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玲
赤峰寶山醫院消化內科,內蒙古赤峰 024076
2型糖尿病對消化性潰瘍出血的影響分析
李艷玲
赤峰寶山醫院消化內科,內蒙古赤峰 02407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對消化性潰瘍出血的影響。方法選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31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且分為兩組,較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相關指標,分析結果。結果臨床癥狀比較發現上腹飽脹腹痛和消瘦差異明顯,指標比較中發現潰瘍直徑更大,一周內再出血率增加,并且死亡率也略有提高。結論消化性潰瘍出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2型糖尿病的影響。
2型糖尿病;消化性潰瘍出血
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代謝功能紊亂,嚴重影響到胃、十二指腸的血液循環和胃酸的分泌,在臨床上容易引起消化性潰瘍出血并發癥[1]。該文以2012年8月—2014年8月該院接收的312例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為例探討了2型糖尿病對消化性潰瘍出血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年8月—2014年8月該院接收的312例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年齡范圍為22~76歲,平均年齡(49.3±5.6)歲。臨床上表現為嘔血、黑色或者深褐色大便,隱血試驗均表現為陽性,胃鏡檢測確診為消化性潰瘍出血。采用WHO糖尿專家委員會提出的診斷標準對所有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進行檢測,根據是否合并有2型糖尿病將所有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126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57例,年齡范圍22~74歲,平均年齡(46.4±6.8)歲,糖尿病病史2~25年,平均(13.4±3.9)年;對照組:非2型糖尿病的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186例,其中男性103例,女性83例,年齡范圍26~76歲,平均年齡(51.3±7.9)歲。兩組患者均未合并有其它急性或者慢性疾病并發癥。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電子胃鏡檢查,比較潰瘍直徑。觀察并比較出血前有無上腹飽脹、反酸、腹痛、食欲減退、消瘦等胃腸道臨床癥狀,以及一周內再出血率、入院后最低血紅蛋白和死亡率等方面的差異。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臨床癥狀比較結果
見表1。
2.2 兩組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相關指標比較結果
見表2。
該研究結果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上腹飽脹腹痛的明顯比例低于非2型糖尿病的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同時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更容易食欲減退。這可能是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長期高血糖導致腸胃自助神經病變引起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分泌胰島素不足,在醛糖還原酶的作用下葡萄糖轉化為山梨醇和果糖,而神經組織不能進一步分解果糖,果糖和山梨醇的過量積累導致神經細胞內滲透壓升高而引起神經纖維水腫、脫落、斷裂和變性等,是腸胃對各種外界刺激不敏感[2]。可見2型糖尿病對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身體的應激反應有一定影響,嚴重造成身體對各種外界刺激不敏感。腸胃對各種外界刺激不敏感可能會消弱患者對病情的自我判定以及治療。
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與非2型糖尿病的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相比,潰瘍直徑更大,一周內再出血率增加,并且死亡率也略有提高。這可能是由于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內分泌失衡、代謝紊亂等影響了潰瘍病變組織的修復,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潰瘍出血的愈合率要明顯低于非2型糖尿病的消化性潰瘍出血[3]。
綜上所述,消化性潰瘍出血受到2型糖尿的影響,導致患者對病情的不敏感,潰瘍直徑更大,一周內再出血率增加,并且死亡率也略有提高,在臨床上應該引起重視。
[1]任巧.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潰瘍36例臨床分析[J].臨床醫學,2013,33(2):40-41.
[2]劉慶奎,劉春水.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潰瘍的臨床觀察[J].臨床研究,2008,46(15):138-139.
[3]羅杰,劉慧.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潰瘍出血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9(5):127.
R587
A
1672-4062(2014)12(b)-0063-01
2014-09-18)
李艷玲(1971-),本科,內蒙古赤峰人,主治醫生,消化內科,赤峰寶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