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永平 李 甦 接 卉
油庫安全行為控制研究,是促進油庫安全管理質量提升和指導油庫安全管理實踐的重要手段。近幾年油庫安全事故研究表明,80%以上的事故原因與人的行為和心理因素相關。因此,創新安全管理,必須把行為管控引入到油庫安全管理中。
安全思想教育是油庫安全教育的基礎。油庫經常性的安全思想教育包括進行油庫安全生產形勢和任務的教育;針對油庫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進行安全規程、作業規程和操作規程的教育;結合油庫實際需要,進行崗位應知應會的隨機性教育;進行正反兩方面的安全典型及事故案例教育。通過以上教育,有效提高人員搞好安全生產的自覺性、責任意識和積極性。
紀律是為維持正常的生產秩序而制定的各種制度和規定。勞動紀律教育主要是使油庫人員懂得嚴格執行勞動紀律對保證油庫安全的重要性,提高遵章守紀的自覺性。主要包括:安全紀律、組織紀律、安全值班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安全獎懲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等。
油庫發生的許多事故,并不是作業人員不懂安全知識,不知道危險,而是忽視安全,對安全抱著滿不在乎的態度,態度教育是安全教育中最困難的工作。油庫安全態度教育就是要灌輸有關安全意識及安全行為的必要性,通過解釋、勸慰、說服、感染、獎懲等方式,實現端正安全態度的目的。
對油庫人員進行安全法規教育,是搞好油庫安全的保證。通過安全法規教育,增強人員的法制觀念,提高人員對知法、守法、執法、護法的重要性和違法的危害性的認識,自覺地遵章守紀,抵制違章指揮,制止違章作業。油庫安全法制教育,主要學習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國家頒布的與油庫安全生產有關的法令、法規、國家標準。二是上級部門及油庫結合自身特點,制定的有關安全規程。
安全知識教育包括一般生產技術知識教育、工業衛生技術知識和專業安全技術知識教育。一般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內容包括油庫生產過程的不安全因素及其規律性和可預防性,油庫各場所危險等級的劃分及安全要求,有關火災、爆炸及消防的基本知識,電氣安全基礎知識,有關安全防護的基本知識及個體防護用具的正確使用,有關火警和事故報告程序、發生事故時的緊急救護和自救方法等方面的知識。專業安全技術知識教育針對不同工種開展,如消防員應了解油庫概況、消防員職責及有關規章制度、燃燒常識、物質分類及滅火的基本方法、油庫安全與火災預防、常用滅火機的操作使用管理、油庫消防設備的使用與保養、油庫火災的撲救、消防基本功;保管員應了解保管員的職責與規章制度、收發油作業程序與方法、儲油設備設施的安全使用與維護、油品儲存管理、油品計量與登記統計等;電工應了解電工的職責及規章制度、電工學知識、油庫電工基礎、油庫發電與輸配電、油庫常用電機電器和電氣儀表、油庫防爆電氣設備、野外電工作業等。
對于油庫作業人員來講,不但要應知而且應會,也就是不但要進行安全知識教育,而且也要進行安全技能教育,使他們既懂理論又會實際操作,以理論指導操作。油庫安全技能培訓涉及正常作業的安全技能培訓和異常情況的處理技能培訓,包括安全操作技能、安全防護技能、安全避險技能、安全救護技能及安全應急技能等。油庫安全技能培訓主要是通過對作業人員各種技能的訓練,使其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對外界各種刺激能快速正確地做出反應,并預知隨后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比如,對泵房操作人員的安全技能教育,就需要通過反復實踐,進行練習,完成規定的開、停泵動作,使其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要大力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在安全精神文化建設上,要突出安全教育的作用,加大宣傳力度,注重安全文化骨干的培訓。用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官兵,大力開展“科學發展觀等先進思想理論的學習,使廣大人員牢固樹立安心本職、熱愛油料事業、無私奉獻的思想,形成講奉獻,顧大局的氛圍,增強干好油料工作緊迫感和使命感。
