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永梅
(天津濱海新區大港環境保護監測站 天津300270)
環保前線
北大港水庫2011年度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邊永梅
(天津濱海新區大港環境保護監測站 天津300270)
對濱海新區北大港水庫 2011年度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項目施工期間和運營期間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其程序由總論、項目概況、項目所在環境概況、環境影響評價、擬采取的主要環保措施及結論 6個部分組成。通過綜合評價可知,工程實施后符合各項政策和規劃,采取一定環保措施之后對環境影響較小,具有環境可行性。
環境影響評價 基礎設施項目 北大港水庫
北大港水庫2011年度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項目(以下簡稱“本項目”)將實施7個子項目,其中泵站工程 5項,渠系工程 2項。主要工程內容包括:①泵站工程,新建李官莊、崔莊子兩座排澇泵站;拆除重建友愛泵站;對北臺、甜水井兩座泵站進行加固。②渠系工程,遠景一村水泥廠處修建 2孔 10,m洞長的過路涵以及對 24.7公頃排水渠的渠道進行清淤,清淤長度2.7,km。
2.1 空氣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濱海新區大港 2010年環境空氣中 PM10、SO2和NO2年均值均滿足 GB 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濱海新區大港空氣質量達到或優于Ⅱ級良好水平的天數比例達到83%。
2.2 聲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李官莊泵站、崔莊子泵站、友愛泵站、甜水井泵站、遠景一村水泥廠過路涵、24.67公頃排水渠周圍均為一般耕地或荒地,因此本評價僅對北臺泵站的聲環境質量進行監測,經實測,晝間 50,dB(A),夜間40,dB(A),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2008)2類要求,說明該地區聲環境質量較好。
2.3 地表水境質量現狀監測與分析
2010年青靜黃排水渠大莊子斷面化學需氧量嚴重超標,pH 值、溶解氧、生化需氧量、總磷、氨氮、石油類和氟化物水質滿足 GB 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的Ⅴ類標準。根據《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環境質量報告書》(2006—2010年度),獨流減河2010年入海段面pH值、溶解氧、揮發酚和汞均出現超標,氯化物、生化需氧量、氨氮、六價鉻、氟化物水質滿足 GB 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的Ⅴ類標準。
環境空氣質量執行 GB 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區域聲環境質量執行 GB 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2類;水環境質量標準執行GB 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V類;廠界噪聲執行 GB 12348-200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2類),施工噪聲執行 GB 12523-1990《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
4.1 施工期環境影響簡要分析
4.1.1 施工大氣環境影響分析
①施工揚塵影響分析。本項目建設期對大氣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揚塵。根據同類工程類比,本項目施工揚塵主要來自以下方面:施工現場土方挖掘及現場堆放揚塵;施工現場削坡作業造成揚塵;車輛來往造成的道路揚塵。
本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會在施工期內對周邊環境空氣質量造成一定不良的影響,短期內會造成 TSP的濃度超過大氣環境質量標準。本項目通過灑水抑塵、限制車輛行駛速度及保持路面清潔以最大程度減輕施工揚塵對周邊環境空氣和環保目標處環境空氣造成的影響。
②施工惡臭影響分析。本項目的惡臭影響主要發生在淤泥挖掘和渠道堆放過程中。鑒于本項目泵站排水控制范圍均為農田,因而淤泥主要為農田廢物,建設單位需在實際堆放時,設置淤泥暫存點。淤泥暫存選址在耕地附近的空地內,盡量少占耕地,采取分區堆放和填筑,及時晾曬,并且應從遠離環保目標的位置進行堆放。
4.1.2 施工期水環境影響分析
①機械、車輛沖洗廢水。根據車輛、場地沖洗水的水質、水量,國內同類工程一般采取修建水泥蒸發池治理措施,即將車輛沖洗水排入蒸發池內,施工結束后覆土掩埋、平整,車輛沖洗水沉淀后的固體成分定期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理。本評價建議施工單位將車輛沖洗水沉淀處理后用于施工場地的灑水抑塵,以節約水資源。②生活污水。施工期施工人員生活廢水產生量較少,生活污水可直接通過旱廁進行排放,預計不會對周邊水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4.1.3 施工期聲環境影響分析
根據施工情況,計算挖掘機、振搗器、物料運輸汽車的施工場界噪聲影響值。場界處施工噪聲會有超過《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晝間和夜間要求。鑒于本項目施工期采取分段施工模式,施工噪聲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是暫時的短期行為。隨著工程的竣工,施工期噪聲的影響將不再存在。
