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災防御技術第9卷(2014年)總目錄
第1期
【論文】
新地震區劃圖地震構造區劃分的原則和方法——以中國東部中強地震活動區為例……………………………高戰武 陳國星 周本剛 周 慶 雷清清(1)
利用烈度數據點估算中強歷史地震震級與震中的方法研究………吳 清 高孟潭(12)
蒙古國及其周邊地區地震目錄初步分析……………徐偉進 高孟潭 李宗超(29)
基于P5立體像對和高分辨率Google Earth影像的麗江-小金河斷裂斷錯地貌解譯……………………………李天龍 張世民 丁 銳 劉 韶 趙麗媛(40)
擬建哈—佳鐵路工程地震安評抗斷參數研究——以依蘭-伊通斷裂為例…………………余中元 韋慶海 王麗梅 馬艷麗 張立忱 歐陽兆國(53)
龍門山和成都地震構造區的劃分…………………………孔 軍 周榮軍(64)
2014年于田7.3級地震的發震構造及動力學背景的初步分析…………………………………………任俊杰 王信國 程 佳(74)
ShakeMap在2014年于田7.3級地震快速損失評估中的應用…………………………劉 軍 宋立軍 溫和平 譚 明 古麗孜帕(83)
1999年以來地震生命損失評估研究新進展……………吳新燕 吳昊昱 顧建華(90)
玉溪市自建民居的抗震性能分析…………………李亞琦 賀秋梅 張江偉(103)
GNSS在天津地震監測中的發展與初步應用…………賀同江 劉紅艷 曹井泉(110)
基于地震應急基礎數據的山西地震應急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建設…楊 斌 馬朝暉(118)
【前兆觀測專題論文】
RZB型深井寬頻帶地形變綜合觀測系統的垂向應變測量單元……………陳 征 歐陽祖熙 李 宏 李 濤 吳立恒 范國勝 張 鈞(126)
武都分量鉆孔應變在汶川MS8.0級地震前的異常變化分析……………蒲小武 陳 征 高 原 李 濤 蘇永剛 劉 瓔 許可娟(133)
一種新型分量式鉆孔應變儀數據采集單元的設計及應用………………………………………李 濤 陳 征 吳立恒(142)
井下綜合觀測技術發展現狀……………………………董云開 李 宏(149)
第2期
【論文】
太行山山前斷裂帶中北段晚第四紀活動性研究…高戰武 吳 昊 李光濤 程 理(159)
特高壓電氣設備抗震設計反應譜特征周期取值研究…………尤紅兵 趙鳳新(171)
結構抗震技術經濟投入產出效益分析的一種新指標…………杜永峰 李 慧(182)
跨斷層水泥管試驗的有限元分析…………………………賈曉輝 劉愛文(192)
長白山天池火山監測預警平臺構建技術研究…張 羽 馮啟民 劉瑞豐 楊清福(201)
利用斷裂帶上的低b值識別凹凸體方法的探討——以龍門山斷裂帶和鮮水河斷裂帶為例………………………………………………李正芳 周本剛(213)
依蘭-伊通斷裂方正段晚第四紀以來的構造活動及其地貌表現…………………………………疏 鵬 閔 偉 劉玉剛 余中元(226)
加速度反應譜規準化對場地位移時程的影響………………樓夢麟 董 云(238)
土層剪切波速測試中的不確定性對場地地震動參數的影響分析——以Ⅲ類場地為例…………………………………沈得秀 王慶民 許洪泰 楊傳成(244)
渤海海域粉質粘土動力學參數的統計分析……蔣其峰 彭艷菊 榮棉水 呂悅軍(252)
國家地震安全公共服務平臺研究……………………姜立新 帥向華 關晶波 張 勤 楊天青 張維佳(263)
活斷層數據庫建設技術方法及操作綜述……………崔 瑾 柴熾章 王 銀(271)
天津市典型老舊民居抗震能力分析…………姚新強 陳宇坤 楊緒連 高武平(280)
MATLAB在數字地震觀測報告編制中的應用……李 赫 龔永儉 劉 磊 劉雙慶 譚毅培 高 也 高先旗 胡培元(289)
【信息技術】
淺談上海市地震局信息虛擬化建設…………王小明 李 平 蔡長青 秦洪文(296)
OSPF在地震應急衛星通信網中的應用研究…………………曾 薇 楊 樂(304)
中國地震信息網速報信息實時同步設計與實現…………………………趙國峰 李 鑫 李 麗 李永紅 黃祖超(310)
基于ITIL的地震數據庫運行維護體系的研究與設計…………周 娜 李永紅(317)
第3期
