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執行 王鳳娟 插畫肖振鐸
住房公積金“擴面”之爭
策劃執行 王鳳娟 插畫肖振鐸
2013年12月,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工作會議中提出要擴大公積金繳存范圍。但是,隨著又一次被列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一年度的工作任務的重點,《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修訂的草案稿在2014年再次“爽約”。這已經是住房公積金修法連續兩年推遲,由此,可以看出住房公積金的修法工作仍步履維艱和住房公積金擴大繳納范圍的爭議。
住建部內部統計顯示,住房公積金繳存覆蓋主要集中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很大比例的民營企業職工未有住房公積金覆蓋。因“所有制”身份不同而導致的住房公積金“保障差距”,正在形成一種新的因“所有制”而造就的“不公平”。作為法治的基本精神和根本原則,公平與效率也應當成為此次修法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住房公積金的積極功能。
對于住房公積金“擴面”的思路,不同地方政府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國有經濟成分較高的企業,對于“擴面”沒有太大的抵觸,而中小型民營企業比較擔心通過立法強制擴面之后,可能會加大企業勞動保障負擔。
盡管現行的住房公積金制度存在著諸多新問題,在各種利益的糾葛下,修法方案遲遲無法出臺,但是應該以廣大民眾的利益和公平效率兼顧為基本出發點,與整個社會保障體系結合起來,才能解決住房公積金不公平的問題,在住房公積金的修法方面邁出實質性的步伐。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自1995年頒布以來,從無到有,歸集面不斷擴大,成為我國住房保障制度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多年來,住房公積金購房貸款已成為住房公積金繳存人的首選。
為了惠及更多民眾,盡早實現“居者有其屋”的目標,相關部門也在不斷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由于公積金的繳存直接與公積金繳存者買房后使用掛鉤,因而,繳存者越多,公積金資金越寬裕,反之則會越緊張。因此強化公積金繳存工作,擴大公積金歸集面,成為公積金工作的重中之重。
住房公積金的繳納在不同行業、企業之間差異較大,非公有制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繳存比例普遍偏低。目前,多地政府已頻頻出招,將聘用人員、勞務派遣人員、長期臨時工納入住房公積金制度。此舉,不但能減少各地區間的人員流動,也為企業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增強企業凝聚力、構建和諧企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從制度層面來看,目前我國的公積金制度還不夠完善,要想達到制度公平還需要作出適時、適當的調整。同時,要強化監督和管理機制,建立起規范的會計、審計、信息披露和社會監督機制,削弱公積金制度的不公平因素。“低門檻進入,逐步到位”,在發展中不斷完善制度細節,讓更多人早日圓“住房夢”。
|支持方|
市政府成立了市住房公積金擴面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市住房公積金擴面工作的組織、協調、督查和領導。單位、企業為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不僅有利于其塑造依法履行義務、自覺維護職工權益的良好社會形象,也有利于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福建省莆田市住房公積金中心主任 郭上京
為實現制度層面的優化,體現公平性,制度調整應更關注低收入群體,即公積金在一定程度上應照顧到低收入者的貸款需求,不應單純按照繳納額考慮貸款額。
——中原地產研究總監 張大偉
|反對方|
盡管現行的住房公積金制度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可是住房公積金在幫助許多人實現住房夢的同時,卻由于制度上的先天不足,很快就陷入了一系列的困境之中,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掉進了“濟富不濟貧”的怪圈之中,缺失了應有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 李長安
雖然企業為職工繳納住房公積金理論上會對職工有利,但是金額太小,對于買房的高額費用如杯水車薪,而且每月職工也要從工資中扣除一部分,眼睜睜看著錢貶值卻又取不出來,還不如實實在在漲工資、控制房價。
——某民營企業普通職工 李茜
公積金“擴面”是大勢所趨,但在“擴面”過程中會遇到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私企管理層的抵制,繳納比例的上揚必然會成為企業發展的累贅。盡管國家層面多次召開會議并示范信號,但住房公積金繳存工作并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來自企業、普通民眾、事業單位等多方的壓力阻礙了改革措施的有效推動。
住房公積金“先天不足、后天發育不良”,覆蓋人群、繳納比例與企業屬性、工作屬性、管理者意愿等密切相關。經濟體制和城鄉二元結構的存在,使住房公積金繳納和管理工作更多地體現“非經濟因素”,而保障居民生活水平、改善住房市場消費結構等功效卻很難顯現出來。“擴面”并非單純的住房公積金問題,其背后存在著各項制度的制約。
物價上漲、生產成本攀升、企業盈利能力低下、信貸政策收縮、經商環境惡化等因素長期存在。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私營企業的生存能力本就羸弱,加之國企央企壟斷地位日益攀升,將住房公積金“擴面”矛頭指向這些企業恐難有說服力。住房公積金問題本就是國家層面宏觀調控的一個工具,與社保、醫保一樣應當由政府承擔主要責任,民營企業經營狀況若不大幅度改善,讓其增加住房公積金上繳比例無異于火中取栗。
責編:王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