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曾琪明,焦健
(北京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北京 100871)
由于多種誤差源的存在,SAR圖像數據存在幾何和輻射信息誤差,導致圖像測量的重復性差且不能精確反映地物的回波特性,因此需要進行定標。傳感器的定標精度是衡量SAR衛星系統性能和數據質量的重要標志,也是影響數據應用范圍和深入程度的關鍵因素。
TerraSAR-X(TX)衛星于2007年成功發射,它是世界上首顆分辨率達到1m的商用SAR衛星,具有多模式、多極化、多入射角以及精確的姿態和軌道控制能力,被廣泛應用于地形制圖、環境監測和災害評估等領域[1-2]。TX的定標任務主要由德國宇航局的科研人員完成。Schwerdt等[3-4]介紹了TX衛星定標的方法,重點總結了定標精度:幾何定位精度方位向為0.5m、距離向為0.3m;相對輻射定標精度優于0.4dB,絕對輻射定標精度優于0.7dB。盡管TX衛星定標工作達到了較高水平,但是仍然需要第三方機構對其精度進行驗證與分析。這是因為在時間維度上,傳感器性能隨時間的變化會導致定標參數和精度發生變化;在空間維度上,TX定標和精度驗證采用的設備主要布設在德國附近區域地點[5],缺乏普適性驗證。更為重要的是,TX具有超過12000個天線波位,其相對輻射定標并未實際測量每一波位的天線方向圖,而是采用了一種新的基于模型的方法。該方法根據天線方向圖數學模型和內定標數據,計算得到各個波位的天線方向圖,而精度驗證也只是針對少數天線波位來進行的[6-7]。
因此,本文采用點目標法,基于距離多普勒模型和定標常數解算模型,通過在試驗區域內精心設計布放角反射器(Corner Reflector,CR)并精確獲取其幾何與輻射信息,驗證TX傳感器的幾何和輻射定標精度,并對其數據產品的應用能力進行分析討論。

(1)
幾何定標及精度驗證一般采用間接定位法,步驟如下:①對衛星軌道的坐標和速度進行多項式擬合;②基于CR地理坐標和衛星軌道多項式進行多普勒方程解算,獲得CR對應的零多普勒時間和衛星軌道坐標;③根據CR零多普勒時間和圖像方位向時間參數,計算CR圖像方位向坐標;④基于CR地理坐標、衛星軌道坐標和圖像距離向參數進行距離方程解算,獲得CR圖像距離向坐標;⑤將CR圖像計算坐標與實測坐標比較,驗證幾何定標精度。
定標常數Ks(Calibration Factor)建立了目標雷達散射截面積(RCS)/后向散射截面積系數σ0與圖像測量值之間的聯系。在絕對輻射定標中,Ks可根據點目標的實際RCS和圖像回波響應功率計算。因此,絕對輻射定標精度可由CR求解Ks與元數據標稱Ks的比較結果進行分析評價。
定標常數解算模型如公式(2)~公式(5)所示:式(2)為根據CR計算圖像散射截面積系數σ0,式中σP為CR實際RCS,其在圖像中提取的回波響應功率為εP,Au為均勻分布目標的面積,εu為該分布目標的回波響應功率;σ0與雷達圖像亮度β0(Beta Naught)之間的關系如式(3)所示[10],其中θ為像元對應的局地入射角;NEBN為雷達亮度圖像的等效噪聲,它由距離向天線方向圖、發射/接收機功率噪聲引起并且是快時間的函數,計算公式為(4),其中ks采用元數據標稱值,deg和coeffi分別為多項式擬合的階數和系數,τref為參考快時間,τmin和τmax分別為快時間的最小和最大值;β0與Ks之間的關系如式(5)所示,其中DN為雷達幅度圖像像素值。
(2)
σ0=(β0-NEBN)·sinθ
(3)
(4)

(5)
在實踐中通常選擇積分法提取CR的圖像回波響應功率(積分能量)εP[11],計算公式為(6)。其中,Apu為包含CR的圖像區域面積,該區域內的像元數為Npu,Au為臨近區域的均勻分布目標面積,該區域內的像元數為Nu。
(6)
試驗區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市以東的依根農場附近,中心經緯度為(E120.785°,N50.370°)。區域內地勢平坦,平均海拔706m,地表覆蓋以裸土、農田和林地為主。試驗數據為TX聚束雙極化(HH/VV)模式單視復圖像數據,由于兩極化通道的定標參數和標稱精度相同且分析方法一致,故選擇HH通道數據(TX-HH)作為精度驗證的主要數據,VV通道(TX-VV)的驗證結果則直接給出。TX-HH圖像數據如圖1所示,數據基本信息和定標相關參數如表1和表2所示。

