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檢院1 0項科研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2014年4月28日至30日,由中國特檢院承擔的“危險介質管道沖蝕部位預測方法研究”等5項質檢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及“在役工業管道剩余壽命計算方法研究”等5項國家質檢總局計劃類項目順利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專家組驗收。重點項目簡介如下:
★“起重機低速重載回轉機構狀態監測關鍵技術研究”,該項目研制了6通道起重機低速回轉機構聲發射檢測專用儀器,實現了精確的整圈信號特征對比分析。在此基礎上,通過信號累計能量分布特征分析、波形信號頻譜分析等方法,實現了回轉機構故障狀態判斷和故障部件識別。同時,建立了起重機回轉機構的缺陷定位方法。為我國起重機低速重載回轉機構的
★狀態監測和安全運行保障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大型管式燃料加熱爐爐管檢測及評價技術研究”,該項目提出了基于失效形式的以聲學和磁學為主的爐管檢測方法及轉化爐管的壽命預測方法,為爐管檢測與評價技術規范的制定奠定了基礎。為支撐我國大型管式加熱爐爐管安全使用壽命得以合理延長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持。
★“D型可視超聲應用研究及缺陷圖譜庫的建立”,該項目在對D型可視超聲信號仿真的基礎上,研制了帶斜向掃查功能的手動掃查裝置和自動掃查裝置,制定了發電鍋爐典型結構的D型可視超聲檢測工藝,建立了D型可視超聲缺陷圖譜庫。為該項技術的合理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危險介質管道沖蝕部位預測方法研究”,該項目進行了不同結構和工況下的工業管道三維多相流場的數值計算,研究了結構、介質、相態對管道特性的影響;搭建了管道沖蝕試驗裝置,可同時開展液相、固相沖蝕實驗,滿足多種試驗狀態、高流速條件下的沖刷腐蝕試驗要求,并進行了相應的試驗;歸納總結了工業管道沖蝕部位預測方法,提出了危險介質管道沖蝕部位預測導則;編制了管道沖蝕部位圖例數據庫,開發了管道沖蝕預測數據庫軟件。該項目成果為工業管道的沖蝕部位的預測和檢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有效的指導。
★“奧氏體不銹鋼低溫性能測試及關鍵技術研究”,該項目提交了兩種不同牌號的典型奧氏體不銹鋼經過應變強化處理(常溫應變強化和-196℃低溫應變強化)后和未經應變強化處理在常溫、0℃、一系列低溫(不少于5個)條件下的Rp0.2、Rp1.0和RT等力學數據;建立了奧氏體不銹鋼應變強化處理對馬氏體相變轉化的影響關系;建立了奧氏體不銹鋼應變強化處理對其耐腐蝕性能的影響關系。本項目成果將為奧氏體不銹鋼在低溫容器中的應用提供材料和力學數據方面的支撐。
★“在役工業管道剩余壽命計算方法研究”,該項目收集整理了在役工業管道設計標準、各種損傷的評價、評級標準,歸納出基于多種典型損傷機理的在役工業管道剩余壽命評價計算方法,并進行工程簡化處理;根據在役工業管道剩余壽命,確定其基于全壽命的最小允許壁厚和基于不同時間點的最小允許壁厚、安全運行周期和推薦的檢驗檢修時間;在此基礎上,開發了管理系統軟件,并在燕山石化等企業得到了應用。
★“乙烯裂解爐爐管滲碳分級評價方法研究”,該項目首次系統地研究了典型爐管材質在各種典型服役環境、爐管表面狀態下的滲碳速度及碳化物形貌,以及常用裂解爐管材料碳化物的形貌、滲碳層厚度在使用工況下可能導致的失效模式,分析計算了在此失效模式下的使用性能和剩余壽命。項目研究成果達到項目考核指標要求,為乙烯裂解爐管滲碳分級評價方法的推廣應用提供了示范,為乙烯裝置安、穩、長、滿、優的運轉進一步提供了保障,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
★“乙烯裝置基于風險的檢驗策略研究”,該項目根據損傷機理、風險水平、檢驗有效性建立檢驗內容和檢驗方法、以及檢驗方式(停機或在線)選擇的通用原則,成果能夠有效地指導實際裝置制定相應的檢驗策略。通過研究成果的工程應用,為乙烯裝置基于風險的檢驗策略研究的推廣應用提供了示范,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
(俞 躍)
★“海洋平臺壓力管道風險管理及完整性評價預研究”,該項目初步建立了海洋平臺在役壓力管道風險分析和缺陷評估技術基礎;開展了海洋平臺立管失效形式的故障樹及主要風險因素研究,初步建立了海洋平臺立管風險管理及完整性評價模型;首次將磁致伸縮導波檢測技術引入海洋平臺立管腐蝕檢測領域,具有較大的工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