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敏
吉林市第六人民醫院藥物依賴病區,吉林吉林 132011
阿立哌唑在抗精神病藥物所致糖尿病中的應用價值
梁敏
吉林市第六人民醫院藥物依賴病區,吉林吉林 132011
目的探討阿立哌唑在抗精神病藥物所致糖尿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4例因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所致糖尿病患者,應用隨機法分成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阿立哌唑聯合降糖藥;對照組:氟哌啶醇聯合降糖藥。治療周期為12個月。兩組均符合1990年制定《糖尿病學會診斷標準》。比較兩組患者體質量指數、腰圍以及血糖變化情況。結果治療組體質量指數以及腰圍降低程度要明顯優于對照組,且血糖降低程度也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阿立哌唑或者氟哌啶醇均能夠降低應用抗精神病藥物所致的糖尿病程度,但阿立哌唑的療效更佳,有應用推廣的意義和價值。
阿立哌唑;糖尿病;抗精神病藥物
抗精神病類藥物會引起患者的代謝紊亂以及體重增加等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成為了患者的困擾,目前尚無較好的治療方法,尤其對于精神分裂患者,在應用抗精神病藥物中發現糖尿病,此時如何治療成為了醫生的主要研究課題[1-2]。經研究證實,目前還尚無有關阿立哌唑在精神分裂患者因抗精神病藥物所引發糖尿病的治療中的風險評估,該研究2011年1月—2014年3月選擇氟哌啶醇與阿立哌唑作對照,為治療提供研究依據,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住院接受治療的24例精神分裂患者,均符合1990年制定《糖尿病學會診斷標準》。在該治療期間對患者每隔3個月進行常規檢查包括:體重、血糖、膽固醇、心電圖等,發現血糖代謝不規律者納入該研究內。隨機法分成治療組與對照組,各12例。治療組中,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齡(34.21±10.47)歲,平均病程(21.76±9.43)年,糖尿病家族史2例;對照組中,男8例,女4例,平均年齡(33.18±9.68)歲,平均病程(18.77±11.39)年,糖尿病家族史1例。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治療期行體質量指數即(BMI)及腰圍檢測,觀察周期為12個月,其中體質量指數=體質量/身高2(kg/m2)。對空腹血糖異常患者需要進行連續監測,每隔3 d進行1次,監測周期12個月,通過葡萄糖耐糖試驗并經藥物調整后,血糖仍異常患者,需經內科醫生進行確診是否患糖尿病,并給予治療方案,在治療期要定期檢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尿糖,連續監測周期至少12個月。
1.3 統計方法
統計學軟件可選擇SPSS15.0進行統計學方面的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予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
2.1 兩組患者的體質量指數及腰圍比較
通過治療后發現兩組患者的體質量指數與腰圍均較治療前有所降低,治療組治療后的體質量指數為(21.3±1.8)kg/m2,對照組為(24.3±2.1)kg/m2,治療后腰圍比較,治療組為(81.2±5.8)cm,對照組為(84.7±6.6)cm。以上比較,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3.932,P<0.05;t=4.221,P<0.05)。
2.2 兩種不同藥物對患者血糖的影響比較
兩組經治療后發現空腹血糖(FBG)均要較治療前有所降低,治療組治療后的FBG為(6.13±0.55)mmol/L;對照組治療后FBG為(6.63±0.65)mmol/L。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113,P<0.05)。
抗精神病藥物會引發患者的糖代謝紊亂以及體質量增加問題,但在當前還缺乏較佳的治療方法,在該研究中,阿立哌唑聯合降糖藥治療,患者治療后的體質量指數、腰圍以及空腹血糖均要較治療前有一定的下降,氟哌啶醇聯合降糖藥物治療,治療后同樣有所降低,但與阿立哌唑比較,降低程度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阿立哌唑聯合降糖藥物可以較好地減少患者糖代謝紊亂及體質量增加。且結果顯示,空腹血糖的降低程度,治療組即阿立哌唑更為明顯,可見阿立哌唑能夠更好地改善胰島素的抵抗作用。且相關研究也證實了,阿立哌唑在治療中的對空腹血糖的影響曲線是逐步趨于穩定,而氟哌啶醇波動較大不夠穩定[3]。甚至個別患者會出現血糖升高而終止治療。此外據相關分析證實,阿立哌唑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且患者依從性較佳,而氟哌啶醇因過度鎮靜會影響患者生活質量[4-5]。
綜上,阿立哌唑在抗精神病藥物所致糖尿病中有一定的應用價值,聯合降糖藥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的體重,并能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但因本文樣本少,還不能對長期療效進行評析,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驗證。
[1]馬筠,李軼琛,李毅,等.阿立哌唑替換利培酮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響[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3,8(2):127.
[2]王秀麗,劉娜,徐東.阿立哌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對照研究[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09,19(2):117.
[3]胡進華,周國美.馬斯洛需求理論在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過程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0,14(6):78.
[4]胡三紅,付燕,張晉碚,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藥致糖脂代謝紊亂與血抵抗素和脂聯素水平的相關研究[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7,33(12): 755-757.
[5]岳德華,王春霞,王冠軍.阿立哌唑與氟哌啶醇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效果比較[J].齊魯醫學雜志,2009,24(2):159-160.
R743.33;R587.1
A
1672-4062(2014)12(a)-0006-01
2014-09-04)
梁敏(1981.11-),女,吉林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藥物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