【論文】
魯甸MS6.5級地震強震動記錄及震害分析…………………………冀 昆 溫瑞智 崔建文 王宏偉 任葉飛(325)
云南魯甸6.5級地震災害特點淺析……………………帥向華 姜立新 侯建盛 延旭東 宋立軍 劉愛文(340)
魯甸地震生命線工程震害特點及應急搶修…………………………劉愛文 帥向華 呂紅山 吳 健 徐 超(359)
中亞地震目錄震級轉換及其完整性分析……………吳 果 周 慶 冉洪流(368)
依蘭-伊通斷裂依蘭段的新活動特征及其構造演化…………………………余中元 韋慶海 疏 鵬 李文彬 劉 雙(384)
高層建筑時程分析中地震動時程選擇和修改方法研究…肖 遙 張郁山 靳超宇(400)
祁連山北緣佛洞廟-紅崖子斷裂古地震特征初步研究……劉興旺 袁道陽 何文貴(411)
軟土地區地鐵車站結構的非線性地震反應分析…………………………劉 蕊 馮立新 楊德健 李 雅 張 海(420)
蘆山地震地震動上下盤效應研究…………………喻 畑 趙亞敏 陸 鳴(431)
簡支混凝土梁橋Pushover分析簡化方法……………王 草 包琦瑋 李全旺(439)
基于Matlab的三峽水庫地震數據處理與分析………………藺 永 馬文濤(447)
某高溫氣冷堆核電廠結構地震反應分析……賀秋梅 李小軍 張江偉 李亞琦(454)
地震作用下非對稱結構平動-扭轉耦合振動的半主動控制………翟子勝 姜 南(462)
石河子北開發區土層剪切波速與土層深度經驗關系…………………李 帥(468)
基于天地圖的互聯網地震災情快速獲取與處理系統設計與實現…………………………………帥向華 劉 欽 甄 盟 馮 蔚(479)
新疆于田7.3級地震建筑物震害分析與啟示…………………………杜曉霞 尤 捷 李亦綱 李巖峰 楊新紅(487)
基于3G網絡的IPSec VPN組網技術在野外流動地震監測中數據傳輸的應用……………方 韡 張藝峰 閆 培 劉善虎 許儀西 李普春 王 筍(496)
EDAS-C24型數字測震儀實時數據的解碼及加速度和位移仿真的實現………………………………………………吳華燈 謝劍波(508)
GPS在我國地震研究中的應用現狀與展望…………………………李希亮 李 霞 王方建 王 峰 李亞軍(518)
金寨臺地傾斜異常信息研究………陸棟梁 韓成躍 王 飛 劉 莉 陶 媛(527)
地震應急桌面演練關鍵問題研究…………………………鄭通彥 鄭 毅(533)
基于VMware ESX軟件的高可用性虛擬化服務器系統建設應用……………趙烽帆 李 剛 周利霞 王曉磊 劉 磊 楊 奕 丁 晶(540)
監控信息可視化技術在天津地震前兆臺網的應用研究……………………姚會琴 趙 穎 周利霞 李 悅 王寶鎖 徐 誠(550)
增刊
【論文】
1900—2010年地磁場水平分量梯度的全球變化………………………………………………楊云存 高國明(557)
汶川8.0級地震周至深井水震波的記錄特征…………舒優良 張世民 黃輔瓊(572)
斷層圍陷波觀測和應用………………………………孫 譯 賴曉玲(581)
滇西實驗場地震中短臨動態跟蹤綜合預測方案及其實踐運用…………………………………………楊 芬 李孝賓 薛 艷(590)
汶川MS8.0級地震前龍門山斷裂帶地震活動時空特征分析……………傅 鶯(600)
磁通門磁力儀GM4定向方法的研究………胡秀娟 楊冬梅 王 靜 李細順 暢國平…………………………………王利兵 王秀敏 張素琴 舒 雷(609)
前兆觀測異常數據檢測方法研究…………………………張聰聰 王秀英(615)
陸態網絡GNSS基準站階躍偏移量的精確估計………………………………梁洪寶 朱 爽 王 友 顧煥杰(622)
PDIF震相在嘉峪關地震臺的記錄特征分析……………………許玉紅 陳建軍 李興堅 董海龍 程 鵬 張俏麗(632)
基于DFP算法的小尺度微震定位方法研究……………崔仁勝 陳 陽 王洪體 陳翰林 李 江 林 湛 周銀興(639)
廣西龍灘庫區地震震源參數定標關系…陸麗娟 張 帆 黃樹生 史水平 張 雄(648)
廣東地震臺網近震定位精度的經驗性GT準則…………呂作勇 楊傳成 房立華(657)
渭河盆地GPS應變背景特征及高陵地震發震原因探討…………………………丁曉光 韓曉飛 張永奇 蘇利娜 張 藝(665)
