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峰,劉 杰
(1.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 水土保持局,寧夏 銀川750001; 2.中共固原市委黨校,寧夏 固原 756000)
固原市位于寧夏南部,下轄原州區和西吉、隆德、涇源、彭陽四縣,市域總面積10 541.4 km2,總人口150.14萬人,是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六盤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也是寧夏乃至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水土保持局創新性貫徹落實水利部有關開展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的要求,瞄準“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拓展宣傳平臺,攜手中共固原市委黨校、固原市水務局,開展了“水土保持國策宣傳進黨校”活動。按照自治區水土保持局“一年試點,二年推進,三年總結經驗,建立五年長效機制,進而在全區各黨校推廣”的要求,固原市委黨校認真負責、扎實推進,通過進課堂、送課下基層、小分隊宣講、有獎征文、撰寫調研文章和組織觀摩等方式,多形式、多層次、多角度宣傳新水土保持法。近4年來,邀請區內有關專家學者作專題報告3場次,校內教師授課、宣講47場次,培訓對象涉及市直部門、縣區鄉鎮、村組干部共計4 000余名,在區內外刊物發表論文、調研報告38篇,有1項課題入選2014年寧夏黨校科研課題,編印《六盤山論壇》水土保持法宣傳教育專刊2期,建立水土保持觀摩基地2處,其中彭陽縣草廟鄉曹川水土保持治理項目區被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確定為首批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在實踐中總結出了“一進五抓三注重”的新水保法宣傳教育模式,力求把“成功做法經驗化,零星探索系統化”。
“一進”就是“水土保持國策宣傳進黨校”。利用黨校的平臺,以黨政領導干部為主要對象,以新水保法宣傳教育為重點,結合固原市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目標和市委市政府干部教育培訓實際,深化水保法的宣傳教育,提升領導干部、黨政機關和全社會的水保意識和法制觀念。
“五抓”就是抓領導、抓機制、抓班次、抓載體、抓調研。
(1)抓領導。一是建立健全活動領導小組。建立了由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自治區水土保持局局長、市水務局局長任正副組長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宣傳組、教學課題組和保障組,各司其職,并抽調學校骨干力量,區縣聯動開展工作。二是把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作為主要對象,培養和提高領導干部水土保持法律意識。通過抓領導來實現領導抓,讓他們更多地關注和支持水土保持工作。
(2)抓機制。自治區水土保持局與市委黨校、各縣區水保站在實踐中建立了信息上報機制、聯席會議機制、座談會機制、下基層調研觀摩機制、課題申報審批機制、縣區水土保持項目與宣傳工作掛鉤機制、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和經費保障機制等。
(3)抓班次。把新水保法列入主體班、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培訓班、村干部培訓班和各類專題班教學計劃,推進水保法宣傳進課堂。注重靈活性,見班搭車,凡是在黨校舉辦的社會班次,盡可能安排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專題,爭取班次和課程的全覆蓋。此外,還通過縣區組織部門,聯合縣區水保站、縣區黨校舉辦專門培訓班;結合“1411”格局和重點水保工程選點布局,深入重點鄉鎮、農村和工地,開展小分隊宣講。
(4)抓載體。把《六盤山論壇》《固原日報》和固原有線電視臺等作為主要宣傳陣地,通過發表領導講話、論文、調研報告,發布電視字幕廣告,報道有關活動,創辦宣傳專刊,開展知識競賽和問卷調查等形式,形成宣傳合力。利用市委政研室《調查與研究》(發至廳級領導干部、市直部門和縣區四大機關一把手)發表調研報告,更好地發揮黨校思想庫作用;撰寫宣傳信息,印制宣傳手冊,制作宣傳展板,建立現場觀摩基地,深化宣傳效果,全方位開展宣傳,努力營造濃厚氛圍。
(5)抓調研。固原市委黨校通過調研了解水土保持工作中的成績與問題,增強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形成有價值的調研報告或科研成果,發表或呈遞市委市政府、市直部門和各縣區主要領導,為各縣區水土保持取得的成就鼓與呼,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參考。自治區水土保持局通過確定和審批調研課題,及時掌握固原市水土保持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使科研與教學、科研與宣傳緊密結合,相互促進。
“三注重”即注重實效、注重創新、注重共贏。
(1)注重實效。水土保持國策宣傳任重而道遠,不能搞形式、一陣風、走過場,必須要像搞項目一樣搞好水保法的宣傳工作。這就要求水土保持宣傳工作要在提高領導干部及黨政機關水土保持生態文明意識和憂患意識上見成效,要在提高執法能力和監管水平上見成效,要在增強社會公眾水土保持法律意識和優化執法環境上見成效,要在提高全民全社會水土保持責任意識和關心支持水土保持上見成效。
(2)注重創新。“水土保持國策宣傳進黨校”活動本身就是創新的結果。創新的思路引領創新的實踐,這就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創新觀念,創新體制機制,創新方式方法,用強烈的問題意識去思考和破解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一系列問題,形成符合固原實際、具有黨校特色的宣傳教育模式,開創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新局面,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法制化水平,推動水土保持科學發展。
(3)注重共贏。“水土保持國策宣傳進黨校”活動,是自治區水土保持局與固原市委黨校攜手合作的重要嘗試。從水保部門來講是拓展新水保法宣傳方式和平臺的創新,而從黨校角度來講,則是加強和改進辦學方式,更加貼近生態文明建設實際,向實踐學習,向廣大水保工作者學習,促進教學和科研水平與能力的提高,促進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并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依據,發揮思想庫作用的良機。
“水土保持國策宣傳進黨校”活動在固原的成功經驗,得到了水利部和寧夏水利廳的充分肯定。2014年7月寧夏水利廳印發的《深化全區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行動實施方案》中提出總結固原市委黨校開展水土保持宣傳教育的經驗做法,并在吳忠市委黨校逐步推廣。9月19日,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劉震司長一行專程到固原市委黨校調研,就水土保持國策宣傳進黨校情況進行座談,對固原市委黨校開展的水土保持宣傳教育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固原市委黨校總結的‘一進五抓三注重’的宣傳教育模式,值得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帶動各水土保持重點地(市)、重點縣全面實現水土保持國策宣傳進黨校。”相信固原的探索與經驗,對于全國其他地市黨校開展此類活動具有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