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潔
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吉林長春 130021
糖尿病性腦梗死中醫辨證論治療臨床療效分析
朱玉潔
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吉林長春 130021
目的探討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性腦梗死的療效,用于指導臨床用藥。方法2010年11月—2014年4月選取糖尿病性腦梗死患者11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56例,對照組應用西醫常規治療,治療組應用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性腦梗死,進行療效比較觀察。結果對照組:顯效25例(44.64%),有效16例(28.57%),總有效率73.21%;治療組:顯效34例(60.71%),有效17例(33.36%),總有效率91.07%。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應用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性腦梗死的療效明確,且使用安全,值得臨床推廣。
糖尿病性腦梗死;中醫;辨證論治
糖尿病是一種以血糖偏高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糖尿病發病的機制是由于體內的胰島素含量相對不足,會導致體內出現代謝紊亂,若病情惡化會使身體的多個臟器出現損傷。糖尿病在中醫學中屬于“消渴”的范疇[1],并以氣陰兩虛為主,在《素問·奇病論》中首次被提到,曰“病有口甘者,名日脾癢······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糖尿病性腦梗死在中醫學中屬于“中風”范疇。氣與血的關系從中醫的角度來講是:氣為血帥,血為氣母,若氣虛通常會引起血運無力,導致血液循環不暢通,長此以往,會淤積;同時陰虛會引起火旺,導致與血同源的津液被大量消耗,造成血液粘稠而減慢血液流動速度,最終形成血瘀,而引發中風。從中醫辨證論治的角度講,治療疾病需標本兼治,因此糖尿病性腦梗死需要遵循的原則是以治療氣陰兩虛為本,以瘀血阻絡為標,故適宜選擇益氣養陰活血通絡的方劑來治療。該院應用益氣養陰活血方治療糖尿病性腦梗死收到了較好的療效,選取2010年11月—2014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1月—2014年4月該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腦梗死患者112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齡40~62歲,平均年齡51歲;治療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齡41~61歲,平均年齡51歲。兩組在年齡、性別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根據糖尿病的病情,使用適當的降糖藥,將血糖控制在8.3~11.1 mmol/L,除此之外,要每天給予患者口服100 mg腸溶阿司匹林,早晚各一次;每天口服90 mg尼莫地平,早中晚各一次;同時要每天給予患者160 mg川芎嗪靜脈滴注一次,連續3周。
1.2.2 治療組從中醫辨證論治的角度講,糖尿病性腦梗塞的病因主要是氣陰兩虛和瘀血阻絡,因此選擇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益氣養陰活血通絡的方劑來治療。癥狀:氣陰兩虛、瘀血阻絡;治法:益氣、養陰、活血、通絡;方用:30 g黃芪、30 g黃精、10 g生地、10 g當歸、15 g太子參、15 g蒼術、30 g葛根、10 g川芎、30 g丹參、10 g赤芍。若患者出現舌紅少津、口渴引飲癥狀,需要清熱生津,因此要補加15 g玄參、10 g石斛和10 g麥冬;若患者出現腰膝酸軟和腎虛癥狀,需要補腎壯腰,因此要補加10 g續斷、10 g桑寄生和10 g杜仲;若患者出現苔厚、語言不利和風痰阻絡癥狀,需要利竅祛痰,因此要補加10 g郁金、10 g遠志和10 g菖蒲;若患者出現苔厚而黃、痰熱明顯癥狀,需要清熱化痰,因此要去除方劑中的蒼術和生地兩味藥,補加10 g竹瀝、10 g川貝和10 g膽星;若患者出現大便秘結癥狀,需要通下,因此要補加10 g酒軍。根據不同病情,選擇合適的藥材,該方劑每天需要服用一次,連續3周。
1.3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中風病中醫診斷療效評定標準,顯效:血糖監測正常,患肢功能不夠靈活,生活基本能夠自理;有效:血糖監測基本正常,患肢只具備部分功能,生活需要有人輔助;無效:血糖監測異常,患肢功能活動沒有得到改善,生活必須需要人照料[2]。
1.4 統計方法
觀察兩組數據進行結果比較,應用SPSS 11.0軟件完成數據的統計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說明有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顯效25例(44.64%),有效16例(28.57%),無效15例(26.79%),總有效率73.21%;治療組:顯效34例(60.71%),有效17例(33.36%),無效5例(8.93%),總有效率91.07%。對兩組數據結果進行觀察比較,對總有效率進行t檢驗(t=5.23,P=0.026),P<0.05,說明存在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隨著糖尿病和腦梗死發病率的逐漸升高,治療糖尿病性腦梗死的方法成為了醫藥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從近年來的研究成果來看,中醫藥在治療糖尿病性腦梗死取得了很大進展,主要機理是充分利用中藥具有綜合調節全身作用、改善血液循環和降血糖作用達到治療效果。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了消渴癥復發的原因,曰“不減滋味,不戒嗜欲,不節喜怒,病已而可復作”,根據現代藥理學研究,益氣養陰活血方中黃精、蒼術、黃芪和太子參有降血糖的作用,葛根不僅降血糖,而且通過增加腦血流量來改善血液循環,尤其是與赤芍、川芎、生地和當歸等滋養血脈、活血化瘀藥物[2]配伍使用,治療糖尿病性腦梗死可取得較好療效。此外,與西醫常規治療效果相比,益氣養陰活血方的療效更好更快。因此,應用益氣養陰活血方治療糖尿病性腦梗塞的療效明確,且使用安全,值得臨床推廣。
[1]易先忠.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的臨床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1,3 (16):7-8.
[2]王世純.中醫辨證治療腦梗塞臨床效果觀察[J].求醫問藥,2012,10(8):588-589.
R4
A
1672-4062(2014)12(b)-0072-01
2014-09-17)
朱玉潔(1968.12-),女,吉林長春人,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中醫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