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雙十一”期間,東鵬陶瓷天貓旗艦店正式上線,僅在天津、江蘇、山東、廣東、陜西等8個省份的部分城市銷售,例如江蘇地區僅有常州地區的消費者可以購買,山東則僅向濟南和青島的消費者開放。截至目前,東鵬陶瓷旗艦店一共銷售了1 700余片瓷磚,總面積不超過1 000m2,和東鵬陶瓷龐大的銷售額相比,電商所占份額十分微小。
這并非個案。2014年以來,新中源、新明珠、馬可波羅、金意陶、樓蘭等陶瓷業界大企業開始布局電商,紛紛在天貓開旗艦店,但最終成交效果都不如人意。
據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透露,線上陶瓷交易額中,超過80%為中下游品牌,而佛山美譽度高、質優價高的陶瓷產品,線上交易額仍十分小。陶瓷大佬為何遲遲難以壯大電商?
“傳統陶瓷大佬不敢得罪經銷商”。藍衛兵表示,佛山有4 000多個陶瓷品牌,通過經銷商,佛山陶瓷在全國共有超過2萬家門店。
以東鵬為例,之所以僅在8個省份11個城市銷售,是為了“避”開經銷商。藍衛兵認為,目前對于傳統陶瓷大佬而言,天貓旗艦店更多是作為展示品牌的窗口,是對現有經銷商系統的補充。
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建筑陶瓷產品的流通體系主要依靠家居建材賣場、建材超市、經銷商、工程商、批發商、設計師,其中經銷商是最為主要的銷售渠道。生產廠家不可能完全脫離現有的流通體系來做電商,而目前又沒有一個可以融合廠商、流通商、消費者的第三方平臺能夠為企業提供解決方案。
在唐夢藝術背景墻磚剛剛接觸電商時,該門類的電商還屈指可數;3年后,佛山做背景墻磚的企業增長至70多家,產品嚴重趨同,網上銷售價格也比3年前降低至少4成。
這僅僅是電商時代陶瓷單個門類遇到的問題。事實上,佛山陶瓷雖然有不少大型企業,但國內市場對于瓷磚品牌認知度仍然有限。在經銷商時代,通過豪華展廳的附加值,大品牌瓷磚可以憑借服務和質量賣得一個好價格,但互聯網上的展示缺乏實際感覺,高價瓷磚難以覓到市場。
而反觀佛山,此前大量企業進軍微晶石等瓷磚領域,產品趨同已經極為嚴重。在品牌認知度較低的互聯網上,各大廠家生產出來的瓷磚陷入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中。
“雙十一”促銷狂歡已過,大額成交量過后,商家不發貨、商品與預期不符(主要是色差)等問題也接踵而至。一些陶瓷衛浴等家居建材企業被曝退款率持續走高,物流和售后服務上的短板在“觸電”過程中暴露出來。
陶瓷作為半成品,對于物流體系和線下服務要求十分高。試水陶瓷O2O模式的美居網總經理郭燦明認為,當價格、經銷商等問題解決之后,陶瓷電商最終在于服務。
對于陶瓷大佬而言,多年來和佛山的物流配送系統合作緊密,但單個包裹、小量發貨的模式仍需探索。依托線下實體運營優勢,實現線上和線下有效結合的新型電商模式是未來家居行業的發展方向。
隨著國家經濟政策的改變與調整,以及產業升級、人口結構變化、勞動密集型產業經濟的發展,一向用人供過于求的廣東最近這幾年也逐漸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用工荒”成為影響廣東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2014年伊始,佛山陶瓷產業也受“用工荒”風波的影響。
從用工結構和需求情況看,與往年一樣,佛山陶瓷行業的一線生產普工需求量依然較大;各陶瓷或相關企業的營銷、策劃、設計、技術等人員則比較穩定,春節后略有流動也在正常范圍內。從招聘情況看,陶企的招聘顯得不溫不火,有經驗的高薪人才仍然廣受青睞。
