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江南影視藝術職業學院,江蘇 無錫 214153)
生態學視域下的馬克思
——福斯特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解讀
李巍
(江南影視藝術職業學院,江蘇 無錫 214153)
關于馬克思是不是一位生態學思想家的爭論在學術界由來已久,目前尚無定論。約翰·貝拉米·福斯特通過梳理歷史,研究生態學發展歷程,從唯物主義和自然角度重新解讀馬克思主義,最后得出結論:馬克思主義理論中不僅包含大量生態思想,馬克思本就是一位生態學家。
福斯特;生態學;生態學馬克思主義
當下,從生態學視域研究馬克思成為新趨勢,在這方面,歐美學者研究起步早,影響大,特別是一批美國學者:雷切爾·卡遜、威廉·萊斯、詹姆斯·奧康納、邁克爾·皮爾曼和約翰·福斯特。他們強調在生態學的語境中,不能缺少馬克思的聲音,馬克思思想中的生態緯度(eco?logical dimension)占有重要的地位。
要想搞清楚生態學與馬克思主義是否有關聯性,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生態學以及馬克思與生態學的關系。
生態學這個詞是由德國的恩斯特·海克爾(1834-1919)創造的,1866年他在《普通有機體形態學》中第一次使用。在書中,海克爾寫道:“簡而言之,生態學就是對達爾文所稱之為生存斗爭條件的那些復雜的相互關系的研究。”也就是說,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其周圍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馬爾薩斯的《人口原理》(1798年)、李比希的《化學在農業和生理學上的應用》(1840年)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1859年)的發表,奠定了現代生態學的理論基礎。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生態學已經從生物個體生態學、群落生態學、系統生態學一直發展到人類生態學。在生態學的歷史進展中,實際上程度不同地一直貫穿著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也稱作生態中心主義)兩種不同思想路徑的對立。
人類中心主義主張人類是實踐的主體,總是以自身利益作為價值尺度來規范、調整和控制與自然客體的關系。人類中心主義觀點主要有強人類中心主義和弱人類中心主義。強人類中心主義把自然界看作是一個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倉庫,人完全依據其感性的意愿來滿足自身的需要,全然不顧自然界的內在目的性。弱人類中心主義認為,應該對人的需要作某些限制,在承認人的利益的同時又肯定自然存在物有內在價值。非人類中心主義主張把自然界、生命系統看作與人一樣獨立的、平等的價值主體、道德主體。他們認為人只是其中的一個成員,因此人并非天生比其他生物優越,所有有機個體都是生命的目的中心。在非人類中心主義看來,人類中心主義思想是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
現代生態學家都不否認馬爾薩斯、李比希和達爾文屬于生態學家,并且,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李比希的現代農業思想和達爾文的進化論甚至構成了現代生態學的理論基礎。那么,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馬爾薩斯、李比希和達爾文的馬克思到底屬不屬于生態學家呢?大多數學者都做出了否定的回答。他們認為,雖然馬克思的著作中包含大量值得注意的生態思想,但是有六條證據顯示馬克思不是生態學家,概括如下:
一是馬克思著作中的生態觀點沒有系統性。二是馬克思的生態思想體現在他早期對異化現象的批判,對資本掠奪自然的批判。三是馬克思支持技術控制論觀點。四是在馬克思著作中,將生產者聯合起來的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將解決問題,無需生態社會主義。五是馬克思對自然科學或技術對環境的影響不感興趣,因此他并不具備研究生態問題所需要的真正的自然科學基礎。六是馬克思是人類中心主義的代表。
事實果真如此嗎?生態學馬克思主義首先做出了回應。大多數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都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包含了豐富的生態思想。
詹姆斯·奧康納在《自然的理由》一書中指出:“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危機理論其實質就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即資本追求利潤最大化和有限的資源以及空間的局限性之間的矛盾”[1]。他堅信當今世界經濟的主要輪廓幾乎都可以從馬克思的經典文本所凸現出來的理論視域中被解讀出來。因此,奧康納認為馬克思主義的可信度必須盡快建立起來。
霍華德·帕森斯認為:馬克思思格斯有明確的生態學思想,主要表現為馬克思思格斯關于人、社會與自然辯證關系的觀點。帕森斯認為馬克思不是人類中心主義者,這方面存在著對馬克思提出的“對自然的控制”的誤讀,馬克思之控制論觀點是為了在維持生態平衡的前提下用自然滿足所有人的需要[2]。
不論這些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中包含豐富的生態思想持肯定或否定態度,他們都沒有真正呈現馬克思作為生態學家的維度。因為他們要么用馬克思主義移接給綠色理論,要么把綠色理論移接給馬克思。對于馬克思作為一個生態學家的論證工作,最終是由約翰·貝拉米·福斯特完成的。福斯特對馬克思主義生態學立場的辯護,就是從對上述批評予以分析和堅決批駁而展開的,并由此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生態學思想。
什么是生態學馬克思主義?這是我們研究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必須回答的一個前提性問題。對于這一問題,學術界至今仍沒有一個統一的看法。有人認為,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是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形成的一個“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分支學派,是戰后“西方馬克思主義者”根據變化了的社會現實而對馬克思主義的一種新的理論表達,他們從生態危機及由此而引發的“生態革命”中找到與馬克思主義的新的結合;有人認為,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產生于“綠色運動”中,是把生態學研究的最新理論成果嫁接在馬克思主義之上的產物;還有人認為,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就是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當代社會的生態危機,探索解決危機的途徑。
就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在研究馬克思主義有無生態學思想的理解來看,他們大多是用生態學理論去框架馬克思主義,另外一些人就是挖掘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生態思想,以此構建第三條綠色道路——生態社會主義,試圖超越資本主義和現存的社會主義模式。