圖1 試驗圖像數據(TX-HH,幅度)和角反射器成像細節

時間范圍行列數入射角像元大小2012/09/0510km×10km4684行7674列近端36.33°遠端37.27°距離向0.909403m方位向2.614614m

表2 定標精度驗證相關參數
CR由于具有結構簡單、架設容易、性能穩定等特點而被選擇為本試驗的參考點目標[12]。CR整體布設方案為沿著距離向和方位向呈“十”字形,如圖2所示,數量總計21個:距離向布設兩組RCS分別相等的CR用于相對輻射定標精度驗證,數量共計15個;方位向布設RCS由小至大的CR用于絕對輻射定標精度和系統線性性能驗證,數量共計7個(與距離向共用1個)。CR布設點位盡量充分、均勻地“占據”圖像距離向寬度和方位向歷時。依據衛星的軌道參數和系統工作參數,預測成像位置和范圍。在預測范圍內,CR布設以整體方案為基礎,具體位置則根據實地情況,主要選擇在沙石道路和農田收割后的裸土地,以減弱背景雜波影響、增大信雜比。CR的成像細節如圖1所示,其實際的工作狀態如圖3所示。

圖2 角反射器實際布設方案(圖像坐標)

圖3 角反射器實際工作狀態
CR的地理坐標和實際RCS是幾何與輻射定標精度驗證的“基準”。地理坐標采用GPS-RTK測量,并且將測量結果與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站長期觀測點進行了長基線聯網平差處理,平差后絕對坐標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均為±0.02m。相對坐標精度與兩CR點位距離有關,平均的相對坐標平面精度為±0.01m,高程精度為±0.02m。實際RCS根據CR的尺寸、俯仰角和方位角等參數計算,公式如(7)所示[13],其中l為CR直角邊邊長,λ為雷達波長,θ和Φ為根據雷達波束入射方向與CR軸線方向的空間關系計算的俯仰角和方位角。CR實際俯仰角由電子水平儀測量,方位角由機械羅盤測量。尺寸、角度、衛星軌道等測量誤差造成的實際RCS偏差為±0.1dBsm。

(7)
為了精確提取CR回波響應的峰值位置,確定其在圖像中的精確坐標,將CR的圖像數據內插到0.01像元。根據元數據提供的圖像基本參數、衛星軌道參數和幾何定標相關參數,基于RD模型和幾何定標精度分析方法計算各個CR的圖像坐標并與實際坐標比較,結果如圖4所示。統計各個CR的計算結果得到TX-HH幾何定標精度(單位為像元):方位向絕對誤差均值為0.02,中誤差為0.01;距離向絕對誤差均值為1.53,中誤差為0.42。TX-VV的幾何定標精度與TX-HH一致。

圖4 TerraSAR-X幾何定標精度
輻射定標分為相對輻射定標和絕對輻射定標。相對定標解決由距離、角度、天線方向圖等因素造成的圖像亮度“不一致”問題;絕對定標建立圖像像素DN值與目標σ0或RCS的聯系。
4.2.1 相對輻射定標精度
相對輻射定標的目的是使圖像RCS相等的目標具有相同的“亮度”。盡管在距離向上布設了兩組理論RCS分別相等的CR,但是由于真實尺寸、角度等原因其實際的RCS并不相等,因此不能根據直接提取的積分能量評估相對定標精度。由于各CR的積分能量與其實際RCS成正比,也就是說根據各CR計算的定標常數Ks在理想情況下應該相等,故以此來評價相對定標精度。
TX-HH相對輻射定標精度驗證結果如圖5所示。布設的CR根據理論RCS值分為兩組:第1組數量為9個,理論RCS為43.19dBsm,其中1個CR的Ks計算結果誤差過大被剔除,統計剩余8個CR的結果,Ks均值為-49.80dB,標準差為0.53dB;第2組數量為6個,理論RCS為40.25dBsm/40.26dBsm,統計的Ks均值為-50.22dB,標準差為0.30dB。結果表明,第2組各CR的Ks距離均值的離散程度較低,精度較第1組高。綜合兩組CR結果,TX-HH相對輻射定標精度優于0.53dB。

圖5 相對輻射定標精度(TX-HH)
TX-VV的相對輻射定標精度與TX-HH接近:第1組CR的 Ks均值為-49.83dB,標準差為0.51dB;第2組CR的Ks均值為-50.18dB,標準差為0.32dB;綜合兩組結果,TX-VV的相對輻射定標精度優于0.51dB。
4.2.2 絕對輻射定標精度
對20個CR分別求解定標常數,驗證絕對輻射定標精度,統計結果為:TX-HH的Ks均值為-50.03dB,標準差為0.47dB;TX-VV的Ks均值為-50.00dB,標準差為0.45dB。TX元數據中提供的Ks為-49.78dB,則TX的絕對輻射定標精度優于0.25dB。圖6表示CR實際RCS與其在圖像中提取的積分能量的關系,其中將相對定標中的第1組CR(共8個)和第2組CR(共6個)分別取均值表示。從圖中可以看出,所有CR實際的RCS與圖像提取的積分能量成正比,表明TX系統的線性性能較好。