每年到了春節后,陶瓷行業的工廠都會出現普工招工難的現象?!坝霉せ摹币呀洺蔀楣澓蟮摹鞍l病癥”,特別是近年來國內其他地區發展迅猛,國家接連出臺中部崛起、西部開發等區域發展戰略,各地對民工需求量都在增加,產業內移讓更多外省民工不愿再到廣東發展。
佛山陶瓷普工薪酬大概在3 000~4 000元之間,如今很多地區的工資已經達到或者高于佛山的水平,某些中年普工表示,薪酬是他們選擇不回佛山發展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民工每年為了回家過春節都必須花費大約一半的工資,這增加了他們的額外消費;另一方面與家人分隔兩地,長期不能相聚也是造成大量普工流失的原因。所以現在很多的中年普工都會選擇回家鄉找工作或者在老家做小生意。
每年春節過后招聘市場都會顯得特別熱鬧,今年也不例外。記者在走訪中看到陶瓷企業的現場招聘相對其他行業略顯稀少,主動性也較為“冷淡”。
陶一郎瓷磚的招聘人士說到很多陶企在人力資源方面本身就較為充沛,企業員工的流動性比較穩定,一般過來招聘主要是為了企業的擴張做好準備。陶瓷行業的薪酬、待遇相比較其他行業都略勝一籌,很多求職者來應聘,但招聘效果并不理想,合適的人員不多,一般都是經驗不足的人過來投發簡歷,很難發現高薪人才的蹤影。對于沒經驗的求職者他們表示暫時不考慮招收,雖然很多沒經驗的求職者都提出愿意降低薪酬待遇等要求來吸引企業的注意,但畢竟帶一個新人需要很長的時間和精力,花費較大的成本,對于中小型企業高薪聘請較為專業的人才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因此他們會通過網上、獵頭公司、熟人介紹來尋找高薪人才。
然而,也有少數陶瓷企業會為經驗不足的求職者打開大門,華納陶瓷的招聘員表示,人員類型的招納是根據企業的發展情況而定的,不同時期需要不同的人員。另一方面招聘與應聘是相對性的,某些有足夠陶瓷經驗的人員比較向往在大品牌公司發展,他們對于中小企業的興趣可能并不大,因此有些企業也會招納應屆生或者有相關工種經驗的人員來作為儲備人才。對于應屆畢業來說這是極為可喜的事情,求職者表示這類公司為他們投身進入陶瓷行業提供很好的就業機會,但由于招聘要求的降低,競爭更為激烈。
企業招不到工人,求職者找不到工作的怪現象一直存在。陶瓷企業希望找到合適的人才,卻效果不理想;工廠生產普工沒人應聘等原因造成了“用工荒”;求職者高不成、低不就、沒有求職方向,就業難的現象由此浮現。
雖然很多企業為找不到普工而著急,但陶瓷企業更應該看到“用工荒”的必然性和它的積極意義?!坝霉せ摹钡某霈F打破了中國廉價勞動力永不枯竭的神話,“用工荒”是民工潮的一個反向運動,它會促使陶瓷企業關注工人工資和福利,提醒陶瓷行業要進行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學難以致用,也呈現出我國教育的弊端,既困擾著求職者,又困擾著用工企業。學校培訓師資缺乏一線實踐經驗,教材又脫離實際需要。某陶企的行政主管表示學校與企業可合起來,學校負責基礎教育,企業提供培訓師資、培訓場所,這不僅能夠培養出合格的產業工人,企業還能夠預定一批勞動力,緩解招工難問題。
晶御陶陶瓷有限公司銷售副總經理鄧伯清對于“用工荒”與“就業難”的現象也提出了一些建議:求職者要端正心態,不能眼高手低,根據自身能力做好職業規劃。特別是應屆畢業生要多做事、多思考、多積累經驗,這有利于日后的發展。企業也要相應做好制度、薪酬管理,營造一種好的工作環境、和諧團結的員工氛圍,良好的發展平臺會更有利于加強員工的穩定性。工廠面對“用工荒”更要做好多種措施建設?,F在的普工對于生活的追求不斷提高,偏僻的工廠里更要建設好娛樂場所,多組織活動,讓千篇一律、枯燥的普工生活豐富起來,領導的關心、好的薪酬福利、家一般的工作氛圍能夠提高普工的返廠率,招工也會相應起到好的效果。
