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鵬程
(涇川縣水土保持工作局,甘肅 涇川 744300)
涇川縣地處甘肅省東部,轄14個鄉(鎮),1個經濟開發區,215個行政村,1 466個村民小組??側丝?4.7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1.67萬人。全縣土地總面積1 409.3 km2,水土流失面積1 389.6 km2,占土地總面積的98.6%。屬典型的黃土高塬溝壑區,是黃河中游地區水土保持重點縣之一。
水土保持法頒布實施以來,涇川縣不斷完善水保監督執法體系,特別是新水土保持法頒布實施后,全縣水保監督執法以提升執法能力為目的,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這一時代命題,逐步加大依法行政力度,積極貫徹落實“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科學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針,助推生態文明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的頒布實施,促使涇川縣的水土保持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軌道,縣級成立了水土保持監督機構,縣、鄉、村配備專、兼職監察員317名,制定了《涇川縣水土保持預防監督管理實施辦法》《涇川縣水土流失防治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完成了全縣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兩區”、崩塌滑坡危險區、泥石流易發區的劃分,落實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審批制度,水保監督工作實現了執法任務明確化、隊伍建設正規化、執法裝備現代化、法規制度系列化、宣傳培訓經?;⒎桨笇徟贫然少M征收合理化、恢復治理標準化和案件查處程序化。
堅持每年開展“水土保持法宣傳周”活動,組織人員進企業、進學校、下鄉鎮,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工具,結合典型案例開展全方位宣傳;及時加強業務培訓,4名專職監察員先后參加了國家、省、市組織的專業培訓;19名兼職監察員參加了全縣行政執法綜合法律知識培訓,并取得相應資格證。嚴格落實《水土保持行政執法評議考核辦法》《水土保持行政執法錯案追究制度》《水土保持行政執法檔案管理制度》和《水土保持監督人員行為規范》等制度、辦法,為開展好全縣水保監督執法工作奠定了基礎。
根據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五條“在山區、丘陵區、風沙區以及水土保持規劃確定的容易發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區域開辦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產建設項目,生產建設單位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的規定,近年來重點落實了西(安)平(涼)鐵路工程、銀(川)武(漢)高速、西氣東送二線工程、涇(川)滲(水坡)二級公路工程、涇川至乾縣750 kV輸變電工程、鄂爾多斯盆地南部紅河油田原油產能開發建設等項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和審批,全縣水土保持方案申報率、實施率、審批率均達到97%以上;嚴格落實“三同時”制度,對人為造成水土流失的單位依法征收“兩費”,督促工礦企業和開發建設項目落實生態恢復治理措施,促進了全縣生態建設。
隨著新水保法的頒布實施,我縣適時調整水保監督執法工作的重點,對西(安)平(涼)鐵路工程、銀(川)武(漢)高速、西氣東送二線工程、鄂爾多斯盆地南部紅河油田原油產能開發建設項目等一批大型開發建設項目開展了專項行政聯合監督檢查,查處破壞水土保持設施案件58件,結案54件,結案率93%。
堅持開發與管護結合,開發建設與生態恢復治理并舉??h上每年將開發建設項目水保生態恢復計劃列入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總體規劃,并納入全縣“五位一體”目標責任考核之列,積極推行“三同時”制度。自2001年以來,共實施生態恢復治理工程近1 000 hm2,95%以上的破壞面被整修成了水平梯田或實施了造林工程,有效控制了人為水土流失的發生。
雖然目前涇川縣的依法行政體系日趨完善,但全縣的水保監督執法工作在推進過程中仍存在不規范的現象,與依法行政“事實認證清楚、取證準確、裁量公正、程序合法、文書規范”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導致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在某些環節上威懾力不夠。
聯合執法不夠,加之專職執法人員偏少、現有執法人員整體素質偏低,如有的兼職水土保持行政執法人員不具備獨立辦案、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導致個別案件不能徹底查處,水保監督執法過程中出現盲點,人為水土流失現象屢禁不止。
當前,涇川水土保持監督執法的對象主要是開發建設項目。據調查,境內大部分開發建設項目編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是獲得立項文件,而不是認認真真地防治建設中的水土流失,所以因開發建設而造成的水土流失還比較嚴重,且多以交了費就算治理了,存在重收費輕管理的現象。
充分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法制意識、國策意識和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是開展水保監督執法工作的關鍵。今后一定時期內要把宣傳重點放在開發建設單位、工礦企業層面,要從推進依法治國、維護社會主義法律尊嚴的高度提高思想認識,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建立水土保持宣傳長效機制,更要將水土保持國策宣傳同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和中國夢有機結合,努力營造水保監督執法良好的工作環境。
隊伍建設是搞好水保監督執法工作的保障,要正視開發建設項目逐年增多、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工作涉及的社會領域越來越寬、水保方案審批量越來越大的現實,緊緊抓住水土保持執法能力建設這一機遇,從組織、人力、財力等方面統籌協調,建設一支強有力、素質高的專業執法隊伍,強化對人為水土流失的監管,保證水保監督執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充分認識現階段和今后涇川水保監督執法工作的重點,嚴格執法。要繼續將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工作納入全縣行政執法之列,開展聯合執法、專項執法等行動,嚴肅查處和糾正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嚴把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關,嚴把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施工監督管理關,嚴把水土保持設施竣工驗收關,確保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的充分落實,杜絕“邊治理、邊破壞,一方治理、多方破壞”的現象,堅決遏制人為水土流失。
要按照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適量控制開發強度,嚴格控制開發建設活動,以落實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為著力點,努力推廣生態保護與經濟開發相結合、用地與養地相結合的開發建設模式,實現“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