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霞
吉林省梨樹縣中醫院普外科,吉林梨樹 136500
糖尿病足潰瘍創面應用游離植皮結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的效果
張鳳霞
吉林省梨樹縣中醫院普外科,吉林梨樹 136500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潰瘍創面應用游離植皮結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的效果。方法資料隨機選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該院就診的患者96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48例對照組應用基礎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游離植皮結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觀察兩組潰瘍面積與臨床療效比較情況。結果治療后比較組潰瘍面積(2.31±1.52)cm2小于對照組(18.64±1.91)cm2(P<0.05);且研究組痊愈率79.17%高于對照組58.33%(P<0.05)。結論應用游離植皮結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糖尿病足潰瘍創面,獲得顯著療效,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糖尿病足潰瘍;游離植皮;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療效
糖尿病足是血管病變和糖尿病神經引發的下肢病變總稱,病因主要是各級的血管病變及周圍的神經病變所致的機械性損傷與感染,是糖尿病的一種嚴重并發癥,極大影響患者生命安全與生活質量。該研究針對已選定的96例糖尿病足潰瘍患者應用游離植皮結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探究,獲得滿意療效,現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資料隨機選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該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潰瘍患者96例,均明確診斷為患有Ⅱ型糖尿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每組各48例,其中對照組男女比例29:19,年齡55~74歲,平均年齡(64.5±3.6)歲,患足潰瘍病程1.5~12個月,平均病程(6.7±3.2)年;研究組男女比例30:18,年齡56~75歲,平均年齡(63.6±4.5)歲,患足潰瘍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2±3.7)年。兩組性別、年齡及病程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以控制血糖血脂、抗感染、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和低蛋白血癥等的基礎治療,同時對患足潰瘍創面的壞死組織物行常規清除和換藥處理。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游離植皮結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方法:待創面的肉芽組織變新鮮后,手術以郵票植皮式(刃厚、薄中厚)修復,然后以負壓封閉引流術覆蓋,持續性負壓吸引,于7 d后揭開敷料,觀察皮片的存活情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潰瘍面積變化與臨床療效比較情況,療效評價依據相關的糖尿病足診治指南進行判定,分為痊愈、改善及無效3個等級[1]。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應用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完成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潰瘍面積變化比較
治療后比較組潰瘍面積(2.31±1.52)cm2小于對照組(18.64± 1.91)cm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潰瘍面積變化比較[cm2(±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例數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研究組48 48 23.85±4.17 24.82±4.13 18.64±1.91(2.31±1.52)*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痊愈率38(79.17%)例,多于對照組28(58.33%)例,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足作為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主要臨床癥狀為足部潰瘍與壞疽,據研究顯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糖尿病發病率呈明顯的升高趨勢,而糖尿病足發病率亦隨之大幅上升,是下肢截肢的關鍵危險因素,給患者造成極大痛苦和經濟負擔。本研究通過已選定的96例糖尿病足潰瘍患者分別采用不同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治療后比較組潰瘍面積(2.31±1.52)cm2小于對照組(18.64±1.91)cm2,這說明游離植皮結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能更有效促進糖尿病足肉芽組織與新生上皮的生長,縮小潰瘍面積,提高潰瘍痊愈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行游離植皮術后,皮片易生長,抵抗力較強,且在條件較差或肉芽創面有輕微感染時亦可存活生長,同時其供皮區恢復快,無明顯疤痕遺留。而在植皮術后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能使游離皮片和創面全方位地均勻貼合,增加皮片黏附率和皮片的成活率,此外延長更換敷料的間隔時間,從而減少敷料更換對新鮮肉芽組織的損傷和患者拆除包扎的痛苦[2]。
同時進一步對本研究中兩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痊愈率79.17%高于對照組58.33%,這表明游離植皮結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具有顯著療效。分析原因可能與游離植皮術后皮片易存活,供皮區恢復快,且不留顯著疤痕的優點有關,再加之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能為創面建設相對清潔、濕潤的負壓環境,促進創面的毛細血管舒張與增生,并有效修復細胞增殖,加速消退組織水腫和肉芽組織生長,從而達到促進創面愈合的效果[3]。此外,負壓封閉引流術能為創面提供一種低氧或相對缺氧下的微酸環境,從而有效抑制細菌生長,控制感染。關于游離植皮結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糖尿病足潰瘍深入價值,需以后臨床進一步研究證實。
綜上所述,糖尿病足潰瘍創面應用游離植皮結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癥狀,縮小潰瘍面積,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使用。
[1]國際血管聯盟中國分會糖尿病足專業委員會.糖尿病足診治指南[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3,22(9):705-708.
[2]黃崇友,臧曉方.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糖尿病足難愈創面32例[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2):33.
[3]包琴琴.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輔助治療糖尿病足潰瘍創面31例[J].中華危重癥醫學雜志,2013,6(6):378.
R28
A
1672-4062(2014)12(b)-0073-01
201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