企業發展了首先要考慮企業員工的工資和福利增加,沒有員工的投入,就沒有企業的成長,老板要時刻感恩員工;要時刻要求所有管理人員向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關心工人,你對工人關懷有多少,工人就會回報你多少。
一直被詬病電商化進程緩慢的建筑陶瓷行業,正加快與大數據的結合。繼亞洲陶瓷之后,又一家龍頭陶企大刀闊斧地探索電商之路。近日,歐神諾陶瓷在2014年經銷商大會上,正式推出“云商系統”,在擁抱互聯網的過程中,欲探索建陶新的商業模式。
每一年“雙11”的到來總是不斷刷新人們對電商的認識。據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此前透露,盡管過去建陶行業因物流運輸、線上線下渠道利益博弈等問題,在電商路上一直未能邁開大步伐,但自2013年以來,僅在淘寶、天貓等平臺上就密集上線近200多個陶瓷品牌。
在陶瓷行業開啟電商元年之后,到底該如何破解陶瓷行業的電商難題?“云商系統是O2O與c2b的結合?!狈鹕綒W神諾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鮑杰軍表示,云商系統搭建起讓廠家與客戶直接溝通對接的平臺,與此同時再輔以線下經銷商的配合。
他認為,互聯網時代改寫了建筑陶瓷行業的傳統渠道模式。“互聯網為廠家提供了與客戶直接溝通的機會。”這意味著,新的商業模式要求企業以客戶需求為中心,讓客戶轉變為“朋友”。
據歐神諾營銷總經理陳家旺介紹,歐神諾2013年全年銷售增長超過30%,高檔產品所占比例達60%以上,2014年在廣東三水、江西景德鎮均有新的生產線投產,未來3年企業的目標是銷售額翻一番。
隨著陶瓷市場的發展逐漸成熟,各大陶瓷企業要想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獲得長久的發展,消費者需要把品牌建設放在首位,因為在未來的市場多數是品牌力的競爭。
任何品牌的建立都是時間的沉淀,陶瓷品牌也不例外。陶瓷企業的發展過程,離不開周邊市場的扶持。任何一個陶瓷品牌在其所在地區的品牌影響力都是不言而喻的。與其花大精力搶占別人的“領土”,不如把握好自己的“主場”。
由于是本土企業,不論是人脈關系、社會資源、物流條件等都占據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對于自己的“主場”,陶瓷企業既不用昂貴的的廣告宣傳,物流售后也是成本低廉,而由于當地品牌的影響力,營銷業績也是效益可佳,真可謂是低付出高回報。因此細心維護好本土的資源,把自己周邊的市場牢牢把握,為將來的擴張奠定堅實的后方基礎。
中國地大物博,陶瓷企業要想搶占市場,成為全國的陶瓷知名品牌,并不是短時間就能達到的效果。而如今很多陶瓷企業急于目前陶瓷行業品牌化發展的發展現狀,不惜代價使出渾身解數,加入到面向全國招商的陶瓷大軍中來。但招商的步子一旦邁開,陶瓷企業自身的條件卻并不成熟,很有可能將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敗局。
首先對營銷終端的陶瓷代理商而言,可能會遇到不能如期交貨,售后問題嚴重,廣告宣傳不到位等一系列的情況。據調查,很多陶瓷代理商反映,企業一旦跟代理商簽約,前期店面開業的時候可能給予少許的營銷支持,但之后就再也不予投入支持其經營,其實并不是陶瓷企業不想給予支持,而是能力有限,力不從心。從而造成前期開店容易,后期維護就很困難。
其次對陶瓷企業自身而言,每對一個地區的擴張設點,自己的物力和人力就必須相應增加,生產實力更是需要不斷提升。其一,由于各地域特色不同,對應的產品創新研發就會有不同的要求,相應的設備與人才成本就會提高;其二,因為陶瓷的定制特點,距離太遠的區域物流周期太長,要么需要承擔由于物流帶來的交貨和售后問題,要么必須到相應的區域中心建立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