計今年全國秋糧面積增加600多萬畝。二是長勢普遍較好。今年春播期間氣象條件較好,土壤墑情好,加之今年關鍵技術落實到位,播種質量高,出苗整齊。春播以后,全國大部地區光溫水匹配較好,多數地區秋糧長勢好于上年,特別是玉米、馬鈴薯、大豆等旱地作物長勢普遍較好。
但入夏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降水偏多,易于發生病蟲危害。據全國農作物病蟲測報網監測,近期南方稻區稻飛虱、稻縱卷葉螟遷入峰次、遷入量明顯多于上年同期,稻瘟病在東北、西南、江南等地呈流行發生趨勢,粘蟲雌蛾比例顯著高于常年,馬鈴薯晚疫病流行風險高。同時,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目前華北南部干旱已有露頭,雖然尚不嚴重,但到盛夏和秋季很有可能發生干旱。未來兩個月,要高度關注氣象災害,南方可能出現低溫陰雨,北方可能出現秋旱,東北初霜凍時間可能提前。同時,要高度關注水稻“兩遷”害蟲、稻瘟病、玉米螟、粘蟲等遷飛性、流行性重大病蟲害。
對此,農業部已組織開展“奪取秋糧豐收行動”,力爭最大限度地把秋糧生產的良好勢頭變為再奪豐收的現實。“秋糧豐收行動”將以努力減災保產、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損失為目標,以促生長、促早熟、防干旱洪澇、防高溫熱害、防低溫冷害、防病蟲害“兩促四防”為技術路徑,突出重點地區、主要作物、關鍵環節,抓好防災減災措施的落實,贏得秋糧豐收的主動權。
2014年上半年,中央財政采取有效措施,強化預算執行管理,加快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撥付進度。截至6月中旬,已累計撥付中央財政農業綜合開發補助資金336.50億元,占年初預算的98.70%,主要用于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節水高效的高標準農田,支持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發展優勢特色農產品種植、養殖、加工和流通項目,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農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