4.1.4 施工期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①剩余土方。本工程計劃將棄土進行外賣處理,以達到棄土綜合利用。如在工程結束后未落實外賣處理去向時,應該對棄土邊坡進行全面整地,然后撒草籽固土綠化。②淤泥。崔莊泵站、24.67公頃排水渠清淤和開挖后的淤泥不亂丟棄,堆放在淤泥暫存地點,建議建設方對于排水渠每隔 500,m集中堆放,堆放地點盡量不占農田,不影響交通,便于運輸,周邊做好擋護,注意遮蓋,四周夯實,底部開挖截滲溝,及時晾曬、清運、售賣,以避免長期堆積產生揚塵等污染。在施工結束當年對暫存堆放場表面進行綠化,恢復用地功能。③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經收集后及時運送至環衛部門指定地點進行處理,可避免對周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4.2 營運期環境影響分析
4.2.1 泵站噪聲影響
本項目李官莊、崔莊子、友愛、北臺、甜水井5泵站,經過泵房隔聲和減震措施后,各泵站最近廠界噪聲影響值均低于GB 12348-200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2類),可做到廠界噪聲達標。由于李官莊泵站、崔莊子泵站、友愛泵站、甜水井泵站周邊無居民居住,因此不會造成擾民情況。
但距北臺泵站東南側10,m處的民宅在泵站排澇期間可能會受到影響。經計算,北臺泵站主要噪聲源經距離衰減和建筑隔聲后,對本項目環境保護目標處的噪聲影響值低于GB 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2類)要求,預計不會對本項目環保目標處的聲環境造成影響。
4.2.2 固體廢物的影響分析
本項目運營期固體廢物處理方式為旱廁定期清運,生活垃圾及經格柵過濾的廢塑料等柵渣一起委托當地市容部門定期清運處理,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本項目建設符合國家及天津市產業政策要求,項目建設完畢后,疏通了該區域的雨水排放,對當地生態環境有改善作用。項目施工期排放的廢氣、廢水和噪聲及生態影響均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將其影響程度降至最低。運營期的泵站噪聲經過隔聲和減震措施后能達標排放。在采取本報告所論述的環保措施防治后,不會對周圍環境質量及生態造成明顯不利影響。因此,從環境保護角度論證,該項目是可行的。
[1]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Z].
[2] 路書玉. 環境影響評價[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天津市人大常委會. 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Z].
[4] 奚旦立. 環境監測[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5] 天津市污水綜合排放標準[S]. DB12/356-2008.
[6] 郭廷忠. 環境影響評價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7]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Z].
[8]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水污染防治管理辦法[Z].
[9]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管理辦法[Z].
[10] 蔡艷榮. 環境影響評價[M].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4.
[11] 王華東,薛紀瑜. 環境影響評價[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n Infrastructure Project(2011) in both Reservoir Area and Inhabitant Resettlement Area of Beida’gang Reservoir
BIAN Yongmei
(Da’g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Station,Tianjin Binhai New Area,Tianjin 300270,China)
In this paper,a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n the infrastructure project(2011)in the reservoir area and inhabitant resettlement area in the Beida’gang Reservoir Region in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during both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period was carried out. The assessment consisted of six parts,including introduction,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project,the project’s environmental situation,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design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a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conformed to relative policies and plannings and the environment was less affected after the adoption of certa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In a word,the project was proved with environmental feasibility.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infrastructure projects;Beida’gang Reservoir
X821
A
1006-8945(2014)07-0016-02
201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