總的說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是20世紀下半葉蓬勃興起的生態運動中形成的一個新思潮、新學派,與馬克思主義有著密切的思想淵源。在現代西方思潮,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別具風格,他們把生態學理論同馬克思主義結合在一起,以馬克思主義解釋當代生態危機,試圖消融資本貪婪本質與自然有限性的矛盾,化解城鄉二元對立等問題。
福斯特的研究有個轉向[3],在寫作《脆弱的星球:環境的經濟簡史》(1994年)的時候,他仍然認為馬克思只是在一些問題上有生態描述,馬克思并不是生態學家,這時的福斯特在哲學思維方式上,主要受盧卡奇、柯爾施、葛蘭西和法蘭克福學派的影響,馬克思的哲學革命僅是對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的批判。正如他的同事約翰·馬吉(John Mage)所說,福斯特在試探性地采用“浪漫綠色”的觀點時犯了一個錯誤,他認為資本主義的反生態傾向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17世紀的科學革命,特別是來源于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控制自然”的觀念。
后來,他漸漸認識到:必須重新認識科學和生態學的全部問題。為什么在綠色理論中,培根被普遍認為是敵人?為什么在19世紀關于生態的討論中,達爾文(Darwin)常常被忽視(除了將社會達爾文主義和馬爾薩斯人口論與他聯系在一起之外)?馬克思與所有這一切的關系是什么?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反思,福斯特認為無論把綠色理論移接給馬克思,還是把馬克思移借給綠色理論,都不會成功的,必須從基礎上重新開始。通過追溯唯物主義的歷史,重新考察我們的社會理論以及它與生態學的關系。據此,福斯特在寬泛的意義上解釋了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自然觀或自然唯物主義的一般特征[4]:
第一,自然唯物主義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神學目的論。“唯物主義作為對于這些理論的寬泛的指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對自然界中的神圣法則(或多或少)的共同批判。”
第二,自然唯物主義強調自然的先在性。“雖然這些思想家有一些分歧,但他們共同的主張是這樣一種激進的傾向,即把實在,甚至是人類思維看成是依賴于根據物理學術語所能理解的自然;并且在理解與他們相關的自然方面,避免求助于神的指引或目的論的原則——雖然有時這僅僅意味著將神意替換成自然或由神圣天意所確立的外部規律。”
在福斯特看來,正是這種自然唯物主義對生態學發生了深遠影響。由此,他得出結論:“馬克思的世界觀是一種深刻的、真正系統的生態世界觀。”
這些反思集中體現在2000年福斯特出版的《馬克思的生態學——唯物主義和自然》一書中。福斯特從馬克思對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的唯物主義的研究,對歷史唯物主義的起源的研究,對偉大的德國農業化學尤斯圖斯·馮·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著作的系統分析,以及對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的批判吸收,到恩格斯關于國家起源和私人財產的主要著作,全面回顧了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福斯特的這本書是對馬克思的唯物主義以及人類社會和自然之間辯證關系的重新解讀,目的是致力于重建馬克思的生態學唯物主義。他把人類與自然和環境的關系與馬克思學說聯系在一起,為我們提供了一幅唯物主義生態學出現的連續畫面。
福斯特發現了馬克思哲學革命中的一個重要特征,即馬克思從來也沒有否定自然的先在性。通過對馬克思的唯物主義以及人類社會和自然之間辯證關系的重新解讀,運用自然與社會的“新陳代謝”概念使馬克思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統一起來,構建了馬克思的生態學,確立了馬克思生態學家的地位,回應了一些理論家對馬克思作為一個人類中心主義者指責,從生態學的視域中重新解讀了馬克思主義,這是需要肯定的。但是為了重建馬克思的生態學唯物主義,最為直接的理論切入點不是重建馬克思的自然唯物主義,而是全面呈現馬克思實踐唯物主義——感性活動,因為正是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為所謂的生態學唯物主義奠定了最為本質的理論根基,同時也是我們今天反思人類中心主義、評述自然倫理、自然價值等熱點問題的根本理論基點。
[1]詹姆斯·奧康納.自然的理由——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2]Howard Parsons.Marx and Engels on Ecology[M].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77.
[3]約翰·福斯特.生態危機和資本主義[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4]約翰·福斯特.馬克思的生態學——唯物主義和自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 劉紅)
Marx’s Ecology Perspective —— Foster Ecological Marxism Reading
LI Wei
(Jiangnan Film And Television Art College, Wuxi Jiangsu 214153,China)
John Bellamy Foster has been doing some very interesting research into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Marx was an ecological thinker, there is no conclusion. By combing the history, research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y,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Marx doctrine from materialism and natural angle, John Bellamy Foster finally draws the conclusion: Marx's theory not only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ecological thought, but also he is an ecologist.
Foster; theory of ecology; ecological Marxismcombination
A811.6
B
1671-0142(2014)04-0034-03
李巍(1969-),男,江蘇徐州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生態哲學.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教學會重點課題項目(sgsy2009zd050).