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俠 狄愛蘭

●吳旗正在仔細檢查原油進庫管線設備流程。 供圖/王 俠
“原油部吳旗吳工在么?現在要加密封脂,麻煩你來一下。”“原油部吳旗吳工在么?要檢查下大罐中央排水閥情況,請來一下。”“吳工,這個蝶閥的型號是什么?”……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生產區,總能聽到各種呼喚吳旗的聲音。
對于吳旗本人來說,這只是他365天中最平凡的一天。2月26日,在征得同意后,筆者跟隨吳旗體驗了一次油庫的日常巡檢工作。“請換鞋,換衣服,將手機放在儲藏柜中。”吳旗說,油庫儲罐區是安全生產的重要部位,安全是重中之重。
王家溝油庫是集管道、鐵路運輸為一體的綜合性油庫,是新疆北部地區成品油、原油和哈薩克斯坦進口原油的重要集散場所,是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樞紐。此外,油庫還肩負著烏魯木齊市“煤改氣”項目天然氣的供應,安全責任高于一切。
在巡檢過程中,筆者感受到2個小時的巡檢工作量大、任務重、要求高,不僅要檢查罐區的儀表和安全監控設施、罐區消防系統、罐區排水系統以及運行控制、工藝操作等是否正常工作,而且要反復在油罐上爬上爬下,一圈下來人早已經累得是氣喘吁吁了。
2009年以來,中國石油西部管道公司對王家溝庫區進行整體規劃,包括新建9座5萬立方米儲罐,以及庫區配套系統全面改造。持續3年多的現場施工,總能見到吳旗寸步不離全程監督的身影。他白天深入施工現場,晚上回辦公室查閱設計圖紙,繪制出了準確的工藝流程圖,一手編寫了大部分設備的操作與維護規程。
原油部污水處理系統投產早,使用率高,設備老舊。為實現“環境零污染”目標,吳旗勤奮鉆研,反復計算,對加劑系統與氣浮系統重新優化設置,經過數十次現場摸索和實際運行試驗與水質監控,為實現零污染污水外排奠定了基礎。
吳旗除了肩負油庫的安全、技術等管理工作之外,還承擔著大量培訓和研發工作。由于原油部人員經常倒班,集中培訓難以實現,吳旗自主研發出一套簡單且行之有效的崗位培訓軟件,實現了從初級工到高級技師輸油工職業技能理論培訓100%計算機化。這個項目,在西部管道公司QC成果發布中,被評為三等獎。
“吳工傳授的不只是技藝,更是一種愛崗敬業、刻苦鉆研的奉獻精神和腳踏實地、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吳旗與多名年輕員工簽訂了師徒協議書,重點培養他們對設備維護保養的動手能力。徒弟們談起吳工贊不絕口。
2013年8月,吳旗的父親和愛人都生病住院,兒子身體也不好,照顧一家人的重擔都落在他肩上。他始終以工作為先,以大局為重,家中的困難從未向組織提起。原油部主任謝瑞安說,在吳旗身上體現更多的是一種責任心,不局限于工作崗位,而是把油庫當成一個家,盡可能去幫助大家。
“哎呀,我算什么啊,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老頭兒!”每當同事們提起吳旗奉獻精神的時候,吳旗嘴上常常掛著這句話。然而也正是吳旗的這句話,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油庫的員工。他們辛勤耕耘在油庫的每一個崗位,以“愛國愛疆保能源樞紐,恪盡職守建平安油庫”為目標,為新疆經濟社會的發展,履行著西部管道人的社會責任。
“生命的價值在于奉獻,在這個崗位上,我就想著把這個崗位上的事情盡心盡力地做好。”50多歲的吳旗不服“老”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