在安全制度文化建設上,要進一步完善單位安全法規制度,明確安全文化建設的內容、時間、任務、標準和要求。通過制定縝密的作業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加強對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組織學習有關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等,使作業人員對規章制度的重要性有比較清醒的認識,從而使他們更加自覺地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加大安全文化素質的思想教育和安全技術培訓的力度,樹立安全第一的價值觀和安全意識,堅持始終如一的嚴謹工作作風。要著眼于安全文化的精神內容,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人員安全文化素質和安全技術水平上,激勵為油庫安全管理自覺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注重安全文化資源開發。實現事故隱患向開發安全文化資源的轉化,實現安全管理向培育安全文化體系的轉化,實現安全教育向提高人員綜合素質的轉化。
在安全物質文化建設上,應加大對安全文化建設的資金、硬件及軟件建設的投入,并將其納入年度黨委經費開支之中,使治本之策能夠全面落實與發展。注重優化生活環境,合理規劃營院建設,注重高起點規劃、布局,堅持高標準建設,真正把山溝油庫、偏遠油庫、條件艱苦的油庫建成賞心悅目的園林式營院。感化官兵,用和諧的官兵關系感染人。認真傾聽群眾的呼聲,心里時刻裝著基層官兵的冷暖,扎扎實實地為官兵解難題、送溫暖,讓官兵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有效提高官兵安全行為能力。
建立崗位任職安全資格認證制度,是落實安全人才使用機制,強化安全人才培養效能的重要手段。油庫領導、油料業務干部、在油料收發儲運等關鍵崗位工作的士兵必須經一定學時的安全培訓,取得崗位適任的安全資格證書方可上崗。每年應定期組織安全骨干進行培訓、輪訓、復訓,依托各級油料技術兵培訓機構開展安全技能實訓、鑒定和比武競賽活動,營造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培養安全專業人才,全面建設安全型、學習型油庫。同時,鼓勵干部和優秀士兵骨干參加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認證考試,對通過認證的人員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在執業認證注冊、繼續教育培訓、學術會議交流等方面提供便利條件。此外,強制性要求油庫主任、加油站站長、油料股長和油料收發儲運等關鍵崗位上崗必須取得軍隊油庫安全資格認證。
主要是針對評估出的風險等級確立相對應的預警等級類別,規定不同等級的預警顏色、內容、程序、標識、時間等,規范響應要求、級別。明確不同響應級別的具體響應內容,實施網上預警響應作業。根據駐地社情和平戰時擔負的任務,按照全面系統、內容翔實、便于操作的原則,健全緊急搶收搶發、突發情況處置、軍警民聯防等應急預案,組建精干實用的應急救援隊伍,配備完善了應急裝備器材,做到預有準備。確立風險處置措施在處置風險過程中,根據風險等級和響應級別,從預防風險轉化為事故和限制事故后果兩方面入手合理確定處置辦法,確保風險降到最小,資源消耗最少,安全效益最高。
作業標準化,主要是通過制訂安全操作規程和作業標淮,加強操作訓練和專業培訓,規范人員的操作行為,使操作人員自覺遵守規程及標準,明確怎樣做和怎樣做得更好。具體體現為:依據上級有關業務部門制定的規范、規程和規則等,結合油庫設施設備的具體情況,制訂出切合油庫實際的安全作業標準化規程;明確作業現場要求,首先清理現場工具、物品和設備;然后整頓作業場所設備、工具的擺放和規程、規則的懸掛,使之記錄、標識清楚,規程、規則明了,設備擺放整潔,工具取放容易;最后清潔作業場所,撥去雜草,清除油漬,通風排除油氣;嚴格按照作業程序操作。不論是油料的收發、車輛的出入庫,還是設備的維護保養、油罐的清洗和動火作業,都必須嚴格按照作業規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