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揚
希特勒絕不是一個有人情味的人。在愛情上,他幾乎是一個不婚主義者,直到自殺前才許給情婦愛娃一場婚禮;在友情上,他習慣背信棄義,連一起打天下的好兄弟羅姆、最器重的下屬隆美爾都被他干掉了。然而,一個絕無僅有的例外是,希特勒終其一生都對墨索里尼保持著異乎尋常的友誼。
忍氣吞聲
1922年,墨索里尼率領法西斯黑衫黨奪取了意大利政權。這神奇的奪權經歷大大觸動了此時還是政治屌絲的希特勒。1923年,希特勒“致敬性”地在慕尼黑發動“啤酒館政變”,企圖復制偶像的成功模式,結果卻是鬧劇一場,將自己送上了法庭。
希特勒最終像墨索里尼一樣走上政治舞臺之巔,是在十年之后。1933年,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總理。可就算希特勒成為“元首”之后,墨索里尼一開始對這位昔日崇拜者的態度仍很冷漠。如果說此時存在一個由德、意組成的“法西斯國際”的話,墨索里尼仍是崇高的導師,希特勒則是一個剛剛擠進“法西斯界”的后輩,但已優秀到足以威脅導師的地位。
1934年,導師與弟子初次相遇。當年6月,希特勒主動到威尼斯“拜見”墨索里尼,目的是表明德國對意大利的“小弟”奧地利沒有非分之想。希特勒當時“穿著一件褐色的膠布雨衣,頭戴漢堡式帽子”,墨索里尼看了希特勒一眼后對副官說:“我看不慣他那樣。”一個月后,墨索里尼就用行動表明了他對希特勒的糟糕印象——在德國對奧地利表現出“異動”后,他直接拿出四個師作出兵狀,恫嚇希特勒不要輕舉妄動。
面對導師的羞辱,以脾氣火爆著稱的希特勒選擇忍氣吞聲,迅速收斂了對奧地利的野心,并百般討好墨索里尼,隔三岔五派使者到羅馬去交好。
友情表白
希特勒對友誼的執著未必打動了墨索里尼,但顯然感動了命運之神。1935年10月,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遭到了英、法等國敵視。此時,只有希特勒大力支持墨索里尼。
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希特勒又迎來了一次夯實與墨索里尼友誼的絕佳機會。在墨索里尼出兵支持佛朗哥后,希特勒也迅速追隨出兵,預演了日后二戰中他們攜手參戰的“感人”場景。
這兩次“公關”徹底打動了墨索里尼。1936年10月,德、意在柏林第一次簽訂了有同盟意義的條約,同時也拉開了兩人友誼的帷幕。
此時,希特勒這位小弟也開始讓墨索里尼刮目相看——當時的德國國力迅速提升。為了表示自己也同樣重視這份友誼,墨索里尼做了一個讓希特勒終生感動的決定。
1938年3月,希特勒決定出兵兼并奧地利,他最大的心結是,墨索里尼是否會反對。-畢竟,僅僅四年前,墨索里尼差點為此與他大打出手。出乎意料的是,在決定出兵當晚,墨索里尼回話說:“奧地利無關緊要。”狂喜的希特勒立即回應:“我愿意跟他共患難,同命運……即使整個世界聯合起來對付他,我也堅決和他在一起。”不承想,這一友情表白居然一語成讖。
而墨索里尼從未和希特勒一樣真正重視這份友誼。1939年8月底,二戰爆發前幾天,就在希特勒熱切希望墨索里尼履約參戰之時,墨索里尼突然耍賴臨陣退縮,這讓希特勒差點也準備放棄戰爭。最終,希特勒決定單干,在9月1日出兵波蘭,二戰由此正式爆發。不過,希特勒甚至沒有對背信的墨索里尼表示出一點不快,僅僅要求偶像以在媒體積極宣傳等方式給其精神支持,而墨索里尼卻在暗地里希望希特勒戰敗,甚至還主動派人向英、法方面泄露情報。
不離不棄
1940年1月,墨索里尼直接寫信給希特勒,稱即使有了意大利的幫助,德國也不可能戰勝英、法,如果一定要去冒險,必然會把德國幾代精英搭進去……很可惜,不僅希特勒沒有聽進去,就連他自己,在看到希特勒數月之后令人炫目的戰績之后,也搖身變為主戰派。
1940年3月,墨索里尼聲稱參戰,條件竟然是“英、法遭到德國進攻,已無法支持,當再打一拳就可以讓他們投降時,我決不拖延”,“如果德國進展遲緩,我就要等等再說”。
面對如此厚顏無恥的參戰條件,希特勒竟然還是沒有生氣。6月11日,當墨索里尼發現法國已基本戰敗,參戰條件已完全具備時,就迫不及待地參戰了。
希特勒的軍事神話讓墨索里尼感到了被邊緣化的危險,作為法西斯江湖的老大,墨索里尼不愿把此地位拱手相讓。幾乎在出兵法國的同時,做著羅馬帝國夢的墨索里尼也開始在非洲入侵英國殖民地埃及,50萬意軍對5萬英軍,意大利竟然慘敗,甚至連自己的老本兒東非殖民地也差點丟掉。1940年10月,墨索里尼又出兵希臘,結果再度失利,創造了意軍27個師被希軍16個師包圍數月的“軍事奇跡”。
面對墨索里尼留下的這兩個爛攤子,希特勒默默地跟在后面擦屁股,最后把原本不想打的希臘也打了下來,還派了德國一陸軍元帥到非洲處理殘局,沒想到還打成了戰神。
不過,作為代價,墨索里尼和希特勒此時的關系已然逆轉,在這份經過實力重組的友誼中,墨索里尼從昔日的導師變為希特勒的跟班。
1943年7月,眾叛親離的墨索里尼在軍事政變中下臺,之后被軟禁。法西斯黨徒中沒有一人出面拯救他,除了希特勒。
在接下來的幾周中,希特勒每天都會在軍事會議中花大量時間討論如何營救墨索里尼,盡管絕大多數高級將領都對墨索里尼是否值得營救深表懷疑,但希特勒仍然不離不棄。
僅一個多月后,希特勒派手下最得力的特種兵指揮官偷襲軟禁墨索里尼的高山別墅,僅用四分鐘就救出了墨索里尼。獲救后的墨索里尼說:“我知道老朋友希特勒不會拋棄我。”此后,墨索里尼徹底淪為歷史下等角兒,頹唐地經營著新的傀儡政權。
1945年4月28日,墨索里尼在逃亡途中被游擊隊捕獲處決。僅僅兩天之后,希特勒在柏林某地下室自殺身亡,兌現了他對墨索里尼“共患難,同命運”的承諾。
編輯/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