近地表大氣環境變化對地殼形變觀測的影響研究……………………孫伶俐 蔣玲霞 楊艷芳 王 慧 鄧建剛 周 洋(672)
地震行業微博接入平臺的設計與實現………王啟東 程 志 戴麗金 林加寶(681)
粵閩贛交界區波速比特征研究……………………王 敏 肖孟仁 肖 健 黃仁桂 趙 影 李雨澤(687)
運用譜比法計算福建地區觀測臺網臺站響應…………………………………徐嘉雋 楊 貴 陳家樑 林家寶(695)
陜西區域地震目錄最小完整性震級研究…………………………………王 平 惠少興 狄秀玲 趙 韜(702)
汶川8.0級地震天水前兆資料異常特征及震情分析與研究…………………………………姚玉霞 楊曉鵬 王建榮 緱亞江(709)
周至井數字化資料映震效能分析與研究……………彭玉柱 張世民 李建章(718)
巴塘國家基本數字地震臺數字地震儀記錄近震震級偏差分析與校正…………………………李小萍 李曉群 袁 梅 袁 媛 陳 超(726)
第4期
【論文】
中強地震隨機有限斷層模型應力降參數的確定方法………………………………………高 陽 潘 華 汪素云(733)
盈江“5.24”和“5.30”地震中吾排小學二層框架結構破壞分析…………………………………遲明杰 李小軍 陳 波 張 濤(748)
場地劃分標準對基巖地震動參數衰減關系的影響………………………………………王 珊 張郁山 尤 賀(759)
交城斷裂帶北段最大潛在地震發震概率評估………………………………………李自紅 曾金艷 冉洪流(770)
2014年景谷地震震中附近地裂縫成因初析……………石 峰 何宏林 袁仁茂 任治坤 韓 非 常祖峰 李 西(782)
新型框架結構彈塑性地震反應的等效線性化方法研究………………………………………………邢朋濤 梁興文(790)
徐州活動斷層探測項目主要斷層活動性研究……張 鵬 李麗梅 許漢剛 劉建達 李金良 顧勤平 王金艷 蔣 新(801)
核電廠地震安全性評價衰減關系影響分析………………………………………………荊 旭 常向東(813)
基于微動技術探測盆地淺部地層速度結構………………………………………………李細兵 范小平(821)
斷層泥伊利石物理化學特征及其意義…………………………………張秉良 周永勝 袁仁茂 李 康(829)
2014年于田MS7.3級地震近場地表運動和同震位移的初步分析結果…………………………陳為濤 王閱兵 連尉平 甘衛軍 付廣裕(838)
地震預警系統模擬測試方法比較研究…………………………江汶鄉 于海英 周寶峰 許思銘 趙曉芬(847)
汶川地震中鮮水河斷裂帶的隔震效應…………………………………劉必燈 王 偉 李小軍 于 淼(855)
汶川地震山腳震害特征及機理分析…………………………王 偉 劉必燈 劉 欣 沈 超 周正華(863)
帶斜筋單排配筋L形截面剪力墻的非工程方向抗震性能…………………………楊興民 程煥英 張建偉 邢 民 曹萬林(872)
基于專家經驗的振動臺控制參數自整定方法研究…………………………紀金豹 孫麗娟 占鵬云 李 娜 張碩玉(882)
村鎮建筑砌體結構滑移隔震性能研究…………………………………史慶軒 戎羽中 王秋維 吳勇鋒(891)
考慮阻尼影響的修正CD-Newmark組合算法數值特性研究………………………………………蔡新江 王曉峰 田石柱(898)
高階振型對建筑結構層間位移的影響………………………………………郭 靖 陳健云 余 流(907)
基于Android平臺的災情速報系統在于田7.3級地震中的應用…………………劉 軍 宋立軍 蘭 陵 陳述新 李亞芳 古麗孜帕(915)
北京市地震應急避難場所減災能力評價體系的研究………………………………熊 焰 梁 芳 喬永軍 薄 濤(921)
沉積層地震觀測噪聲的對比試驗…………………………孫路強 柳艷麗 劉文兵 卞真付 崔曉峰(932)
地震應急災情信息分類探討………………………………………………董 曼 楊天青(937)
地震應急衛星通信系統遠端小站的故障診斷與處理………………………………………李杰飛 楊 樂 譚 穎(944)
西藏左貢、芒康交界6.1級地震烈度與發震構造分析…………………………文升梁 張彥琪 尼 瑪 非明倫 高錦瑞(950)
2014年總目錄…………………………………………………(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