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
黑龍江省建三江人民醫院,黑龍江佳木斯 156300
糖尿病人臨床護理需要注意的問題
楊華
黑龍江省建三江人民醫院,黑龍江佳木斯 156300
以慢性血葡萄糖(簡稱血糖)水平升高為特征的一組代謝疾病被稱為糖尿病。在治療時,糖尿病人會因使用胰島素和口服降血糖藥物而導致血糖偏低或者過低。腦組織能量主要來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所以在血糖過低的情況下會損傷腦組織甚至導致患者昏迷,如果處理不及時甚至會損害患者神經系統,嚴重的還會使生命受到威脅。因此,對糖尿病人臨床護理尤為重要。
糖尿病;護理;降糖
糖尿病在我國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很多糖尿病患者往往更加注重檢查和用藥等環節,卻忽略對護理足夠的了解。現將糖尿病人臨床護理需要注意的問題報告如下。
在冰箱(4℃)中將治療糖尿病時使用的胰島素針劑進行冷藏,切忌冷凍,而且在使用前一個小時要取出來恢復至室溫,以防止注射部位脂肪萎縮的發生[1]。如每日分兩次注射,則應在早餐前皮下注射胰島素總量的2/3;要是注射3次,那么早餐前胰島素注射量不能超過總量的2/5,而在午、晚餐前各注射總量的3/10。在進餐前半小時進行胰島素皮下注射,則需在注射半小時之內開始進餐,這樣做是為了防止發生低血糖。手臂三角肌、大腿以及腹部等都可以進行注射,但是為了因注射導致的肌肉萎縮或者增生,注射部位可以依次進行更換,兩周內對一個部位注射兩次的情況是不允許的。患者在進行注射之前,應該遵照醫囑,用指尖輕碰注射處,如果感覺到有硬塊、腫塊或者皮膚凹陷下去、疼痛以及皮膚顏色發生變化等情況,此時注射胰島素時就應該改換其他的部位直至該處癥狀消失后方能進行再注射。磺脲類、雙胍類是口服的降糖藥物。病人在服藥時應遵照醫囑,不但要按時按量吃藥,還要記住不能增大或減小用藥量。而相關主任醫生在此過程也注意觀察患者尿糖、血糖、GHB、FA、體重以及尿量發生的變化,同時觀察病人對藥物療效和藥物劑量及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厭食、胃酸分泌增多、胃部有燒灼感是在服用磺脲類藥物后產生的不良反應,如要減輕或防止這類不良反應,可以同時服用制酸劑。醫生應該告訴病人在服用雙胍類藥物時有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痛、口干苦、金屬味、腹瀉等不良反應的產生,甚至會出現過敏現象。服用時應與第1口飯同時嚼服。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則需要對主副食進行科學的、合理的安排不能只注重主食而忽略副食的作用。作為血糖主要來源的主食應該加以控制,但是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副食中吸收的蛋白質、脂肪等有一部分也會在人體內轉變成血糖[2]。
進行血糖監測時,要注意正確的采血部位及采血方法,以防止影響到血糖監測的結果。注意盡量不要選擇指腹部作為針刺部位,不要強力擠壓皮膚出血,采血時注意從掌跟向指尖擠,切忌擠壓針刺處。
應當做好血糖監測筆記,包括:血糖的定時測定時間及血糖值,進餐時間及進餐量,運動時間及運動量,用藥量及用藥時間以及一些特殊情況的記錄。如果發現血糖過高或過低,對監測結果產生懷疑時,要及時做靜脈血糖檢驗。
胰島素作為一種生物制劑,在使用中必須恰當合理的保存。對于那些不需馬上使用的胰島素(沒有開封的胰島素針劑或胰島素筆芯)應該保存在2~8℃之間(冰箱的冷藏室中),直到有效期前,胰島素都會保持其有效的生物效果。胰島素不能放在冰箱的冷凍室中,冷凍結冰的胰島素不能再解凍使用。胰島素針劑在室溫下(大約25℃),可以安全的存放一個半月左右。沒有冰箱的情況下,沒有開封的胰島素可以保存在蔭涼干燥處,保存時間相對較短。
加強患者巡視觀察,嚴密觀察注射的局部反應;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使用方法及治療目的、注意事項,防止自行調節;胰島素泵輸液為專用通道,盡量不與其他藥物共用一條靜脈。一般留置針在5 d即要更換,避免長期輸液造成靜脈炎和穿刺局部炎癥。加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操作規范化,要熟悉微泵性能,正確掌握使用方法和各鍵的用途,了解注意事項,并對常見的問題能夠及時進行處理。
讓頭昏、心慌、冷汗的患者處于平臥位,并立即進行血糖監測,看看是不是低血糖所致,如果是,則根據病情輕重及時進行對癥處理。如果患者意識清楚、癥狀較輕可以通過食用甜品、點心或者含糖飲料150 mL等來緩解癥狀。如出現意識不清等情況較嚴重者應該進行50%葡萄糖40~80 mL的靜脈注射,并加注5%葡萄糖注射液進行靜脈注射,每1~2個小時進行一次血糖監測,直到患者神志清楚,并且血糖濃度維持在7~10 mmol/L之間。
糖尿病是常見的疾病,影響的因素有很多,在治療中護士應掌握病人的心理狀態,緩解和消除患者的恐懼感,一方面對家屬進行指導工作,醫患共同努力使患者的心理負擔減輕,這對患者優化治療和病情的康復治療都極其有利[3]。讓糖尿病患者及家屬了解低血糖反應的原因和癥狀,了解糖尿病藥物不良反應的作用,定期檢查血糖和尿糖,治療劑量的藥物根據病情及時調整,糖尿病進餐時間和膳食的量。如果有發燒或其他原因患者不能吃的,應該減少胰島素或降糖藥物的劑量相對應;根據選擇的醫生的指導下,暫時避免更大的體力活動,可適當的體育鍛煉和運動,應適當增加進食或進行少量的糧食儲備,一旦出現低血糖癥狀,應及時食用,嚴重的,要立即送醫院搶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時,定量用餐,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合理用藥。并教導病人自我保健方法,開展疾病卡和糕點、糖果,外出時要及時糾正低血糖。
[1]劉世晴,莫永珍.糖尿病臨床標準化護理[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6.
[2]湯玉.糖尿病的護理干預體會[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0,26(9):212.
[3]李蜻,劉尚輝.41例糖尿病患者護理及健康教育[[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0,26(10):240.
R473
A
1672-4062(2014)12(a)-0135-01
2014-09-02)
楊華(1968-),女,黑龍江訥河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內科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