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蒸偉
(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江西上饒334000)
·病例報告·
NK/T細胞淋巴瘤浸潤骨髓誤診惡性組織細胞病1例
陳蒸偉
(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江西上饒334000)
NK/T細胞;淋巴瘤;誤診;惡性組織細胞
NK/T細胞淋巴瘤是一種新型惡性淋巴瘤,具有特殊的免疫表型,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臨床上也越來越多見,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容易對NK/T細胞淋巴瘤造成誤診,本文對此病例誤診原因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患者,男性,67歲,發熱一周余,反復左側鼻出血3月余,查體:T 38.3℃,P 100次/ min,R 20次/min,BP 114/60mmHg。心、肺、腹無異常。左側鼻腔黏膜慢性充血,前鼻孔可見一新生物,表面尚光滑,無潰瘍出血,觸之易出血,新生物表面可見多量膿性分泌物。右側鼻腔黏膜慢性充血。
1.2 方法對患者進行實驗室檢查。
2.1 實驗室檢查結果白細胞2.37×109/L,分類中性桿狀6%,中性分葉44%,淋巴細胞23%,單核細胞27%,可見不典型單核樣細胞(圖1)。紅細胞3.42×1012/L,血紅蛋白98g/L,血小板97×109/L。血生化總蛋白57 g/L,白蛋白33 g/L,總膽固醇1.44mmol/L,甘油三酯2.30 mmol/L。免疫球蛋白IgM3.30 g/L。超敏C反應蛋白>10mg/L,EB病毒陰性,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抗體均為陰性。

圖1 外周血不典型單核細胞
2.2 左鼻腔新生物病理經江西省腫瘤醫院會診,“左鼻腔”彌漫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考慮NK/T細胞性淋巴瘤。免疫組化:LCA陽性,CD20陰性,CD3陽性,CD56陽性,HMB45陰性,MART-1陰性,CK陰性,Ki陽性60%。
2.3 骨髓涂片檢查結果骨髓有核細胞增生活躍,各種有核細胞分類結果:早幼粒細胞1.5%,中幼粒細胞6.0%,晚幼粒細胞11.5%,桿狀核粒細胞22.5%,分葉核粒細胞5.0%,嗜酸性粒細胞0.5%;早幼紅細胞1.0%,中幼紅細胞12.5%,晚幼紅細胞10%;淋巴細胞10%,單核細胞2.0%,漿細胞7.5%,組織細胞10%(后證實含部分淋巴瘤細胞) (圖2)。粒系增生活躍,部分粒細胞漿中顆粒粗大,可見空泡變性。紅系增生活躍,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形態正常。巨核細胞系增生活躍,血小板散在、成堆可見。組織細胞和漿細胞增多,分別占10%和7.5%,可見異常組織細胞及其吞噬血細胞現象(圖3),可見三核(核大小相等)漿細胞。意見:考慮惡性組織細胞病,建議:免疫分型。

圖2 骨髓淋巴瘤細胞

圖3 骨髓中組織細胞噬血現象
NK細胞是淋巴系的一個獨立細胞系,與T系細胞關系密切。分為早期階段和成熟細胞腫瘤兩階段。WHO將NK/T細胞腫瘤分為侵襲性NK細胞白血病、原始NK細胞淋巴瘤和鼻型NK/T細胞淋巴瘤[1]。瘤細胞既表達NK細胞相關抗原又表達T細胞分化抗原,免疫表型和分子遺傳學可加以區分。NK細胞表達CD56,T細胞表達CD3,本例免疫組化CD3陽性,CD56陽性,符合NK/T細胞淋巴瘤的診斷。NK/T細胞淋巴瘤具高度侵襲性,其可分泌一些細胞因子,引起巨噬細胞的大量活化,吞噬血細胞[2]。本例有噬血現象。左鼻孔新生物表面見膿性分泌物是因為腫瘤細胞沿黏膜下生長,容易侵犯血管導致閉塞,產生組織壞死并發感染后附著瘤體表面[3]。
由于種種因素,近年來此病發病率有增高趨勢,但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臨床上較多見,本病例誤診原因考慮有以下幾方面:(1)該病例持續發熱,血三系減少且先前未做病理檢查和骨髓液免疫分型;(2)外周血涂片中見到組織細胞或不典型的單核細胞;(3)骨髓涂片中發現異常組織細胞和噬血現象;(4)瘤細胞形態復雜,以往發病率較低,對其細胞形態認識不夠。惡性組織細胞病常以發熱為自發癥狀,主要特征為高熱、貧血、肝、脾、淋巴結腫大、出血、黃疸和進行性衰竭等。大多全血細胞減少,并隨疾病進展而進行性減少,少數病例血涂片可見異常組織細胞和不典型單核細胞。骨髓象可見數量不一的異常組織細胞(多核巨組織細胞、淋巴樣組織細胞、單核樣組織細胞、吞噬性組織細胞)。細胞免疫表現CD68和CD45,無B、T細胞的特異性標記及TCR和Ig重排。遺傳學以多倍體為主,有較高比例的亞三倍體和超二倍體[4]。
綜合上述,對疑似病例除形態學分析外還需結合臨床特點、免疫分型及細胞遺傳學[5],用以指導我們在以后的相關工作中減少誤差,盡早作出明確診斷,使病人得到及時治療。
[1]盧興國.骨髓細胞學和病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860.
[2]李百周.NK/T細胞淋巴瘤.國外醫學·生理、病理科學與臨床分冊[J].2000,20(6)∶498-500.
[3]黃錄群,薛康,余芳之,等.鼻(鼻型)NK/T細胞淋巴瘤誤診1例[J].西南國防醫藥,2013,23(4)∶425.
[4]侯振江.血液學檢驗[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242-243.
[5]隋云華,姚靜娟.NK/T細胞淋巴瘤誤診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 2009,22(2)∶60.
R446.11+3,R446.62,R557+.4
B
1674-1129(2014)06-0804-02
2014-06-23;
2014-09-04)
DOI∶10.3969/j.issn.1674-1129.2014.0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