圖6 CR實際RCS與積分能量的關系(TX-HH)
(1)試驗驗證結果表明,TX幾何定標精度在方位向為0.02像元,距離向為1.53像元,若轉換成距離單位則方位向精度為0.05m,距離向精度為1.39m。方位向精度達到了厘米級,而距離向精度低于標稱精度。圖4顯示各CR距離向幾何定位仍存在系統誤差,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本試驗暫未考慮電磁波大氣路徑傳播延時影響。如果在研究中能夠對該項延時進行測量或建模消除,則TX距離向絕對定位精度也能達到厘米級[14]。因此,TX數據產品在幾何方面的應用除了高精度地形制圖外,對于厘米級的地表位移測量應用如火山、冰川等也具有較大的潛力,可以彌補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精度受到地表相干性、相位解纏精度限制的不足。
(2)在輻射應用方面,不同應用中的地球物理參數反演對于輻射定標精度的要求不盡相同,包括對絕對輻射定標精度、長期和短期的相對輻射定標精度要求等。具體要求如表3所示[15]。

表3 不同應用對于SAR輻射定標的精度要求
由表3可知,為了滿足各項應用要求,傳感器的絕對輻射定標精度應優于1dB,相對輻射定標精度應優于0.5dB。TX相對輻射定標精度驗證結果優于0.53dB,絕對輻射定標精度優于0.25dB,驗證結果表明TX傳感器的輻射定標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其數據產品能夠基本滿足各項定量遙感應用中參數反演的要求。
致謝:感謝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陳爾學研究員、馮琦博士生,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陳權副研究員及相關同學,北京大學熊思婷碩士生、依根農場工作人員等對本文外場實驗和數據獲取方面的幫助!
[1] 閆利,李振.TerraSAR-X高精度正射影像制作和精度評價研究[J].測繪通報,2010(8):1-3.
[2] WERNINGHAUS R.TerraSAR-X mission[C].SAR Image Analysis,Modeling and Techniques VI,Proceedings of SPIE,Florence,Italy,2004(5236):9-16.
[3] SCHWERDT M,BRUTIGAM B,BACHMANN M,et al.Efficient calibration and first results of TerraSAR-X[C].Proceedings of the Advanced SAR Workshop(ASAR),2007.
[4] SCHWERDT M,BRAUTIGAM B,BACHMANN M,et al.Final TerraSAR-X calibration results based on novel efficient methods[J].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Remote Sensing,2010,48(2):677-689.
[5] SCHWERDT M,BRAUTIGAM B,BACHMANN M,et al.TerraSAR-X calibration-first results[C].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2007.IEEE International,2007:3932-3935.
[6] BACHMANN M,SCHWERDT M,BRAUTIGAM B.TerraSAR-X antenna calibration and monitoring based on a precise antenna model[J].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Remote Sensing,2010,48(2):690-701.
[7] 洪峻,明峰,胡繼偉.星載SAR天線方向圖在軌測量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J].雷達學報,2012,1(3):217-224.
[8] CURLANDER J C,MCDONOUGH R N.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M].New York:John Wiley,1991.
[9] 陳爾學.星載合成孔徑雷達影像正射校正方法研究[D].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04.
[10] INFOTERRA G.Radiometric calibration of TerraSAR-X data[EB/OL].http://www.infoterra.de/fileadmin/Verzeichnisordner/Dokumente/2_AboutUs/0207_FormalDocs/TSXX-ITD-TN-0049-radiometric_calculations_I1.00.pdf,2008.10
[11] 袁禮海,李釗,葛家龍,等.利用點目標進行SAR輻射定標的方法研究[J].無線電工程,2009,39(1):25-28.
[12] 張婷,張鵬飛,曾琪明.SAR定標中角反射器的研究[J].遙感信息,2010(003):38-42.
[13] BONKOWSKI R R,LUBITZ C R,SCHENSTED C E.Studies in radar cross-sections-vi.cross-sections of corner reflectors and other multiple scatterers at microwave frequencies[R].University of Michigan Radiation Laboratory,October 1953.
[14] EINEDER M,MINET C,STEIGENBERGER P,et al.Imaging geodesy:Toward centimeter-level ranging accuracy with TerraSAR-X[J].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Remote Sensing,2011,49(2):661-671.
[15] FREEMAN A.SAR calibration:An overview[J].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Remote Sensing,1992,30(6):110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